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玲
【摘 要】本文通過一節小學會話課的前后兩次試教過程,深入分析并反思了會話教學的問題,并圍繞“什么是會話課”“怎樣上好會話課”等主題,探討了小學英語會話課教學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英語 會話教學 磨課
一、背景介紹
近日,我校某位英語教師在區里展示了一節會話課,作為參與整個磨課過程的我,在這次教研活動中對會話課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回顧該教師的一次次試教過程,頗有感悟。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選自外研社《Join in》四年級上冊Unit 3 《Numbers》的最后一課時,即購物對話的整體運用。
二、磨課過程描述
(一)第一次試教
1.教學過程
(1)導入。教師通過創設粉紅小豬Peppa生病,Suzy要買東西看她的情景,讓學生走進商店挑選食物。有如下問題:Whos she ? Do you like Peppa? (Why dont you like her?)Whats wrong with her?
通過Whats in the shop?復習食物單詞。
通過If you are Suzy, what do you want to buy? 讓生給建議:I want to buy…
(2)操練。本環節通過不同方式逐一呈現商店物品及價格來操練句型:How much is it/are they?形式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合作等,旨在讓學生在活動中熟悉語言。
活動1:“開火車”,師生互動問答。
活動2:“找食物卡片游戲”,該教師把卡片藏在某個學生的抽屜中,請一個學生來找,這個學生通過其他同學朗讀句子“How much is it?”的聲音強弱來判斷卡片所在之處,聲音越響,卡片越近,反之亦然。
(3)運用。教師設計“Autumn outing is coming!(秋游了)”活動。教師問:“What do you want to buy?”讓生兩人一組創編購物的對話并展示,旨在讓學生在語境中進行語言實踐。
2.課后研討
本班學生的語言基礎比較好,接受能力強,已具備一定的交際能力和合作能力。對他們來講,本節課的絕大部分知識點在這之前已經接觸過。本節課的難點在于根據食物單復數正確使用“How much is it/are they?”并能夠運用本節課所學知識完成一次模擬真實的購物。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發言積極,但卻絲毫不見會話課的影子,所以,第一次試教的不足之處在于思想的革新。會話課是學生掌握功能話題,形成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途徑,且建議如下:
(1)要注重會話的整體性。教師在輸入會話文本時,不要將整篇會話內容劃分為幾組小對話進行教學,而應該整體呈現,讓學生理解會話內容發生的情境。
(2)要注重會話的真實性。在虛實情境和真假對話交織的小學英語課堂中,我們要化虛為實,化假為真,回歸語言的生活性,切實提高師生對話的有效性、真實性。
(二)第二次試教
1.教學過程
(1)熱身。熱身環節還是用原來的歌曲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興趣,并配上拍手心手背的兩人活動,氣氛活躍。
(2)復習導入。通過觀察coins,look and say,并運用到數字加法。相同的導入方法,但是精簡了話語聚焦問題:Whos she? Whats wrong with Peppa?
(3)新授鞏固。Play a game: Super Memory! 呈現Suzy去購物的場景,給學生10秒時間記住商店里的物品。在呈現食物單詞orange juice,apple,banana,orange,bread,milk,cola的過程中,復習鞏固句型How much is it? How much are they? …即,通過師生的對話及生生之間的模擬真實情景的對話來學習操練。
(4)運用。情境:班上一個孩子要過生日了,你要去參加她的生日party,你打算給她買什么禮物呢?PPT上呈現很多物品和價格供學生選擇。要求:4人一組,一名售貨員,另外3名為顧客,一起創編一個新對話。
2.課后研討
本節課以Suzy購物為教學情景主線,通過設置情景鏈,買什么,多少錢等完成該對話的感知、體驗、學習和運用語言。通過整體輸入文本感知對話,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對話體驗學習有關購物的對話。
本節課中教師通過提問Q1: What does Suzy want to buy? Q2: How much are they? 感知、理解文本,但每次只聚焦一個問題,學生明確了聽力的具體任務,也學會了更加集中注意力,更積極主動地學習。
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時應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興趣與愛好以及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把學習語言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成功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中、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