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行奎
摘要:動作示范是體育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直觀教學法。教師示范能有效的誘發學生注意力和興趣,既能促進學生掌握體育動作的基本要領,同時也能減少體育課堂上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在課堂上合理、大量運用動作示范,以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生;體育;動作示范;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099-01
一、動作示范法的概念
動作示范是體育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直觀教學法,是教師或指定學生,以具體動作為范例,使學生了解所要學習的動作形象、結構、要領的方法。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正確運用講解和示范,可以使學生更快地建立和形成完整的動作概念,有助于學生掌握各項運動技術。
二、動作示范法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1.教師示范能有效的誘發學生注意力和興趣,能促進學生掌握體育動作的基本要領,同時也能減少體育課堂上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在課堂上合理、大量運用動作示范,以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1)動作示范要有明確的目的。示范要針對體育教學的實際需要進行,應區別以下三種動作示范。
①認知示范是使學生知道學什么的示范,這種動作示范的重點是給學生建立動作的整體形象,形成大致的概念。這種示范要正確、樸實,要引導學生注意整體,不要拘泥細節。比如學習跳箱(山羊) 動作要領助跑,雙腳踏跳,雙手支撐器械,提臀,兩腿伸直向側分開,迅速推離器械,是身體向前上方騰躍過器械,兩腿向前制動挺身,兩臂斜上舉;接著用前腳掌緩沖落地站穩。
②學法示范是告訴學生怎樣學的示范,這種示范的重點是使學生了解動作完成的順序、要領、關鍵、難點等。進行這種示范時要引導學生注意關鍵的動作環節的重點部分。
③錯誤示范是展示學生錯誤動作的示范,這種示范的重點是使學生了解自己動作的錯誤的外部特征。進行這種示范時既要突出錯誤的特征又不能夸張。對這種動作示范的要求與第二種動作示范大致相同,應注意示范時著重突出要糾正的錯誤所在。
(2)示范要正確、美觀。正確是指示范要嚴格按動作技術的規格要求完成,以保證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
例如,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騰空過桿、落地等緊密銜接的四個部分組成。 助跑采用側面直線助跑,左側助跑者右腿為起跳腿,左腿為擺動腿,右側助跑則相反。助跑應逐漸加速,起跳時用起跳腳全腳掌著地,擺動腿稍屈膝積極向前上方擺起,當擺過橫桿后,向桿下內轉下壓,兩臂下垂。過桿時,軀干向橫方向側倒并向起跳腿方向扭轉,兩臂上舉,同時起跳腿迅速向上高抬,完成跨越動作。過桿后,身體側對橫桿,用擺動腿先落地,接著起跳腿落地,稍有緩沖。
美觀是指動作示范的生動和誘人,以保證動作示范可以引起學生學、練的興趣,消除不必要的畏難情緒。
2.體育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學習并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而小學生運動技能的學習需要直接的感性經驗作支持。因此,體育教學中正確的動作示范,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動作要領的效率,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動作示范具有形象、具體、直接和真實的特點,是學生建立正確動作概念的基礎和前提。
例如,在學習挺身式跳遠技術時,教師可先做一次完整的動作示范,然后進行分解技術示范。首先從跳遠技術結構的中心環節,“起跳準備階段”開始教學,然后再進行助跑和起跳,騰空和落地等技術細節進行重點示范。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處理好完整示范與分解示范的時機與方法,通過反復的強化,使學生逐步建立正確動作技術的概念。
3.有目的的示范可以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正確的動作概念。教師在選擇動作示范時,要根據教學任務、內容、要求,有目的地進行示范。教師示范的目的,是要使學生通過對教師形體動作的觀察,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記憶表象,并使之“內化”,經過思維的加工,建立起正確的動作概念。因此,教師的每次示范都應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示范什么,怎樣示范等都要根據教學任務,教學步驟,以及學生可能接受的具體情況而定。體情況而定。例如教授新教材時,為了使學生建立完整的動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讓學生先觀察,了解整個動作的形象,結構和過程,然后結合教學要求,把動作分解,用慢速或常速做重點示范。這樣,完整的示范就為重點示范作了必要的鋪墊,并使重點示范的動作更加鮮明、突出,以幫助學生較快地理解教師講授的內容,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
三、體育教學中對動作示范法的要求
首先要明確示范目的,在新授教材和初學動作時,讓學生獲得動作表象,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和形象,對復習教材即練習課的示范,一是為了加深對動作的印象,二是糾正動作中的錯誤,改正技術中的細節。根據授課的不同目的與要求,可以做完整動作示范和分解動作示范。
其次,示范動作要準確并且輕松優美,學生可以從教師的示范動作中看到語言所不能表達的動作節奏,從而加深對動作的理解,抓住技術要點,通過模仿教師的動作,更快地掌握技術。例如:途中跑,教師要求動作輕松,這就難以用語言表達,經過教師正確的示范,優美輕松的途中跑動作就呈現在學生眼前,形成表象,產生印象。
再次,恰當的示范時機。新授課時,學生對所學動作生疏,求知心切,注意力比較集中,這時老師給學生做完整的示范動作,效果就好。在教學過程中,尤其在復習課中,學生在掌握某一技術動作時出現了錯誤或遇到了困難,這就需要老師在動作形象上進行直觀的傳授,并采用正誤對比示范,這對糾正錯誤動作,鞏固與提高正確的技術動作十分有效。
最后,要選擇好示范的位置和距離。合適的位置與恰當的距離對提高示范效果十分重要。教師示范的位置和距離應根據隊形、運動項目或動作結構、安全以及陽光、風向等因素來決定,但有時隊形要服從運動項目和動作結構的要求。
體育教師要轉變觀念,做到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但也不能完全拋棄舊有的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示范在小學低年齡段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能夠讓孩子更好的掌握要學的技術動作,能夠縮小個體間的差異,能夠培養孩子安全進行體育運動的意識,從而讓他們從小就喜歡上了體育、從小就擁有強壯的體魄及良好的心理!
參考文獻
[1]陳秀華.《體育教學中教師示范的缺失》.《體育教學》. 2005.5.
[2]金錦生.《體育教學中要重視動作示范》.
[3]《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人民出版社.
[4]張中輝.《體育教學中的動作示范》科技信息;2011.03.
[5]楊學究.動作示范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科技致富向導;2011.12.
[6]董桂東.動作示范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科學大眾;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