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芳
【摘要】提高國民素質是我國高校人才培養的前提,從實用方面來講,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更應該面向市場,從實際出發。經過對一些地區用人單位以及該地區院校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的調查發現:只用一種考量的方法來衡量大學英語的教學質量,只用一種課程設置方案已經不能夠滿足大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而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的改革為培養實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條件。
【關鍵詞】人才培養 大學英語 課程設置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單位對外交往來變得越來越頻繁。用人單位對會用英語交流的實用型人才迫切需求,因此就要求學校在教授英語的同時本著面向市場面向社會的原則進行教學。如何實現實用型人才與大學英語教學相結合,讓大學生在畢業后能夠適應社會的需求,這是英語教學者需要解決的問題。要想解決該問題就要科學合理的設置大學英語課程,將大學英語課程的設置與社會的發展和需求接軌。
一、市場對高等人才在英語方面的需求
需求可以分為社會需求和個人需求,社會需求指的是用人單位對工作人員英語外交能力的需求。這些年來,有一大批本科畢業生進入社會,在面試時發現很多用人單位都偏向于實用型人才,即能夠將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實用型英語人才則是指有能夠將學到的英語知識運用到工作上與外交上的能力,并給單位帶來利益。二三線城市院校里的學生,有相當一部分畢業后留到當地,為了對學生的應聘單位有一個簡單的了解,我們對該城市用到英語的單位進行調查,發現80%以上的單位對英語成績突出的畢業生優先錄取;75%的用人單位認為本科畢業生專業基礎以及英語基礎掌握還可以,但是與專業有關的英語掌握就相對較差,有的大學生則是“聾啞”英語學習者,只會寫,在聽和說上有所欠缺。根據這個調查,當地大學應該反思大學英語課程設置上存在的不足并進行改革。
二、大學英語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的對接方案
1.大學英語教學應該先基礎教學后專業教學。大學英語課程設置對學生的學習生涯以及就業有一定的影響,間接影響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當下我國大多數高等院校,尤其是2000年之后由專科院校升成本科院校的,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模式基本上就是四個學期都開設基礎英語的課程,有的學校只在大三的時候開設一個學期的專業英語課程,而大三下學期和大四都沒有英語課程的設置,這樣的學生畢業后在專業英語方面較差,不能夠適應工作的需求,因此就會出現各種問題。我認為大學英語課程的設置應該是大一大二學習基礎英語,完成大學英語與高中英語的銜接,從大三第一個學期開始學習專業英語一直到大四的最后一個學期,先夯實英語基礎再學習專業英語的課程設置,有利于滿足畢業以后的工作需求。有的學校只有個別專業開設專業英語課,其實,像物流、經濟、法律、醫學類等專業都有必要開設專業英語,對以后閱讀外文文獻或者是交流都有所幫助。
2.淺化英語等級考試。從第一次開設英語四級考試開始,到現在已有二十多年,我們不能夠否認英語四六級考試是促進大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個途徑,但是這樣的考試對于英語的實用性以及廣泛性都有一定的局限。在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中規定,大學英語的學習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將英語作為一種工具,閱讀外文參考文獻,學習本專業的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以及交際能力。然而好多學校并不是這樣進行教學的,而是因為要學習專業知識才學習的英語,這樣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能力,反而讓學生將英語的學習當成一種負擔。四六級考試仿佛讓學生回到了中學時代,死記硬背單詞、句子、考題,做試卷,這些不能實質性的提高英語成績。因此建議四六級考試社會化,學生可以自愿報考四六級。學校也不要要求只有過了四級考試的學生才有機會拿到畢業證。在專業英語的學習階段,各個專業都可以設置與該專業相關的考試,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還能激發學生們潛在能力。教師可以嘗試不同的教學理念以及方法,使學生學到一些將來在實際工作中運用到的語言知識和技能。
3.加強英語聽說訓練和人文知識的滲透。這些年來,學生的中學時期,為了參加中考、高考,學生在英語的學習上都有些急,不斷的做試卷,背單詞,即使最后中考或者高考的成績很好,但依然有很多學生不能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因為教師們不注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進入大學后,教師們應該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改變課程的設置,更換教學手段,培養實用型人才,使學生畢業后的聽說能力能夠滿足工作單位的需求,除此之外還要加大人文知識的滲透,很多單位在面試大學生的時候,除了要求有嫻熟的專業英語知識外,還對畢業生的人文素養有一定要求,例如吃苦耐勞、誠實守信、創新精神等。因此不管課程如何設置,教師都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傳播正能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使他們在畢業后成為全能的實用型人才。
三、結束語
經濟全球化讓人們逐漸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而社會上有很多人才不好找工作,讓人們開始反思教學模式。我國的英語教學應該以提高整體素質為前提,面向社會的需求,有針對性的培養實用型人才。大學英語雖然只是一門簡單的課程,但是如果課程設置科學合理就會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提供幫助。因此面向社會需求,科學合理的設置英語課程培養實用型人才是大勢所趨。
參考文獻:
[1]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崔剛,馬鳳陽.對大學英語教學研究的現狀、內容以及原則的呈現[J].中國大學教學,2012,(2):33-38.
[3]胡學文,吳凌云,莊紅.大學英語社會需求.調查分析報告[J].中國外語,2011,(5):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