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娟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加強內部控制對上市公司有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適應當今世界的經濟形勢,上市公司必須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加強自身的經營管理力度,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專門的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制度,及時了解公司內部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本文主要分析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披露現狀,并提出合理化應對策略。
關鍵詞: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缺陷;披露探析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我國上市公司的投資者更加成熟,公司內部控制質量與風險規避水平已成為投資者的關注重點之一,因此他們選擇投資對象和買賣交易時考慮的因素更加全面。但目前我國一些上市公司在進行內部控制時,遠遠脫離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國家的相關政策要求,評價工作敷衍行事,大大削弱了內部控制的作用,導致財務造假與風險失控等情況頻發。因此,我國上市公司在面臨內部管理風險時,應就如何提高內部控制水平,改善內控自我評價披露現狀,積極進行深入的分析探討,并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
一、內部控制自我評價與披露的內涵及意義
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又稱為經營活動自我評估、管理自我評估、控制和風險自我評估等,是一種公司或企業對自身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自我評價的方法,目的是能夠有效預測并規避經營風險,實現自身的戰略發展目標。為了提高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保證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透明性,促進我國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的規范化、法制化,我國建立了針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信息披露的制度。
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或單位為方便公眾監督,按照國家規定的披露要求,或者遵循自愿原則,對公司內部控制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完整性進行評價,并通過一定的形式對外界披露,為利益相關者提供科學合理的決策依據。以公司管理層和董事會對自身內部控制的評估為基礎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助于了解內部控制的設計概念、執行力度,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并規避財務風險,通過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公司管理層可以提高內部控制意識,加大內部控制建設力度。
2009年,我國發布《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要求國內上市公司對自身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與實用性進行自我評價并披露;2010年,頒布《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內部控制自我評價與披露對上市公司的正常運營和健康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一方面,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信息披露是內部控制制度中的重要環節,有利于完善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維護公司內部財產與資金安全,并促進整個資本市場經濟效益的提高,實現更合理的社會資源優化配置。另一方面,內部控制報告信息的自愿披露可以提高市場效率,自愿披露內部控制相關鑒證報告信息的上市公司具有比其他非自愿披露或未披露公司更低的盈余管理程度,能夠有效抑制企業或公司的隱性代理成本,提高經營效率。
二、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與披露現狀
(一)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首先,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缺乏嚴格的監督機制。監督制度的建設是對監督事項的全稱跟蹤監督,以明確并落實各單位部門的工作職責,增強全體領導人員及職工作人員對規章制度的執行力。但我國部分上市公司缺乏相關的監督審計制度,內部監督作用并不明顯,導致內部控制環境不夠穩定,不能為公司提供良好的發展條件。其次,由于缺乏有效的獎懲激勵制度,上市公司得不到相應的優惠政策與公平的發展機遇,缺乏自愿披露內部控制信息的熱情和自信。另外,上市公司缺乏合理的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的責任追究機制,法制觀念淡薄,公司領導人員決策草率,相關信息披露的法律審核把關不嚴,工作落實不到位,產生決策失誤、推卸責任等不良后果,容易導致披露信息失真不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最重要的是,我國上市公司缺乏詳細的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的缺陷認定,導致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的執行力度低,不利于自我評價信息的披露。
(二)披露者的披露內容與形式不規范
國內大部分上市公司對內部控制自我評價信息披露的內容空泛,沒有實際價值,披露依據沒有統一標準,所披露的內容和披露形式缺乏具體的規范,對內部控制風險評估的認識存在很大誤區,對自己在內部控制評價與披露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明確的定位與規劃,忽視了對所披露問題的提出具體解決措施。另外,我國關于內部控制自我評價與披露的相關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等,缺乏具體的標準和形式要求,導致披露上的參差不齊。
(三)公司工作人員對內部控制評價與披露不夠重視
我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披露態度被動,缺乏自愿披露動機等問題,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和建設不到位,尤其是上市公司的領導人員,對內部控制評價與披露缺乏足夠的重視,該不良態度嚴重影響著公司內部缺陷的認定與披露。另外,大多數上市公司出于經營成本和經濟效益的考慮,往往選擇不披露或者少披露內部控制缺陷的信息。 而部分內部控制管理人員的評價與披露信息知識匱乏,職業素質與道德素質跟不上公司的發展,對于內部控制自我評價與披露的相關法律法規不熟悉,不能及時了解新的市場動態,往往不利于公司內部控制評價與披露工作的進行。
三、如何提高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質量
(一)建立健全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披露制度
第一,上市公司必須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制度,完善信息披露監督機制,加大信息披露監督力度和執法監督力度,嚴肅處理違法違規行為,對嚴重違法行為必須加大懲處力度,以有效減少隱瞞內部控制缺陷、信息失真、虛假披露等情況,保證上市公司披露信息資料的質量。第二,公司內部要建立良性的競爭機制,完善相關獎懲激勵制度,積極獎勵在信息披露與其他方面表現良好的部門單位與個人,對違反公司相關規定的單位部門或員工要進行嚴厲處罰,以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為公司謀發展、創機遇。第三,要明確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的責任追究機制。內部控制責任追究機制可以有效保證自我評價報告的價值與真實性,提供信息披露質量。因此,應該加強公司對內部控制要素和具體控制程序的嚴格管理,取消并禁止使用無效的披露信息,同時,必須加大對內部控制自我評價信息披露的事后檢查力度,嚴格懲處不合格或無效的披露者,確保披露內容、目標及要求有效落實。
(二)統一自我評價標準,規范評價報告的內容和格式
上市公司內部相關工作部門應該制定一套統一的自我評價報告標準和形式,減少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隨意性,在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中應說明一定時期內公司存在的重大問題或缺陷,并且要向外界披露相關會計師事務所對本公司內部控制進行的核實評價與本公司內部控制的目標、內容以及各方面工作存在的局限,如此才能夠有效提升公司內部控制信息公開的價值和質量。
(三)提高公司工作人員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認識
首先,公司相關管理部門必須進一步加大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宣傳力度,加強對管理人員的知識技能培訓,提高公司領導人及管理者對內部控制信息公開披露的價值和意義的認識,不斷充實相關市場知識,能夠熟練掌握內部控制的有關信息。 另外,還必須加強對公司員工的業務培訓,訓練他們信息披露的知識技能和業務能力,提高對相關法律法規及規范的掌握程度,以求能夠充分利用政策法規為公司發展出謀劃策。
四、結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上市公司同時面臨著機遇與挑戰,為了公司的全面監健康發展,上市公司應該盡加大披露內部控制缺陷和認定的力度,提高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的報告質量和內部控制水平,從而能夠更完整真實地向信息使用者披露內部控制信息,完善資本市場,帶領我國社會經濟向著更健康、更有活力的方向前進。
參考文獻:
[1]彭曉蕓,李佳鈺.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披露現狀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01).
[2]劉伊莎.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質量探究[J].財會通訊,2015(19)
[3]周成彥,周茜燃.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信息披露現狀考察[J].財會月刊,2014(23).
(作者單位:北京深華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