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虹霞
【關鍵詞】 小學生;轉型期;主觀;自信
【中圖分類號】 G62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5—0038—01
學生外在的種種表現都是內心的反映,小學生在從低年級到高年級轉型時都有特殊表現,而要幫助小學生順利渡過低年級到高年級這個“轉型期”,必須了解這一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做到對癥下藥。
一、學生“轉型期”困惑的原因
1. 主觀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個性心理不斷發展,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表現主要體現在:好奇心駕馭著主觀行為;積極性與惰性并存;注意力不易持久,能力雖有發展,但還不穩定。個體發展上初顯獨立性,對外部的依賴減少,偶爾也會出現自作主張的行為,但同時內部的自控力又尚未發展起來,還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日常行為。情緒不穩定,對新的學習內容、新的學習環境、新生事物感到陌生,從而緊張,缺乏自信與挑戰的勇氣。學生的自我評價意識開始形成,個性不斷發展,表現為倔強、抵制、逆反心理、自尊心發展,但同時在意教師及周圍同學的評價,集體意識初步形成。
2. 客觀原因。小學生“轉型期”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便是課業負擔的增多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影響。課程難度明顯提高,特別是數學中的應用題、語文中的作文、閱讀等需要邏輯思維的學習內容。然而,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們還處于從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發展的開始階段,他們仍然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難免出現學習困難、成績起伏不定、害怕學習等一系列問題。
作為孩子們前行道路上的伙伴、引路人,教師要教會孩子們在坎坷和困難面前,華麗地轉身,巧妙地迂回,最終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到達目的地。教育家魏書生老師說:“許多事情是你無法選擇的,但你可以選擇的,是對待這件事的態度?!币虼耍覀儫o論在何種情況下,都不要對自己孩子失去信心。不能用孩子一時的表現來否定他將來的發展。出現這種“轉型期綜合癥”的孩子,他們不是不會,只是面對新困難時暫時疑惑了。他們只是暫時沒有發現自己的“病因”,一旦找準癥結所在,解決它只是時間問題。
二、“轉型期綜合征”的治療良方
1.“把好脈搏”,樹立信心屏障,堅決抵制“轉型期”自卑?!拔业淖魑木褪遣蝗缢?,看來我真的是不會寫作文?!薄八尤话呀裉煨聦W的課文全文背誦了,而我卻只記得一個自然段,看來我就這個水平了?!薄叭昙壍膽妙}太難了,我一定不會做?!边@樣的話的是這個階段學生的普遍反映,但作為教育者來說,越是在這個時候就越該提醒他們:“沒有你說的這么糟,老師始終相信你能做好,只是你還不夠努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你用錯了方法?!毕嘈胚@樣的引導,對每一個面臨“轉型期”困惑的學生來說,都如醍醐灌頂,他們會在這種鼓勵下意識到,遇到困難,想盡辦法解決就好,沒有過不去的坎。
2. “找準病因”,發現問題所在對癥下藥,防止“包膿生瘡”?!耙磺€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教育者的眼中,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因此教師便不能以一個人身上所出現的問題來“估算”出大部分人的問題。只有針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解決,才能實實在在地幫助“問題所有者”認識問題,改正問題,從而杜絕此類問題的再次出現。如若只是任由已凸顯的問題自由生長,那后果便是可想而知的了。因此,作為良醫,知之便要治之,方為正解。
很多情況下,教師教會學生一些學習的方法、技巧。比如讓學生養成記閱讀筆記的習慣,并將看到的好詞好句整理積累以致靈活運用。建立“放大鏡”作業評判機制。作業的批改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改正,再交由老師二次批閱,這樣,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發現和探究能力都在不知不覺中不斷加強。這些小小的方法技巧看似簡單,但作用很大,對學生的學習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對待“轉型期”的學生及他們的疑問,要細心、用心、耐心地去對待,學生一定會以自己的進步來回報。
3.“輔助治療”,創造自勉自強、謙虛奮進的班級學習氛圍,防止“舊病復發”。最好的激勵,來自于學生自尊心的不斷增強和內心的自省自勉。作為教育者,我們不能期望學生人人得第一,但我們完全可以期待學生時時有進步。只要我們播下哪怕那么一點點小種子,在學生的心里都有可能生根、發芽。在教育者的眼中,每一個孩子都應是一顆閃亮的星星,只是他們有的明,有的暗,但卻一定都是閃閃發光的。鼓勵學生發現自身的長處,不斷放大,培養學生訓練長處,保持長處,積累長處,讓這些長處的光匯集,連成線,連成片,照亮他們的心,讓他們因為這些閃光而羞于再犯錯,讓他們為了光芒能更耀眼而更加努力地追求進步。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