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加旭 李靜波 袁秀良
【摘 要】“大學工”是一種基于“全員育人”理念的新型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高校各部門統籌協調、分工合作,以使“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真正落到實處。本文重點闡述了“大學工”模式下以寢室文化建設推動學風建設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大學工”模式 寢室文化 學風建設 高校 措施
一、“大學工”模式的含義
“大學工”是一種區別于傳統學生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它從全局上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教育與管理。其主要思路是圍繞學生成長成才這個中心目標,整合相關部門,優化教育資源和環境,將大學生日常教育與管理貫穿和滲透到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等各項工作中,真正做到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最大限度地形成育人合力。在這種模式下,教學科研部門主要通過課堂教學、科研工作中的行為示范來實現“教書育人”;學生工作部門主要通過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生活引導和日常管理來實現“管理育人”;后勤及其他窗口服務部門則主要通過良好的服務態度和服務水平來實現“服務育人”。
二、“大學工”模式下高校寢室文化與學風建設的相互作用
(一)寢室文化建設促進優良學風的形成
高校寢室是大學生日常休息、娛樂、交際和業余學習的重要場所。青年學子在寢室學習生活中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文化生活環境即為該宿舍的寢室文化,顯然,不同的行為方式和學習生活習慣將產生不同的寢室文化氛圍。長期以來,高校學風問題在寢室中表現得尤為充分,如衛生習慣差,游戲成癮,上課遲到、早退甚至曠課,抄襲作業,考試作弊,酗酒,賭博,同學關系緊張等均在寢室里或多或少地表現出來。因而,抓學風首先抓寢室就顯得尤為必要和重要。
舒適整潔、健康文明、和諧奮進的寢室文化對人的心理、情緒將會產生積極影響,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產生促進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室友遵章守紀、刻苦學習、積極向上、禮貌謙讓的榜樣示范作用相互感染,其取得的優異成績激勵和鞭策著其他成員積極響應,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反之則會產生負面影響。
(二)學風建設對寢室文化建設的反作用
構建平安校園的核心是學校的學風建設,優良學風是積極氛圍,更是動力和凝聚力,它促使學生不斷進取、拼搏向上,并為學生成長成才、潛心學習、愉快生活提供良好的育人環境和輿論氛圍。寢室成員在良好學風的推動下,自覺地投身于寢室文化建設之中,蓬勃向上、文明和諧的寢室文化氛圍蔚然形成。
三、“大學工”模式下加強寢室文化建設以推動學風建設的主要措施
(一)領導重視,部門聯動,全員參與,為寢室文化建設營造良好氛圍
領導重視是保障。高校領導要充分重視寢室文化建設,把此項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召開專題研討和工作部署會議,由校區黨委統攬,學工、后勤、學院及有關部門聯動協作,全校學生廣泛參與,為寢室文化建設營造良好氛圍。
(二)加大投入,建設良好的寢室物質文化
以寢室物質文化建設促進學風建設。通過對學生寢室硬件建設,如樓棟中構建的學習室、自助室等功能房,為學生提供舒適、便利的學習生活設施,以滿足他們在寢室區域內的學習、生活、休息、娛樂,并在物質硬件的建設中加入育人的理念和精神,如公寓門廳的規章制度、服務流程、“爭先創優”評比欄;設置于樓層通道的勵志名言;利用校園風景畫、學生專業作品、書法字畫等裝飾的樓道文化長廊;主題各異的寢室裝飾,營造出濃厚的寢室文化氣息,對生活于其中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并在積極奮進的寢室文化氛圍中領悟到生活的真諦,激勵他們奮發向上,勇于進取。
(三)依法治校,推進寢室制度文化建設
以寢室制度文化建設推動學風建設。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當前依法治國的背景下,高校教學、科研、后勤保障部門厘清制度、按規章制度辦事是應然之理。要通過建設宿舍的安全管理、衛生管理、門衛管理、大件物品出入登記等管理制度,從不同角度規范學生日常的行為,培養其自我約束能力,保障學生在寢室安全、有序地生活;通過建立示范寢室流動紅旗制度培養學生爭先創優意識,優秀寢室授予流動紅旗以資鼓勵,對寢室衛生差、作息無規律、存在安全隱患等不良現象的寢室進行適時適度地通報批評和疏導,使他們能以良好的狀態和飽滿的精力來面對學習和生活,促進優良學風的形成。
