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夏燕
摘 要:字詞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幫助學生提升語感和理解能力的重要學習手段,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不足,若教師在字詞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正確理解和寫字的方法,那么就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寫字習慣,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就小學語文中的字詞教學進行分析,并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字詞教學;寫字習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已不能只讓學生學會理解字詞,而要培養學生的語感,使學生具備運用詞語的能力,因此,教師需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提高自己的識字能力,這樣才有利于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
一、小學語文中字詞教學的意義
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生在六年的義務教育階段掌握兩千五百個以上字詞,并且除此之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具備一定的情感態度。在小學語文字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字詞教學活動之中。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先讓學生從基礎、常用的字詞學起,發現自己不認識的字詞要教會學生使用字典查詢,在實際生活中也要學會自己積累,及時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接下來的閱讀和寫作學習。
二、小學語文中字詞教學的策略
1.結合學生實際生活
小學語文教材中生字較多,文章中也時常會出現一些有難度的詞匯,教師若想幫助學生掌握這些字詞,那么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來開展教學活動,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更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字詞。例如,在《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文中就有著許多生字、生詞,如,傣族、摔跤、頗、疆等,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簡單地認識這些字詞,然后讓學生將這些字詞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如“班長不小心摔跤了”“學習委員的家在新疆”等,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夠將字詞運用在實際生活中,更能加深對字詞的理解。
2.展現學生主體地位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字詞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教師自己只起引導作用,尤其是字詞的書寫,教師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去學、去寫,在新學期開始時教師要為學生講授一些寫字的基本常識,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掌握寫字技巧。例如,教師在講授《灰雀》的一文時,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從文章中找到自己不認識的字詞,并用筆記錄下來,如,樺、胸脯、婉轉等,然后教師再為學生講授這些字詞的意思和讀法,最后再讓學生將其寫在本子上作為鞏固學習,這樣既能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3.指導學生正確寫字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往往在寫字時無法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握筆姿勢,尤其是部分學生在寫字過程中容易出現本子放歪、桌面不整潔等問題,因此教師要及時提醒和引導學生,指導學生如何正確地寫字,逐漸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習慣,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例如,在《香港,璀璨的明珠》一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梳理文章中的生字詞,將其正確、規范地寫在黑板上,如,香港、璀璨、貿易、琳瑯滿目、物美價廉、佳肴等,必要時教師可以采取一些懲罰和獎勵措施,對于字跡潦草、不規范寫字的學生讓其重寫,這樣就能提高學生的寫字效率。
4.幫助學生鞏固字詞
小學階段的學生雖然記憶力較強,但若學生不經常復習和鞏固,還是很快會遺忘自己學過的字詞,在復習字詞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兩點,一是學生是否能夠準確地將字詞默寫下來,二是學生是否能夠正確地運用這些字詞。例如,《燕子》一文的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整理本文的重點字詞,如,俊俏、活潑、增添、蕩漾等,然后學生自己將這些字詞寫在本子上,最后再讓學生將這些字詞編寫成一段話,這樣既能幫助學生掌握生字詞,又有利于學生復習和鞏固字詞。
5.幫助學生掌握方法
小學生理解字詞主要依靠教師的講解和工具書的查閱,但在考試的過程中學生是無法使用工具書的,因此,教師就需要幫助學生掌握其他理解生字詞的方法,根據上下文來進行推想不失為最好的方法,教師可以事先教授學生一些基礎的理解方法,如,同義換詞法:溫暖與暖和;分析綜合法:將詞語關鍵詞拆分分別解釋之后再綜合理解;反義否定法:根據詞語的反義詞來確定詞語意思。總之,教師在講授這些字詞理解方法時,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來分層教學,針對理解能力不同的學生要講授其最適合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本文就小學語文的字詞教學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得知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語文字詞教學,教師需要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讓學生不僅能夠具備基本的識字能力和理解能力,更能將其運用在實際生活之中,這樣就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胡寶娟.對小學語文字詞教學“邊緣化”現象的思考及行動[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3(S1):34-37.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