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初中英語學習的最重要環節,中考復習是否有效是決定學生中考成績的關鍵所在。然而從現行大多初中英語中考復習現狀看,傳統機械式的習題訓練與死記硬背等方法仍較為常見,不僅會加大學生的復習壓力,且取得的復習效果也并不明顯,這就要求引入相應的復習策略,確保學生復習效果得以改善。本文主要對初中英語中考復習現狀、有效復習策略的內涵與原則以及提升中考復習有效性的具體路徑進行探析。
【關鍵詞】初中英語 中考復習 有效策略 運用
前言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明確指出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應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并在自主學習能力上得以發展,且相應的聽、說、讀、寫等技能都可為學生所掌握。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在于學生學習中是否應用有效的學習策略,以中考復習中學生的學習為例,若教師忽視對學生學習給予正確引導,將很難保證學生在復習效果上進一步增強,更無從談及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如創新能力、探究能力等。因此,本文對初中英語中考復習的有效方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初中英語中考復習的現狀分析
本文在分析英語中考復習現狀中,主要從復習內容、復習模式以及復習資源的利用等角度開展。首先從英語中考復習內容看,可細化為四方面,包括:第一,語法知識與詞匯的復習。該部分內容中側重于對單據結構進行分析,且保證學生掌握單句的語言形式。第二,習題專項訓練。結合中考英語習題內容,在復習中側重于強化學生的專項技能,如書面表達、閱讀理解、完形填空以及單項選擇等內容。第三,模擬試卷的分析。該過程中涉及的內容主要以模擬試卷中的語法知識、詞組以及單詞等為主,通過教師的講解使學生認識自身的不足之處。第三,綜合復習。一般該部分內容涉及的課時較少,教師多通過對語篇與情境的分析,使學生各方面技能包括聽、說、讀、寫等得到鍛煉。綜合來看,復習中的內容主要以語法與知識為主,而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卻被忽視,這樣一旦考試中習題的實踐性特點較強,便會導致學生出現無所適從的局面。有學者在實際調查中發現,部分教師多會存在“書本內容不考”、“教師教的不考”等觀念,事實上這種問題產生的根源在于未做好復習內容的科學設置。
其次,從復習模式看,現行大部分中學在中考復習模式上多選用“三輪復習法”。其中得第一輪復習主要以重新“過一遍”教材為主,教師引導學生按照教材內容的先后順序,對其中的語法與詞匯進行復習,該階段的復習時間在整個復習階段占據極大的比重。第二輪復習則表現在專項訓練方面,教師根據中考題型,由學生對不同的題型進行專項練習。第三輪復習中,要求學生對模擬試題進行作答,在此基礎上由教師進行講評。不可否認,這種復習方式能夠將英語中的大部分知識點囊括其中,是強化學生對知識記憶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實際復習中,教師更注重面面俱到,盡可能做到求廣、求全,帶有明顯的形式主義色彩,這樣對學生實際情況的忽視,很大程度使復習效果受到影響。
最后,從復習資源的利用情況看,現行可用于教學中的資源除表現在基本的教科書、報刊雜志以及音像材料等內容外,也包括圖書館、計算機、網絡以及其他設備等,這些資源的合理運用對改善復習效果可起到突出的作用。然而實際復習中,必備的資源資料主要以模擬試卷、教材等為主,其次為音像設備如錄音機等,而計算機與網絡的運用極少,充分說明中考復習中資源的利用存在一定弊端,需在實際復習時注重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二、有效復習策略的內涵與原則
針對得當前初中英語中考復習存在的弊端,要求在復習中引入有效復習策略,其主要指由學生主動參與到復習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實現知識體系構建的目標。其中的有效性主要表現在學生的學習效率情況、學生的學習體驗以及最終的學習結果。從有效復習策略的相關原則看,其首先體現在計劃性方面。中考復習中無論選取哪種復習模式,都應避免出現盲目訓練、盲目布置任務等情況,保證每節課堂內容都能與中考試題特征、趨向相適應,滿足課前規劃、課堂落實的要求,有利于課堂結構的優化與課堂效率的提高。其次,針對性原則。從大部分教師復習策略看,其往往將教材中所有的知識點作為復習重點,這樣很容易使學生在專項技能方面得到訓練,如復習中的語匯復習、聽力訓練,二者所強調的的教學要求不同,所以應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同時應注意針對性復習并非單純局限在教學內容方面,其要求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因材施教,盡可能保證得每名同學在復習中都可夯實基礎知識,并樹立自信心。再次,系統性原則。該原則的提出側重于解決傳統復習模式下基礎知識、語言運用能力被切割的問題,應在復習中通過分析與歸納,幫助學生構建系統知識架構。以英語復習中的“賓語從句”為例,教師可將該部分內容涉及到的知識進行回顧總結,如從句中的時態問題、語序問題以及引導詞等,學生在掌握賓語從句知識點的同時,能夠對其他知識點進行回顧。最后,靈活性原則。盡管中考復習的目標在于使學生中考成績得到上升,但并不意味實際復習中將重點完全置于與中考相關的內容方面,需做到兼顧學生各方面技能如閱讀技能、聽寫技能等,這樣在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情況下,解決實際問題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三、提升中考復習有效性的具體路徑
