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斐
【摘要】話語分析作為語言學分支,以積極話語與批評話語共同構成了其作為語言學、語言哲學、社會學的存在的屬性。本文就話語分析中批評話語的反思及語言哲學視野下話語分析建構進行了探討,對話語分析的學科屬性進行了探討,為話語分析的研究與發展提供支持。
【關鍵詞】話語分析 批評話語 反思 建構
話語分析作為語言學新分支,發展到現在還尚不成熟,作為一門學科,話語分析目前主要以批評話語分析為主流,通過利用話語揭社會存在的問題、展現社會的優點與長處,為有關社會的研究與發展提供參考。話語分析的發展作為語言學不斷成熟的重要表現,為語言進一步發揮自身服務優勢提供了無限可能,也為語言學的修正、發展、完善提供更多可供探尋的路徑。下面針對話語分析中的反思與建構做簡要探討。
一、話語分析中的反思
話語分析是研究語言的一種方法。通過對實際使用中的語言的觀察,探索語言的組織特征和使用特征,并從語言的交際功能和語言的使用者的認知特征方面來解釋語言中的制約因素。
話語分析有積極話語與批評話語之分。積極話語與批評話語對立,它強調社會現實中積極且正義的一面,更加強調優秀、正能量等的傳承,諸如仁義禮智信等傳統優秀文化,自由平等民主等觀念,對愛與和平的向往與倡導,這些事為最為常見的,在積極話語中這些東西為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傳播提供了路徑,從而實現自己的使命——促使社會進步發展。與積極話語不同,批評話語通過話語揭示社會中消極、陰暗的一面,將諸如權利、階級、獨裁、負面意識形態等本質進行揭露,通過這種揭露實現批評,以改進、修正為目的提出對社會發展、完善有益的話語,從而實現批判基礎之上的社會發展,可以說,批評話語證實話語分析中代表反思的一面。
批評話語自誕生起就旨在探索社會中的不公平現象,最典型的就是對權力、階級與于是形態的洞悉,通過研究這些話語背后或顯性、或隱性存在的“歧視”、“權力”、“控制關系”等,實現對社會發展的督促,從這一層面來看,批評話語是一種具有跨學科性、跨意識形態的話語。就目前來看,對批評話語的界定尚不明確,但是有不少人物都提供了簡明扼要的刻畫,這些刻畫各自有著優缺點,比如佩奇尤克斯的理論中,批評話語被視為融合語言學與社會學理論研究政治話語的話語分析,但他忽視了話語生成與解釋的過程,過于重視表義功能,忽略了其在人際功能方面的價值。隨后又有學者對批評話語進行了界定,各自都存在不少優缺點,著眼于語言學來看,話語分析融合了語言學與社會理論,以話語分析的形態揭示權力、意識形態、不平等社會現象的非光明面學科,在這一過程中,它表現出的使用語言本質對社會現象的揭露雖然屬于語言學范疇,但是話語分析的價值決定了它更多的屬于社會學范疇這一本質。批評話語從話語分析關注語言中的社會權力現象開始,經過多年發展,慢慢融入包括語言學、哲學、社會學、心理學、人種學等諸多學科理論,在發展上呈現出蓬勃向上態勢,形成了全新發展趨勢,以批評語言學、批評教育學、批評話語意識、批評應用語言學等為典型代表,可以說極大的拓展了它與社會學、語言學等學科的應用關系。
話語分析,事實上就是對使用中的語言的分析,因而這樣的分析不可能只局限于對語言形式的描寫,罔顧語言形式所發揮的功能,畢竟語言形式歸根究底還是為人類交際服務。相對于比較關注形式的語言學家,話語分析學家更加注重對語言用途和功能的探尋,這也決定了話語分析本身的特殊屬性。
二、語言哲學視野中的話語分析建構
后結構主義認為,話語并非封閉的系統,它充分發揮著自身的建構力,通過復雜的社會實踐建構了人與現實,又在這一過程中被不斷重構,話語分析由話語的功能性定義引申而言來,在語言哲學與后結構主義哲學的取向密切聯系,更為關注話語本身的功能與發展、話語分析的功能與發展,注重對社會“類型”格局的批判性分析,從而形成了有特色的積極話語與批評話語。
話語分析中的積極話語與批評話語,二者的存在有著不同的意義,在語言整體框架內他們構成了話語、社會的運作與發展,以諸如語言學、語言哲學、社會學等為基礎,考察話語如何建構了人、社會與世界,需要注意的是,二者的共性均在于服務社會發展。雖然在分析上的關注點有所差異,但是歸根結底都是發揮語言的作用為社會學服務,所以話語分析的建構分屬積極層面與消極層面兩個構成,在應用語言工具的過程中通過揭示人的社會實現完善與進步。
話語分析作為語言學的分支學科,在屬性上既屬于社會學,又屬于語言學與語言哲學兩個序列。作為社會學存在時話語分析解釋社會為社會的繼承、發展與完善服務,作為語言學存在時,以話語分析的形式揭示不同話語單位之間的使用規則,作為語言哲學存在時,揭示人與人生存的社會、世界之間的關系。無論從哪種角度而言,話語分析作為語言學的分析學科,分析對象是話語,分析目的還是話語,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促進社會學、語言學與語言哲學的發展,這是屬于話語分析的獨特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話語分析中的反思主要體現在批評話語中,以積極話語和批評話語構成的話語分析中的反思與建構,自身屬于社會學、語言學、語言哲學三個序列,從研究對象到研究目的的不同彰顯出話語分析作為學科存在的特殊性。
參考文獻:
[1]辛志英,黃國文.系統功能語言學與生態話語分析[J].外語教學,2013(3):7-10.
[2]劉金菁.多模態話語分析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J].教育教學論壇,2014(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