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飛
【摘 要】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客觀要求和重要途徑。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 個性化閱讀教學 策略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對課堂教學目標的定位,要著眼于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要突出“以學為主”,積極倡導個性化的閱讀。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提高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呢?教師應在閱讀前、教學中和教學后三個階段下功夫。閱讀教學前,教師要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預測和猜想。最常見的方法是讓學生看著課題,想想老師會提出什么問題或自己想知道些什么;讀讀課題,猜一猜課文會怎么寫。當學生帶著一種強烈的疑問進入閱讀,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圍繞文本中心意圖,不斷提出疑問或話題,使學生不斷產生閱讀愿望。閱讀教學結束后,教師要根據所學內容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相關內容的興趣,將學生閱讀的視野拓展到更廣闊的領域。這樣,學生就會始終保持自主探索的濃厚的閱讀興趣。
閱讀習慣的好壞對于學生的閱讀效果非常重要。在閱讀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提醒學生在閱讀時不要一心多用,要靜下心來閱讀文章;其次,鼓勵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提出問題,以達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還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與作者產生共鳴。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讓閱讀教學更加省力、高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積極營造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氛圍
作為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先要與文本對話,即通過先行閱讀,全面把握教材。“把握教材”一方面意味著把握課文作者的思路和意圖以及教材編者的思路和意圖,從而明確教學的目標要求;另一方面還意味著了解學生閱讀的前提條件和準備狀況,從而確定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當然還要與學生對話,根據學生的閱讀心理和學習語文的規律,指導他們正確地讀書,順利地實現“內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營造一個有利于閱讀主體情緒化的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地讀、專注地讀、興致勃勃地讀,鼓勵學生對自己喜歡的段落、篇章進行反復閱讀,從而獲得獨特的體驗和感受。例如在教學《燕子》這篇課文時,學生有感情地重復朗讀:“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過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這樣既可以體會到文章里蘊涵的思想感情,又能充分認識到文字的變化多姿和鮮活美麗,這比教師千百次的枯燥分析更能使學生從心靈上接受與理解。
三、在閱讀教學中挖掘創新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語文閱讀課應該努力讓學生自主閱讀,但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閱讀與訓練是相輔相成的,學生的字詞語言思維等閱讀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長期的訓練。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是有層次的,我們應該從各年級段發展的連續性上整體把握,不要只盯著本年級的目標。如低年級學生閱讀課文,可以按“讀準——讀通——讀懂”這樣幾個層次進行;中高年級也可以按照“讀通——讀懂——品讀”這樣幾個層次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這里強調“品讀”,按照年級的不同,培養一定的欣賞、評價能力,從而逐步培養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能力。
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我們應盡可能挖掘課文中蘊涵的創新點,啟發學生想象,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例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一課,作者在第一段寫看到許多人都來追悼伯父魯迅先生:“那時候我有點驚異了,為什么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作者當時不明白,在此我們可以問學生:“你想可能因為什么,魯迅先生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呢?”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暢所欲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在引導學生學課文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挖掘一些創新因素,設計一些擴展性練習,讓學生對課文中潛在的情節等進行富有創造而合理的想象,形式有句段擴寫、留白(省略號)補寫、結尾續寫等等。
四、情感體驗,讓閱讀教學點亮兒童的靈性
體驗是價值的叩問,指向的是學生的精神世界和價值世界,只有體驗才能將活生生的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挖掘出來。新教學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是一種體驗。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教師首先要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只有挖掘課文,把情感點化出來,才能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如《放小鳥》中那偉大的母愛和美好的同情心;《這兒真好》中那純真的朋友情;《我叫足球》中那種自豪與激情……其次是要發揮教師的情感誘導作用。如“剛出生的小雞對什么都感到好奇和美麗,你們見多識廣,會帶他到什么地方去看看呢?那兒是什么樣的呢?”第三是教師要加強學生的主體情感體驗,使學生在主動學習中真正體驗學習的愉悅情感。“你能通過朗讀把這種情感讀出來嗎?”“能用你的身姿表現出來嗎?”“能用你的動作表現出來嗎?”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育階段具有重要地位,是學生奠定語文學習基礎的根本保障。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任務的不同而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斷地摸索和積累,做好學生的“引路人”,為學生營造自主發展的空間;讓我們的課堂動起來,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學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