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華 唐正林
【摘要】高職高專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第一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對于其教學模式和培養方向應區別于普通的高等院校,要求學生在掌握夠用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更應具備較強的技術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和操作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實干、創新、創業的精神。加強實踐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實踐教學 “訂單式”培養項目帶動教學 操作技能
針對高職高專的培養目標,應加強學生的實踐教學。在實踐教學中應針對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和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確立能力培養目標,注重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發揮學習的自主性,建立良好的心態和自信心去參與學習,能將書本知識進行歸納、提取、運用于實際,把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起來。實訓的目的就是要按照專業規格與教學要求來培養學生既有專業的特點,又要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培養目標主線,按能力結構調整內容,突出重點,適度的多設接口滿足課程實訓的需要,滿足全體學生的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嚴密組織,保證質量,形成有力的指導核心。
一、以就業崗位為目標,加強實踐教學,縮短就業適應期
高職高專教育應以實踐教學為主線。空洞的理論知識對于高職高專的學生來說既深奧又枯燥,無法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針對高職高專學生的知識結構層次和以后的就業方向,制定合理的教學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加強實踐教學便是其非常重要的一環。實踐教學包括基礎技能訓練和全真模擬試訓。基礎技能訓練就是在我們的實驗室和實訓室完成,全真模擬實訓是讓學生在全真的生產和工作環境中、在產品的生產維護過程中進行實際操作訓練。在教學內容上,以工廠崗位需求為目標,基礎知識以夠用為度,大力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把實習實訓放在全真環境中,使學生學習與未來工作崗位實現無縫銜接,比如學生的頂崗實習就是實現全真模擬實訓的一種方式。
二、在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啟迪科學的思維方法
學校的中心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這不僅對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效率是必要的,而且對學生將來適應工作需要和進一步的發展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不能只注重知識的傳授還應注重技能訓練、培養能力讓學生善于應用所學知識應用于生產實踐中。讓學生學到的專業知識在實踐中得以鞏固加深,同時發現自身問題,了解不足。在生產實踐中去發展去進步。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觀察能力,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適應性。
三、實施“訂單式”培養的教學模式
利用用人單位提供的實訓設備并按照用人單位提出的人才規格要求由學院組織進行有針對性地培養。積極和用人單位聯系,伸出您的手就是成功了一半。深刻了解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實踐操作的職能范圍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不僅實訓教師要到用人單位了解應用技能,和實訓課題相結合,還要帶領學生到用人單位,實際操作。真正做到引進來實用技術,拉出去實際操作。相同性質的企業,相同的訂單方式,以點代面培訓規模擴大化。
四、以能力培養為本位,以項目帶動教學實訓教學模式
積極推動能夠以項目帶動教學的產學研合作項目和基地,為學生工程實踐提供場地,為教師教學、科研提供有利條什,有效地推動學院教育教學工作,同時也能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可以從簡單的小項目做起,從簡單到復雜,從基礎到學生的能力提高。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是主要的,學生的能力培養是重要的。從而給學校帶來更高的口碑和效益。電子專業的可以進行電路圖的繪制,電子板的加工制作等。由于知名度不高,其他條件的限制,項目開始可以考慮零收益,慢慢提高效益。
五、通過實驗和實訓,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需要具體的感性經驗的直接支持,通過自己動手學生在自主操作過程中手腦并用,操作技能和創造能力能得到全面的發展。教師要精心策劃,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針對性地進行強化動手能力的訓練,讓學生掌握到過硬的本領,增強參與社會競爭的信心。學生具備了熟練的專業技能,進入社會能直接上崗,才會備受用人單位青睞。
總之,實踐教學在高職高專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建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服務意識。通過觀察和詢問了解學生,分析學生,制定合理的培養方案。在學生實訓的過程中,認真觀察學生實訓的動作規范、操作技巧等,了解學生在實訓中常出現的問題,并及時解決。以便及時和正確的調整,做到“因材施教”與“對癥下藥”。及時調整和完善在管理和相應軟硬件等設施的不足與漏洞。經常與學生進行交流,詢問學生對實訓學習過程中的想法,了解學生各種心理思想活動,從中進行教育互動。經常找學生進行詢問、交流,可及時了解學生在實訓行為中的要求、感受或困難,以便進行科學有效的實訓教學服務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