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摘要:目的 整理分析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急救方法和相應的治療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2月~2015年8月到我院呼吸內科進行診治,經過專科醫師確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其急救的成功率。結果 經過統計后發現,40例研究對象中急救成功的有36例研究對象。其余研究對象分別由于嚴重的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嚴重電解質紊亂、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結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由于病程長,治療復雜等等原因導致患者容易出現嚴重的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嚴重電解質紊亂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所以臨床上應該提高早期的確診率,并進行及時的治療與護理,可極大提高搶救率和治療有效率。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臨床急救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相應的醫療水平和社會保障的提高,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不斷嚴重[1]。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高發病人群為老年人,近年來我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數量逐年增多,同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合并癥狀也越來越復雜[2]。目前我國一線臨床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方法為吸氧、化痰、抗感染、解痙攣,但治療效果十分不理想[3,4]。本文分析了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急救成功率,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4年2月~2015年8月到我院呼吸內科進行診治,經過專科醫師確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經過統計后得知本研究中所有研究對象中包括男性研究對象28例,女性研究對象22例。年齡54~83歲,平均年齡為(64.32±5.69)歲,平均體重為(51.45±12.45)kg,平均身高為(167.35±12.36)cm。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體格檢查后,所有研究對象均患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難。部分患者出現發熱、痰量增加、黃痰、膿性痰等情況。對所有患者進行血氣分析后確診患有一型呼吸衰竭有22例,患有二型呼吸衰竭的有28例。由于肺部感染誘發呼吸衰竭的有20例研究對象,由于肺結核誘發呼吸衰竭的有3例研究對象,由于哮喘誘發呼吸衰竭的有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的有12例研究對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血壓的有19例研究對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有8例研究對象。
1.2輔助檢查 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胸外X線輔助檢查后,所有研究對象的雙側肺部均出現大面積的云絮狀高密度陰影。隨后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實驗室檢查,包括細菌培養和藥敏檢查。檢查得知所有研究對象患有肝功能不全的有7例研究對象,患有腎臟功能不全有9例研究對象。對患者進行電解質檢查發現患有低鉀血癥有5例患者,患有蒂娜血癥有3例患者。患有低氯血癥有1例研究對象。動脈血氣分析顯示所有患者的氧分壓在1.92~7.82kpa二氧化碳分壓為1.44~10.36kpa,ph值為7.12~7.53。所以患有呼吸性酸中毒的患者有20例、患有呼吸性堿中毒有10例研究對象,患有代謝性堿中毒有10例研究對象。
1.3方法 對所有患者實施吸氧處理,對意識淡漠、呼吸淺慢出現呼吸性酸中毒的患者立即實施興奮呼吸處理。隨后根據藥敏結果,選擇合理的抗生素進行抗感染的治療。針對患有肺部結核疾病的患者實施抗結核治療,制度合理的營養支持方案和預后恢復性鍛煉的方案等綜合治療方法。實施以上搶救治療后,治療效果扔不明顯時患者病情加重,持續性昏迷,呼吸頻率大于30次/min,SpO2低于90%應立即實施機械性通氣。并吸痰2次/d,吸痰后使用左氧氟沙星為患者進行肺泡清洗。
2結果
經過統計后發現,40例研究對象中急救成功的有36例研究對象,搶救有效率為90%。其余研究對象分別由于嚴重的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嚴重電解質紊亂、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3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能夠有效預防和治療病變,其病變特點為空氣流動受到限制,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展[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常并發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并發癥[6]。近年來經過臨床研究發現,中醫方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期的呼吸衰竭具有不錯的質量效果[7]。中醫方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扔科學、規范的臨床診斷標準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效果檢查規范,導致中醫方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能大范圍的使用。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為吸氧、化痰、抗感染、解痙攣[8]。經過長期臨床發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有許多種慢性肺部疾病共同誘發,如果能及時的對患者的疾病進行治療,會導致患者出現營養不良,肺功能降低呼吸肌疲勞,咳嗽咳痰、等等不良臨床表現,提高患者出現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的概率[9]。同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常合并多種疾病,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臨床疾病是呼吸衰竭和肺結核[10]。這兩種疾病治療方法復雜,容易復發,同時與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多為高齡患者,由于年齡較高,身體各部分技能都降低,呼吸功能降低尤為明顯,當患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誘發呼吸衰竭,心力衰等疾病時常常導致死亡。所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的呼吸衰竭和有效的提高治療效果,同時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同時及時的為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后進行吸痰處理成為救治的關鍵部分。
參考文獻:
[1]姚麗萍,張英杰,沈大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應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時的監測與護理[J].浙江臨床醫學,2006(01).
[2]翁萍莉,沈麗芳,邵云峰,等.無創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21).
[3]王瑛.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25例臨床觀察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9(23).
[4]王瓊芳.慢性肺心病并發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護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2).
[5]董小玲.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急救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1995(08).
[6]朱麗峰,梁健桃.無創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治療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護理[J].全科護理,2009(21).
[7]孫燕燕,許驍瑋.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0(02).
[8]李莉.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護理體會[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0(04).
[9]陳敏.應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護理體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02).
[10]吳曉霞.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護理體會[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09).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