嚴勝文
摘要:創設有效課堂教學情境是教師課堂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是教師順利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保證,也是新課程改革對教師課堂教學的必然要求。教師應如何創設有效課堂教學情境呢?
關鍵詞:創設;有效;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是教師為順利開展教學工作,運用教學智慧,整合教學資源,采取有效措施,在課堂上創設出的教與學的情感氛圍。教學情境創設是教師課堂教學的起點,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更是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和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因此,如何創設有效課堂教學情境應是每一個教師必須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課題。我認為,初中化學教師創設有效課堂教學情境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認同情境創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早在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就明確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然而,十多年過去了,在偏遠落后的農村地區,“灌輸式”、“傳授式”等落后課堂教學模式仍然普遍存在,課堂教學情境創設仍存在形式單一、方法落后、效率低下和缺乏創新等突出問題,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師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導致了教師認識上的偏差和誤區。因此,我認為認同教學情境創設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教師創設有效課堂教學情境的前提條件。教師只有在思想上認同了這種觀點,才會在教學工作中努力探索和實踐,才會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出大量形象、生動和豐富的課堂教學情境。相反,如果教師不能從思想上認同教學情境創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教學情境創設將會成為教師課堂教學活動中可有可無的環節,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很難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二、關注素材搜集的廣泛性和真實性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搜集大量真實、生動的情境素材,教師難以創設出有效的課堂教學情境。課堂教學情境難以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必須高度重視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素材的搜集與積累。要堅持“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化學教學理念,聚焦人們普遍關注的環境問題、能源問題、安全問題和材料問題等社會熱點焦點問題,拓寬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素材的搜集渠道,充分利用手機、照相機、攝影機、計算機、互聯網等現代通信設備和通信技術廣泛搜集與化學息息相關的新聞、時事、史實、科普、故事、實驗等素材資料(含文字、圖片、音像等),為教師課堂教學情境創設做好資源儲備。而絕不能僅局限于教材上的文字、圖片、實驗等情境素材。
三、重視情境創設的針對性和趣味性
有效課堂教學情境必須有的放矢,有利于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化學知識。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一個重要目的也是要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因而,有效教學情境創設要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為導向,以充分啟迪學生思維和智慧為起點,以充分挖掘學生潛能和喚醒學生學習意識為目標。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特點,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情境創設的每一個細節,堅決杜絕教學盲目性和隨意性,從而充分體現教學情境的針對性和趣味性。化學教學情境創設形式多樣、內涵豐富、不拘一格。常用的有實驗情境、問題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類型。雖然同一教學內容往往可創設不同類型的情境,同一情境有時也可適用于不同的教學內容,但是,如果課堂教學情境一旦缺乏了針對性和趣味性,就絕非有效的課堂教學情境。
四、體現問題設置的目標性和導向性
古人云:“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疑問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起點,有了疑問學生才會有學習的目標和方向,才會在不斷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中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在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時絕不能忽視問題的設置。問題的設置要緊扣課堂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每一個問題,要千方百計避免問題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問題的設置要有利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和教學任務的完成。
五、發揮學科情境創設的優勢和特色
化學作為一門獨立的自然科學,有其自身的教學特點和規律。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認識物質世界和解決化學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化學科教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學生通過對實驗設計原理的學習以及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記錄和分析,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欲望,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因此,化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高度重視創設有效的實驗教學情境,充分發揮學科教學優勢,體現學科教學特色。例如:在《酸的化學性質》教學活動中可通過演示用酸菜湯可除去水壺中水垢的實驗,讓學生感受生活中化學實驗的神奇魅力,并正確引導學生從化學的視角看問題。
教學情境是教師課堂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有效課堂教學情境是教師順利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保證,也是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必然要求。有效教學情境創設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勇于探索和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