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靜
摘 要:培養中職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實現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完美結合,能夠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本文提出,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教師要制定符合數學應用需求的課程目標,構建符合數學應用培養的教學體系,編制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教學內容。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要轉變教學模式,提高教師自身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數學語言魅力,加強學生的數學閱讀理解,創建職業教學情境,增強課堂教學的感染力。
關鍵詞:高職 數學應用意識 職業教育
在我國的當前經濟環境下,高等職業教育正逐漸向著生產化、節約型和管理服務型方向轉變。在崗位需求上,倡導充分培養具有一定職業素養的高規格應用型人才,需要高職學生具有專業的技術水平、廣泛的基礎教育和良好的學習能力,而這樣的培養目標直接決定了數學應用教學在高職高等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取決于學生體驗數學應用的精神以及感悟數學的應用價值。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充分倡導“以基礎理論教學應用為突出目的”的教學原則,充分倡導高中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與數學的技能。
一、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策略
在中職數學課堂,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應該從教學課程、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三方面入手,不斷迎合職業教育特色,滿足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實現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完美結合。具體地講,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制定符合數學應用需求的課程目標
在高職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創建符合新課程標準對于數學應用的要求,滿足高職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和數學學習技巧的需要,制定符合數學應用需求的課程目標就成為非常重要的任務。在課程目標制定過程中,第一,教師需要掌握數學應用教育的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基礎工具運用能力。第二,教師需要充分理解高等數學的教學內涵、數學規律和教學本質,充分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課堂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困難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體會創新思維的樂趣。第三,教師應該將學生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應用技巧進行系統劃分,充分將其高等數學的學術態度推向深入,培養其具有良好的學科探索精神,以建立起完善而系統的數學應用課程目標。
2.構建符合數學應用培養的教學體系
高等數學是一門嚴謹而又系統的學科,它對于傳統的教學體系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建立符合數學應用培養的教學體系,需要深入研究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策略,在高等數學體系建設中進行一次徹底的改革。在教學體系構建過程中,教師應該更加趨向于現代數學的學科特征和現代教育技術的充分融合,在應用中需要突出高等數學在學科應用上的實踐性、創新性和延續性,充分加強學科體系建設,側重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能力和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隨著新課程標準和現代崗位對于高職生要求的不斷提高,在高職高等數學的教學體系要求專業取向多樣化,也明確了教學體系更加小型化、專業化和多元化。而高職生的數學基礎比較薄弱,學習動力比較差,要求教學體系必須做到循序漸進和與時俱進,充分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束縛。
3.編制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教學內容
在高職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中,數學應用也脫離不了高職教育這個特定范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研究高職生的學習層次和心理狀態,將數學應用教學與職業教育特色充分結合。首先,在高等數學中開展數學應用教學應該編寫符合職業教育特色的教學材料,充分遵循高職教育中的應用教育與實踐操作的教學原則,體現高等數學教學的應用性、實用性和輔助性的職業教育內容。因此,在編寫教學材料應該貼近高職生的應用需要和實踐需要,突出高等數學的應用性。其次,在高等數學中開展數學應用教學,應該根據高職院校的特點,優化和深化教學內容:根據高職院校專業課程內容中在開展函數教學的時候需要增強一次函數的教學,弱化抽象函數和復合函數的運算。另外,在設計數學的教學案例以及數學習題的時候,需要采取符合高職生學習特點的教學手段,倡導和提高學生的例題講解與習題練習,深化學生對于數學應用的理解。
二、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方法
在高職院校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培養,需要充分提高教師的數學應用意識,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理解能力,深入剖析職業課堂教學的特點,創建具有職業特色的課堂教學情境。具體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轉變教學模式,提高教師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課堂教學的倡導者和具體實施者,他在課堂教學中的一言一行都對于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因此,高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都離不開教師的言傳身教。教師的行為舉止可以對學生數學意識的養成產生積極影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充分掌握數學應用教學的技巧,通過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及具體的課堂教學形式來實現對于學生的應用理解。教師應該充分研習高等數學教學內容,熟悉多種教學實例,將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引入到數學知識教學中,增強學生運用數學知識來探索世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高職專業教學與數學應用教學深入結合,引導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開發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2.提高數學語言魅力,加強學生的數學閱讀理解
數學課堂教學是枯燥而乏味的,高職學生的數學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濃厚。因此,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提高數學語言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興趣,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教師應該充分運用數學閱讀這種教學手段,加大對學生心理的影響干預,提高學生對數學應用的感知和識讀,理解和掌握數學應用的新概念,增強對于數學閱讀材料的理解和干預,從而將枯燥的數學應用學習轉化為攝取、聯想和升華的動態過程。教師在加強學生的數學閱讀理解時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學生對于數學應用數據和材料的感知能力和分解、轉化能力,提高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是提高學生對于數學概念、數學命題和數學名詞的理解,做到數學問題的必要簡化,解題思路清晰明了。
3.創建職業教學情境,增強課堂教學的感染力
高職教學具有鮮明的專業特點和實踐操作,它需要在課堂教學的同時,充分結合學生的專業知識、崗位需求和學生的生活實踐,開展必要的職業情境教學,從而營造基于學生學習應用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氛圍,充分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水平,滿足高職生職業崗位能力的需求,增強課堂教學的感染力,達到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目標。在課堂內容創建中,教師應該采用學生的日常實踐、現實生活和專業課程中的內容來實現數學建模,將高職教學內容與數學應用、學科規律、教學方法充分融合。教師應該認真研究數量關系,選擇符合學生學習需要、符合學生的實際狀態的基本建模類型題,從而能夠拉近學生與數學應用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題思考。
三、小結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和高職教育的不斷推向深入,高職數學教育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教師應該充分把握課程教學的變化,深入理解數學應用的教學目的,加強針對學生學習需要、專業需要和崗位需要的培養,充分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建立起具有高職教學特色的數學應用教學體系,將高職數學課程改革不斷推向深入。
參考文獻:
[1]廖焙坤.構建適當的教學平臺 培養數學應用習慣[J].廣西教育,2015(17).
[2]孟繁慧.淺談高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3).
(作者單位:山東理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