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青
【摘要】:2016年“兩會”之后的環保被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環保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作為對環境影響較大的行業,新形勢下對精細化工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精細化工行業深入推行環保工作勢在必行。本文對精細化工化工行業環保工作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深入、全面分析,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精細化工;環境保護;問題分析;途徑
精細化工行業是技術密集型的行業,生產流程復雜,技術含量高。因為精細化工行業的投資效率高,利潤高,附加值高等特有的優勢,當前已成為化工行業競爭力最強的產業[1]。但是由于技術手段、相關方面研究的落后,我國的精細化工行業發展過程在環保方面面臨著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2]。
1 、當前我國精細化工行業引發的環境問題現狀
1.1精細化工行業作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得到了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3]。各地政府為了促進就業,增加財政收入,大力引進精細化工行業。當前的實際情況是,各地政府對準備引入的醫藥中間體企業,缺乏綜合、全面的論證。再者各地雖然建設有化工園區,但是很多園區的基礎設施并不完善,這樣一來醫藥中間體企業產生的“三廢”嚴重威脅到周邊環境。
1.2當前我國精細化工企業生產的特點是產品種類多,單個產品的產量小并且產品與產品之間的性質差異很多[4],因此,企業產生的“三廢”復雜,增加了企業三廢處置的難度和費用。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有些企業鋌而走險,以各種形式偷偷排放三廢物質,累積的廢棄物最終發生質變,影響的周邊的居民。
1.3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環保監督力度有待加強。工作在第一線的環保工作者,大多是縣級以下的環保巡查人員,這些工作人員環保工作經驗豐富,但是精細化工行業專業知識匱乏,不利于醫藥中間體企業環保監督工作的開展。除此之外地方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往往缺乏對醫藥中間體企業各類毒性污染物的監測設備和合格的技術人員,面對各地區數以萬計的化工企業,其監管能力遠遠不夠,客觀上給,客觀上給企業違法創造了條件。
1.4在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情況下,企業將全部精力放到生產經營上,沒有形成基本的環保意識,缺乏專門的環保管理人員,甚至公司管理層也沒有環保意識,企業內部環保工作得不到有序開展[5]。少數化工企業雖然設置了環保部門,但是由于環保投入不夠,環保部門的工作只是流于形式,環保處理技術和環保管理方法都難以滿足企業發展要求。
2 、精細化工行業可持續發展途徑
2.1建立環保領域的“安全生產標準化”。
在環保管理方面推行類似安全生產標準化模式的,“環保標準化”,制定詳細的精細化工行業的環保標準,這樣一來,企業干起環保工作來有章可循,其次環保工作量化后更方便于管理。除此之外可以把“環保標準化”作為考核公司的一個硬性指標,把“環保標準化”也分類幾級,達到一定級別,企業產品被市場的認可率就提高一倍,這樣可以大大促進公司環保管理工作的開展。
2.2不斷增強從業者的環保意識
企業應改變“環保就是花錢買罪受”的錯誤意識,必須認識到環保工作的開展給企業帶來的效益,污染防治技術的引入、清潔生產工作的開展不僅能給經濟效益,還能樹立起良好的企業形象,以此提升自身競爭實力。
2.3加強新工藝的研發和應用
精細化工行業應加強創新性工藝、技術的研發,注重引入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以提高物料的利用[6]。例如在中間體生產的過程中,得到的產品純度不高,反應收率低,得到的粗品還需要重新蒸餾,浪費人力、時間、能源。更改工藝將單塔蒸餾改為多塔蒸餾后,得到的產品純度提高、收率提高,工作時間縮短、節省了能耗,三廢污染物減少,減少環境污染。
2.4明確環保檢查職責化合,組織“聯合”環保檢查
環保局應著眼全局,綜合分析全市所有化工企業,明確各化工企業的特征。根據各化工企業的特點進行分類,并制定不同的執行方案,開展智能劃分,開展不同系列的環保活動。除此之外,由于精細化工行業的專業性非常強,單靠環保部門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環保部門應該針對醫藥中間體這一行業,建立與第三方相關專業機構的定期聯合檢查。借助于第三方機構的協助,可以提高環保專項檢查的有效性、可行性。
3 、結束語
綜上,精細化工行業盡管存在諸多的環保問題,但其與人們日常的生活、工作聯系緊密,也是維系一個國家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大力倡導環保觀念的新形勢下,如何實現精細化工行業的科學發展、綠色發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精細化工行業作為一種高排放的行業,在其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不忘做好保護環境工作,這樣才能實現經濟利益與環保效益的雙豐收[7]。
【參考文獻】:
[1]梁照東.論精細化工的發展與環境保護[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5):05.
[2]劉靜. 環保型精細化工發展趨勢研究[J];中國科技投資,2016,(12):290.
[3]裴國春.當前化工企業生產中環境保護問題的探討[J];科學與財富; 2012, (3):159.
[4]濮偉雯,丁爍,牛荔.當代精細化工產業的環保之路[J].上海染料,2015, 43(4):37-38.
[5] 張澤.分析加強化工企業環保力度的方法[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2):149.
[6] 孟慶瑞.化工企業環保與可持續發展探析[J].化工管理,2016,(2):169.
[7] 楊丹.化工生產過程中的環保研究[J];中國化工貿易 2014,(1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