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秀明
[摘 要]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科知識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結合,這就對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獲得好的教學效果,必須進行課堂創新,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方法
初中政治課與其他科相比,其內容理論性、系統性相對較強,概念比較抽象,趣味相對較少,因而顯得很枯燥。許多學生興趣缺乏,不愿學這門課程。這導致初中政治課課堂教學效率低下。那么,在當今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改變這種局面,提高政治課課堂教學效果呢?
一、扎實備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新課程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有些教師為了迎合課改理念,不顧學生和教學內容的實際,鼓勵學生多探究、多合作、多交流,整堂課熱熱鬧鬧,氣氛活躍,學生學習漫無邊際,課后一無所知,最終造成課堂教學低效。因此,在課改的同時,我們要認真學習相關的教學理論,明白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探究學習的要旨,并合理、科學地運用。搞好課堂教學設計,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和保證,只有達到了教學設計的最優化,才不會搞花架子,流于形式,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的最高效。
二、設置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情景教學是激發學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如在講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知識點時,先向學生講“東施效顰”的故事,以此激趣,并使學生明白:學習別人要有所分析,如果不考慮自己的條件,盲目地模仿人家,效果往往適得其反。這樣,枯燥的知識生動起來,學生思維也活躍起來。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我們黨和國家提出并始終堅持著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兩大戰略,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教育理念并加以中國化的創新。中學生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對其的教育特別是思想政治教育也由此顯得十分重要。隨著思想政治教育理論不斷發展與深化,我國建立了一批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改革和發展時期。各個中學都在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人才。但是在看到這些成就的同時,我們也發現當前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轉型期社會環境的不利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健全、教育過程偏誤等諸多的問題。
三、初中政治課教學中進行人文精神教育
初中思想政治課涉及經濟常識、哲學常識和政治常識三大部分,作為人文學科,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獨立個體目標的重要課程。作為政治教師,應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人手,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從而更有效地進行人文精神教育。在教學目標方面,思想政治課必須體現“學習知識、培養能力、提高覺悟”三位一體的任務。但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卻是優先重視獲得知識,其次才是培養能力,提高覺悟由于需要復雜的技巧和缺乏操作性的檢測手段等原因而更是被普遍忽視。為了更好地貫徹人文精神教育,有必要重新定位,“三位一體”中要突出覺悟的提高和行為養成,把學會做人、學會關心放在中心位置。大量的實踐表明,具有堅實行為素養的人,更適合于學習和更新自己的專業與文化知識。
四、聯系學生實際,講活講透教材
關于商品的概念時,可以讓學生列舉教室中的物品有哪些是商品。學生會未加思索就列舉出了很多東西:粉筆、課桌、黑板、壁畫、書本、紙筆等等。當對學生說“你們所說的都不是商品”的時候,他們感到既驚訝又好奇。有了好奇心,就會有求知欲。于是,我們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再學教材中的有關內容,讓學生討論和分析為什么教室里的這些物品都不是商品。在學生討論、探究之后,適時提出:因為這些物品都退出了流通領域,不在用于交換,所以都不是商品。通過討論和分析,學生對商品的內涵和外延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既加深了學生對商品概念的理解,也培養了學生閱讀和分析能力,調動了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興趣和積極性。
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精神
自主學習要求教師的角色是一個輔導者、支助者而非灌輸者、支配者。教師既要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必要時間,讓學生在自學中感知,在感知中自悟,在自悟中生疑;更應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比如,針對學生不知道如何閱讀課文的實際情況,進行不同的閱讀策略訓練,提出了精讀、略讀、細讀等方法:易理解的知識略讀,新內容細讀,重難點問題精讀等。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自學,其形式也應多樣化,如閱讀教材內容、收集有關信息資料、概括中心論點、整理知識網絡等。當然,為了使學生的自學具有方向性,避免盲目性,教師應預置自學任務。由于自身心智尚不成熟,以及易受家庭、同齡人、大眾傳播和社會文化的影響,一些中學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時存在逆反心理。主要變現在:反感思想政治課,認為其假大空;在犯錯受教育時,不能虛心面對;崇拜西方思想,認為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已經過時等等。目前我國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還存在教育環境不穩定、制度不健全和教育過程失當等諸多問題。因此,要提高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進一步發揮它育人的重要作用,就必須正視當前存在的問題,積極找出對策,努力促進中學生全面健康成長,使之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六、提高政治教師的知識素質
新課改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師要具備一些基本的知識素質。(1)要有扎實精深的理論知識。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須認真系統地學習和準確理解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體系,提高自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專業知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論等等。要對本專業的知識有一個精深的把握。(3)要有寬廣的科學文化知識。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個綜合性的工作,它需要運用多學科的知識。這就要求教育者在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具有廣泛的科學知識。
七、拓展學生思維,培養想象力
為了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激發學生質疑。我們要正確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刻的分析、理解,認真對待學生的不同意見、不同看法,學生的大膽質疑,是師生互動過程中難能可貴的熱情,作為教師,而特別是思想政治課教師一定不能忽略這一點。要充分肯定學生敢于質疑的精神,要善于抓住學生敢說、敢想的學習情緒,表揚、激勵學生,讓他們充滿學習自信,體會學習收獲的成就感。如果我們忽略了學生的質疑,打擊了學生質疑的積極性,教學上就會出現上面滔滔不絕,下面卻昏昏欲睡的怪現象。要知道,這樣無論是對于學生課本知識的學習,還是自身道德修養的形成都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學生根本沒聽進去,也沒學進去。逐步就會產生厭學、逃學的嚴重后果。為此,我們教師,而特別是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和教育教學的業務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質疑,活躍、拓寬學生的學習思維,從而達到自己的教學目的。
初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發展前景,因此,改革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效果,增加思想政治理論課堂的吸引力,是增強高中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李世新.初中政治教師的個性特質及激勵措施[J].初中生優秀作文.2015(17).
[2]胡長貴.生活化思維下的初中政治教學模式探討[J].快樂閱讀.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