(四)積極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寢室成員人際關系
以和諧平安校園的建設推動學風建設。大學生人際關系是和諧平安校園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學生心理發育日趨完善、個性逐漸穩定,心理調節不夠靈活,為人處世不夠成熟,加之對以自主發展為特征的大學生活不太適應,不同成長環境、家庭教育和生活習慣,尤其獨生子女的嬌生慣養,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孤芳自賞等性格特點,致使其在朝夕相處的室友之間容易引發人際關系緊張。高校可利用思想政治理論、職業生涯、公共關系與禮儀等課程,教給學生基本的人際交往行為規范、禮儀和技巧,引導他們學會包容、理解、換位思考,建立有利于自我成長的和諧人際圈。宿舍管理過程中可通過各種集體活動如星級文明寢室、書香家園、和諧之家、考研之家、文明寢室院、文明公寓樓評比等,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責任感和凝聚力,開展寢室安全知識競賽等活動,增強學生在寢室的生命財產及交友方面安全防范意識,讓學生自覺地投身到營造安全和諧、團結互助良好寢室文化氛圍之中,促進優良學風的形成。
(五)創建積極向上的寢室網絡文化
以創建健康積極的網絡文化推動學風建設。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必需品,網絡文化新穎的傳播方式和豐富的文化與思想深刻地影響著大學生。然而互聯網信息龐雜多樣,泥沙俱下,各高校可以采取技術性手段,加強對校園網絡的監督和管理,堅決抵制不健康信息的侵入,引導學生瀏覽和關注健康向上的網絡信息,如限制不良網站IP地址,晚上定時強制斷網等;開展網絡學習競賽等活動,激勵同學們利用網絡文化提升自身能力;通過網站對學生進行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引導,或利用微博、微信、QQ等平臺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為學生排憂解難,充分利用網絡文化促進優良學風的建設。
(六)打造學生寢室文化建設品牌活動
以寢室文化品牌活動推動學風建設。以低年級學生寢室為切入點,開展學生寢室文化藝術活動,給同學們搭建一個施展才華、張揚個性的舞臺。設計活動項目應結合學生實際,如采取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寢室內務整理、寢室才藝展示、寢室美化設計、寢室生活微電影等活動,讓同學們從紛繁的寢室生活中挖掘提煉藝術素材和文化內涵,通過活動激發同學們熱愛生活、勤奮好學的激情,培養他們積極健康的生活情趣。
綜上所述,學風建設是大學文化建設的靈魂,寢室文化建設則在“大學工”模式下的大學文化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創建優良的寢室文化以對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產生積極影響;通過糾正寢室中的不良行為,從側面解決學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加強寢室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開辟加強學風建設的新途徑,優化高校的育人功能,提高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董美娟.高校寢室文化與學風建設的相關性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06):49-50.
[2]杜杰,管祥兵.大學生良好寢室文化的教育功能及其構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09(02):61-62.
[3]周曉雪.加強寢室文化建設 促進學風建設[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3(09):271-272.
[4]章根紅.淺析高校寢室文化建設對學風建設的作用和措施[J].時代教育,2013(11):15.
[5]王建輝,陳大鵬.當代大學生學風狀況及學生教育方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S1):111-113.
[6]張喜英.“大學工”體制下思政課教學應協調好幾個關系[J].中國電力教育,2011(10):160-162.
[7]石峰.大學寢室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