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山
[摘 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教育相對落后的廣大農村小學,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是適應教育新課改發展的需要,是逐步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們只有牢牢抓住創新教育這一問題,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創新意識;培養
創新是民族的靈魂,祖國的未來召喚著創新型人才。但是對于像我們這樣的老、少、邊、窮的農村小學來說,學生只要能按傳統的解法完成數學作業就是挺不錯的了,要他們具有創新能力的確很難。但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我們老師就應當盡到自己的責任。因此,我在自己的教學中有意的開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一年多的教學實踐表明:創新精神是需要激發的,創新能力是要靠培養的,農村小學生也是有創新精神的。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堅持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入手,把創新意識滲透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做有所得,創新意識逐漸形成,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一、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建立創新基礎
民主的師生關系、和諧的課堂氣氛是保證創新意識的重要條件,只有充滿民主和諧的課堂,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他們才敢于大膽突破陳舊,發表奇思妙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創造兒童教育》一文中指出:“大量開發人才中的創造力,只有民主才能辦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這樣的大事。”教學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民主的方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
如何創造農村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民主和諧氣氛呢?首先,教師要關愛每一個學生,這是達到民主和諧的基礎。沒有關愛就沒有教育,師生之間真誠的友誼,是成就教學的無價之寶。其次,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實現民主和諧的關鍵,只有學生感到老師既是自己的師表,又是自己的親密的朋友,他們才敢于大膽的去創造。第三、學生與學生之間要形成和諧、友好、互助、競爭的良好關系。師生和諧,學生友好,民主和諧的課堂就構建成功了。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創新動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掌握知識和獲取技巧的主要動因是良好的情境。”學生的思想活動總是從驚奇和疑問開始的,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好奇、好動、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巧妙的創設情境、設置疑問,讓學生“疑中生奇,疑中生趣”,從而調動學生對疑難問題進行探究和研究的積極性,誘發出旺盛的求知欲,激發出創新意識。如在教學“分數大小比較”時,我就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來導入。在西天的取經路上,唐僧師徒饑渴難忍。這時,豬八戒找到一個西瓜,悟空說將它平均分成四份,每人1/4,八戒忙說:“不行,我找的西瓜,我要1/5。”悟空說:“好吧,給你1/8。”八戒吃完1/8的西瓜,才恍然大悟地說:“我真的好傻!”講完后我隨即提出問題:“八戒為什么說他傻呢?”學生帶著這個問題,主動展開討論。不久就明白了:同樣多的東西,分的份數越多,每一分就越少。“分子相同的分數,分母大的反而小”的道理也就顯而易見了。這節課,教師用講故事的形式揭示矛盾,學生則自己討論去發現答案,誘發了求知欲,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促進了思維的積極活動,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揮了自我的創造性,有效地激發出創新力。
三、聯系生活命題,培養創新思維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是思維活動的數學。還有人說:“學習數學的格言就是:思考思考在思考。”要思考就要有思考對象,有思考的問題。我的學生大多來自農村,我既注意挖掘教材,又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他們熟悉的感興趣的問題引入學習主題,展開數學探究。農村學生對“卡通”形象非常感興趣,我就盡量利用。如在教學“求比一個數多幾個數的應用題”時,我就先用圖畫展示一片菜地,接著出現一群顏色不同的兔子,又跟著出現兔子搶收白菜的場景。然后我說:兔子們在收它們的菜了,我們看它們共收了多少白菜?學生饒有興趣的觀察著畫面,回答:“小白兔收了25棵。”我又問:“小灰兔比小白兔多收了幾棵?”學生再觀察后回答:“小灰兔比小白兔多收了8棵。”下面我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答。課堂頓時活躍起來,學生都紛紛提出自己的問題和解題方法,我稍加總結,這道題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像這樣聯系學生生活出題,不知不覺延伸了新的知識,學生也嘗試了用多種思維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堅持一段時間后,就形成了自主學習的學習模式,使學生的思維常常處于思考思考再思考,解決解決再解決的問題情景中,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思維靈敏性,又培養了創新意識。
四、創設多種形式,體驗創新喜悅
要使學生始終保持高昂的創新精神,就要讓他們始終充滿創新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者成功的內驅力,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的靈感。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長期的保持濃厚的創新興趣呢?要科學的處理教材,善于發現突破口,找到聚焦點,捕捉契機,靈活的變換角度,把學生引入情境,使學生隨時進入一個豁然開朗、其樂融融的境界。要運用直觀輔助教學法進行生動形象的直觀教學,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輕松愉快,為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比較廣闊的天地。還可以舉辦教學鑒賞課,舉辦知識競賽,編排課本劇,辦板報、手抄報等多種形式,豐富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創新的喜悅。
時代需要創新人才,教師就要緊跟時代形勢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推進素質教育,重在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確實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那么即使是像我們老、少、邊、窮的農村學校,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是能培養出來的。
五、結語
結合我國現有的國情不難看出,農村小學生在全國小學生占得比例是不容忽視的,占得比例很重,有一半以上。在生活及教學條件落后的農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以及讓他們樹立創新意識,顯得越來越重要。為了盡快縮小農村小學生與城市小學生之間的差距,農村教育者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培養和指導他們健康成長。為此,廣大教師要結合農村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基礎設施不完善的情況下,要充分利用好身邊的事物,有力彌補教學設施的不足,要充分利用外界環境的事物特征,使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總之,教師要培養好學生的創新意識,才能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新課改教育的發展,逐步跟上素質教育發展的步伐。為此,廣大農村教師更應該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著重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為他們日后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奠定強有力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興平.西疇縣小學教師論文集[J].西疇教育局教研室.2012(02):325-326 .
[2]王正偉.全國教師優秀論文暨案例選編[J].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0.(12):786-787.
[3]吳常云.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北京教育。2012.(03):458-459.
[4]仲執.教師的創新意識[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08):333-334.
[5]章志光.小學教育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12):963-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