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紅
摘 要:在我國小學教育教學不斷改革的推動下,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然而,在實際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制約著應用題教學水平和學生應用題解題能力的提升。立足于應用題教學效率的提升,結合新舊應用題教學的異同點,提出了幾點應用題教學的基本途徑,旨在為應用題教學水平的提升和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基本途徑
眾所周知,小學數學教學在我國小學教育教學體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雖然小學所涉及的數學知識都是基礎的,但是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小學數學教學包含多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應用題教學就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應用題中不僅體現了許多數學知識的具體應用,而且通過學習和解答應用題能夠有效地鍛煉各方面能力。
一、新舊應用題教學的異同點
1.相同點
新課改下的應用題教學在很多方面是傳統應用題教學的延續和應用,這兩者之間在很多方面都是相同的。首先,在教學內容上,兩者所涉及的知識點和數量關系是相同的;其次,在教學目標上,兩者都是為了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再次,在解題技巧方面,兩者都注重學生解題技巧的培養和應用。
2.不同之處
傳統的應用題教學內容采用的是單元的形式,學生往往機械地模仿和練習就能夠掌握解題思路,提高解題水平,而新課改下的應用題教學則與之不同,它將應用題教學內容化整為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自己觀察和識別有用的信息,強調的是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二、小學數學應用題高效率教學的基本途徑
1.選題和設置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
小學生心理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只會對自己熟悉的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應用題題材的方向和內容,使之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將應用題的內容和學生的現實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和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先了解一下學生的興趣,在應用題題材選擇和設置過程中融入學生的興趣,有效地集中了學生應用題學習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解題能力。
2.加強學生解題習慣和解題技巧的培養
雖然小學數學應用題的形式多樣化,但是解題思路是大同小異的,學生只有養成了良好的解題習慣、掌握了解題技巧,才能在解題時做到抽絲剝繭,高效地解決問題。學生解題思路的形成其實是教師引導的結果,故而教師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解題思路。此外,教師還要注意到學生的差異性,學生的數學基礎和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是不盡相同的,故而教師應該實行個性化教學,也就是說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將學生進行劃分,然后,采取不同的方針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比如說,對于那些學習成績比較優異的學生,要注重其思維能力的培養,而對于那么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教師應該以鼓勵方針為主。
3.注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
審題是學生解答應用題的第一步,在應用題解答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審題方向是錯誤的,即使后面的解題步驟再認真、再正確也是徒勞的,因為其解答方向一開始就是錯誤的。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審題能力的訓練和培養,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能夠準確地把握題目的方向,避免審題有誤現象的發生。
4.重視校外教學活動的開展
數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應用著數學知識。因此,教師通過開展課外教學活動對應用題教學效率和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都起著很大的幫助作用。比如,組織一些小游戲,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讓學生在游戲中對數學知識有一個更好的認識,進而幫助了學生能夠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有效地應用到數學問題的解決當中。
5.培養學生的估算和驗算能力
應用題來源于生活,很多應用題的結果應該符合現實生活的客觀事實,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學生估算能力和驗算能力的培養,這樣學生可以對答案的范疇有個大概的了解,從而提高解答的準確性,并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6.引導學生總結規律
很多應用題給出的相關的條件都有共性可循,如果學生掌握了這些問題的共性,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還有利于學生自我解題方式的形成。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經驗及成果,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總之,應用題教學屬于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環節,不僅關系著整個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而且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相信隨著這些應用題教學基本途徑的有效落實和改進,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綜合能力將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愛東.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探研[J].小學時代(教師),2012(8):99-100.
[2]符巨勇.基于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基本途徑探究[J].讀書文摘,2014(20):10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