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娜
【摘 要】現代經濟迅速發展,網絡全面普及,高校大學生自發形成了不同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給現代高校的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本文建議高校一定要重視思政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選取一些合理的教學方式把教育目標和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網絡和一些校園活動,讓高校的思政教育促進青年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結合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互聯網也變成我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之后,我國國民的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大學生作為我們未來的接班人和民族的希望,他們的思想教育十分重要。近年來不斷發生大學生自殺、復旦大學投毒案等事件警醒著高校,在武裝學生頭腦的時候,也要加強學生的心理教育,要將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幫助大學生解決內心的困惑或者是思想問題。
二、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
思政教育主要選取的內容一般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主要是為了能讓學生有一個符合我國意識形態的世界觀。心理教育一般都是圍繞高校大學生,設置專門的心理健康老師給學生提供心理輔導、心理治療、心理咨詢等幫助,幫助學生遇到心理問題的時候,可以正確地面對自己,調控自己的情緒,平和地處理人際關系,消除內心的心理恐懼等。
思政教育一般都是公開課,主要是進行思想、政治、哲學等理論教育,一般沒有互動;心理健康教育是傳授給學生如何保持一顆平常心,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并且教會學生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做到平和與寬容[1]。
三、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與時代脫軌
現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仍然停留在過去的陳舊教學思想中,教條主義嚴重,說教意味濃厚,很難讓學生產生一些情感上的共鳴,甚至會讓學生產生一些抵觸的情緒,一旦教育和政治掛鉤,教學內容一定是比較教條化的,全是政策方針之類的教學內容,對于青年知識分子未來的生活指導性比較少,學生根本就沒有學習的興趣,甚至會深深地厭惡思政課程。
(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觸及學生心靈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雖然已經創立很久,做了很多學生工作,但是還是沒有很好的效果。現在很多學生沉迷于網絡,網癮很嚴重的學生沒有得到重視;新生入學不能適應學校、一些貧困學生剛上大學的困惑,以及一些畢業生無法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產生的一些極端行為,高校沒有設置專門的老師幫助這些問題學生,一般都是等待出現問題了才會展開工作,并且和學生溝通的方式非常落后,以干預學生為主,并不會體貼學生敏感的神經[2]。
四、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的方法
(一)重視思政教育與心理教育的師資建設
現在高校中從事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教師比較少,雖然教師的教學經驗很豐富,但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隨著時代發展,很多專業知識也需要提高。我國高校中的思政教師和心理教育教師的交流比較少,很多心理教師還是一些兼職教師或者是性格開朗、比較隨和的教師擔任。因此,高校一定要重視培訓思政教師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加強與一些心理研究室和心理專家的交流與合作,讓他們掌握更多的教育理論,以便在和學生溝通的時候更加有技巧,提升他們的學術水平,可以采用豐富的手段幫助學生從一些不健康的情緒中脫離出來,不斷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經驗,去解決更多新時期學生的問題。
(二)運用新手段于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中
網絡發達的今天,很多大學生從網絡中汲取的一些信息改變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高校的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可以結合網絡開展起來,利用網絡去了解現在大學生的心理和思想狀態,比如用微信、微博、QQ、學校的網站等,讓學生可以在這里暢所欲言,及時了解自己學生的心理狀態和需求,營造一個寬松的交流氛圍,擺脫過去不敢和老師說真話的禁錮,讓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可以做到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這樣才能更加快捷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三)將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
通過網絡可以了解大學生目前的心理狀況和思想關注點,還可以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具體需要,然后根據這些情況確定一個如何開展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的工作目標,讓二者結合相互促進發展。其實現在大學生首要提高的就是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讓大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讓他們在學校中可以做到心理、思想、文化、專業素養以及身體體能全面協調發展,實現大學生素質的整體提高[3]。
五、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高校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都需要在充分了解大學生思想和需求的層面上開展,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解決大學生思想政治上的偏差和心理健康的問題。高校可以通過提升教師素質、開展活動等途徑讓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更加專業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曲琳琳.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政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與時效[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05):83-85.
[2]劉錦濤,王曉麗.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模式[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27(10):41-43.
[3]方海珍,邢曉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論——兼論心理疏導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J].法制與社會,2011(11):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