1.英語基礎知識的夯實。中考復習的課堂時間極為有限,如何在這一時間段內使學生學習效果達到最佳,關鍵在于基礎知識的夯實。在基礎知識復習中,可考慮引入循序漸進方式,將所有知識內容利用網絡“金字塔”形式展現出來,“金字塔”的底部便為牢固的基礎知識。這種方法從表面看極為簡單,但事實上其是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的重要途徑,當整個得“金字塔”被完全構建后,學生的基礎知識體系也由此得以形成。
2.學生參與復習積極性的調動。傳統復習模式下,學生因長期處于機械性的訓練與死記硬背環境下,整體復習積極性并不高,這樣所取得的復習效果也不明顯。對此現狀,在實際提高中考復習有效性中,可引入“闖關”的形式,使學生在各環節都能保持一定的積極性。以“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內容的復習為例,“闖關”模式的開展包括四步,即:第一,聽力關。可在復習前引入簡短的英文歌曲,鼓勵學生對其中的歌詞進行記憶,這樣在緩解學生緊張壓力的同時也可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第二,單詞檢測關。該部分內容復習中,教師可引入多媒體手段,將相關的詞匯與短語在課件中展示出來,通過3-5分時間的展示后,教師要求學生寫出記憶的詞匯,最后通過統計,判斷學生難以記憶與易錯的單詞。第三,語法關。該部分內容復習中,可引入相應的習題,習題類型為單項選擇,教師可給予學生8分左右的作答時間,最后根據學生解題速度、解題準確率等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判斷,確保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語法知識點存在的誤區,并提出相應的解題策略。以“()take a bus?Thats a good idea.”為例,其選項主要為Why not to、Why not you、Why dont、Why not。學生在選擇中往往易將Why dont與Why do not作為答案,原因在于學生對兩個選項后面的內容認識不明確,此時教師便可進行相應的解釋說明,能夠幫助學生理清這方面的語法知識。第四,綜合檢測。在檢測過程中主要需將中考習題內容包括書面表達、閱讀理解以及完形填空等都融入其中,可采取限時檢測的方式,對判斷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可起到良好效果。綜合來看,通過這種“闖關”模式,學生通過每一關都會得到相應的評價,既可保證在復習中保持濃厚的興趣,也能夠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更深。
3.英語習題的精析巧練。習題的訓練是中考復習的關鍵性內容,但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大量題海中提升復習的有效性,要求教師做到“精析巧練”。以英語復習中的“賓語從句”內容為例,在復習中教師與學生首先需明確從句中的主要知識點,包括時態問題、語序問題以及連接詞等。其中在時態方面,涉及的知識點主要包括:主句是過去時的情況下,若整句不為客觀真理,從句應以過去某一時態為主;主句是一般現在時的情況下,也需結合實際需要進行從句時態的界定。而在語序方面,通常以主語、連接詞、主語以及謂語的形式為主,其中可應用的連接詞包括what、whether以及that等。實際訓練中,部分學生多認為接觸新題型意味考試中勝算會增加許多,但事實并非如此,中考大多習題命題多圍繞知識點開展,充分利用以往的錯題資源,很大程度可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習題訓練關鍵并不在于“多”,更注重通過對典型習題的分析與總結以達到學習的目標。
4.中考復習中的有效點撥。點撥策略的引入是解決學生考前“患得患失”問題的主要方法。教師可在最后復習階段,結合考試題型給予相應的點撥。例如,在完形填空部分,其測試的重點在于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以及詞匯辨析的能力,點撥過程中主要引導學生學會聯系上下文,在完成所有填寫后通覽全文,判斷文章是否具備連貫性,前后語句能否相互照應。再如聽力部分,點撥中要求學生在解題中保持沉著冷靜、注意力集中,尤其在聽到關鍵詞如疑問詞how many、which以及why等應保持高度集中,這樣便可獲取到聽力中的重點信息。而在閱讀理解部分,點撥中應引導學生對關鍵詞進行捕捉,對文章的大意、細節問題進行梳理,避免將自己的觀點作為文章作者的想法。除此之外,在書面表達以及選詞填空等方面,也需做好點撥工作,有利于減緩學生考前的緊張心理。
四、結論
中考復習有效性是影響學生中考成績的關鍵所在。實際復習中,應正確認識當前復習中復習內容、復習模式以及復習資源利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根據復習的相關原則,在實際復習中引入相應的策略,包括基礎知識的夯實、學生積極性的調動、習題精析巧練以及有效點撥等,這樣才可使復習效果得以改善,且在復習中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培風.初中英語中考復習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1,10:254-255.
[2]陳曉花.探討初中英語中考復習的教學方法[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5,16:45.
[3]姚娟.決策復習方略,把握中考脈搏——淺析初中英語中考復習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17:7-8.
[4]許芳芳.初中英語中考復習的教學策略探索[J].新課程(中),2015,10:33.
[5]葛云.初中英語中考復習策略的探討[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2,01:81-82.
[6]劉永淦.改進復習方法,提高復習效率——淺談初中英語中考復習[J].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2012,36:44-45.
作者簡介:江義永(1978-),男,江蘇揚州人,漢族,中學一級,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