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但目前英語閱讀能力低下仍是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
本人重新審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究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模式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大部分的學生能體會到閱讀的收獲和進步。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表明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有其積極意義。這種模式讓學生在大量的語言輸入的同時,自然習得了詞匯、語法、文化背景知識,提高了閱讀速度和閱讀能力。本文結合自主學習理論、閱讀教學理論和中學英語教學的實踐,提出應該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課程設計和實施方面應該充分考慮學生個性和潛能的發展,考慮如何創建有利于優化學生的教學和學習方式,從而形成有效的閱讀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激發興趣,與時俱進
興趣在心理學上被認為是學習者追求知識、探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在學習上會轉化成促進學習的內在動機。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內容有了興趣,就會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欲望。英語閱讀教學更具備激發學生興趣的先決條件,因為閱讀語篇內容可以涉及文化、體育、藝術、娛樂、科技、生活百科等,教師可以選擇的范圍廣,可以照顧到各種學生的個性和愛好,興趣引領著學生投入英語閱讀學習中,教師應該多了解學生,發現學生的興趣點,有意識地選取一些符合初中生心理特點的閱讀文章來達到訓練他們閱讀能力的目的。
二、閱讀材料選擇多樣性
激發和保持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課內閱讀訓練材料的選擇很重要,課內閱讀材料的選擇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關鍵。教師對這部分閱讀材料的選擇必須精選,既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個性愛好,又要對語篇的內容、體裁、長度、難度做好把握。每一種類型語篇的閱讀教學必須對學生今后的自主閱讀提供方法上的指導。因此,設計的內容可以拓展到旅游、環保、動植物、社會經濟、科普知識;體裁可以從記敘文到應用文,從說明文到議論文;難度可以從簡到難。這些考慮都必須參考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點,并且結合考試方向。
三、自主閱讀策略指導
新課標在“教學原則”中建議教師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幫助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要為學生獨立學習留有空間和時間,“幫助學生發展探究知識的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對學生的閱讀策略指導顯得尤為重要。以下筆者談談自己在閱讀教學中比較有效的幾種策略。
1.抓關鍵詞,找主題句。在閱讀前,引導學生采用快速閱讀的方法瀏覽全文,并且指導學生抓住核心詞匯,即關鍵詞,并且學會找出每個段落中的主題句,這樣方便學生歸納段意和了解文章的mainidea,并幫助學生獲得有效信息。
2.預測文章大意。文章的標題、主題句和插圖都可能給學生帶來很多信息量,如何引導學生利用這些信息預測文章的大意,也是學生自主閱讀過程中必須掌握的技能。學生只要能夠學會預測,就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甚至準確地解答出問題。有了方法指導,加上學生的自我訓練,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良好的閱讀技巧。
3.聯系上下文大膽猜詞。在閱讀教學中,充分利用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略讀、跳讀的訓練,讓學生猜測生詞大意?,F在的閱讀文章含有較多生詞,這也導致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感到挫敗感,進而排斥閱讀理解這一題型。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語言知識,尋找上下文的聯系,甚至是利用語感,大膽猜詞。
4.課后反思。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寫作風格進行推理判斷,這樣既有利于學生今后更好地進行推理判斷,又有利于學生在閱讀以外的寫作中做好謀篇布局。另外,也要求學生在自主課外閱讀中使用同樣的訓練策略,以進一步鞏固閱讀策略和方法,從而增強自主閱讀能力,全面提高英語水平。
總之,教育是漫長而艱辛的過程,而指導英語自主閱讀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必要的閱讀技巧都將讓學生終身受益。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成為閱讀學習的主體,使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感受快樂,獲得自信,并且積累各種人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