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成際梅 王彩玲
?
淺議戶外田園情景式體育游戲活動的實踐與研究
文成際梅王彩玲
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了如何充分利用幼兒園自身的資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整合、發揮優勢資源,為幼兒規劃、創設身臨其境的戶外田園體育活動情景,保證活動時間、構建開發活動內容、提供豐富適宜的材料、創新指導方式等,讓幼兒樂在其中、學在其中、發展在其中。
關鍵詞:戶外 田園 情景 體育游戲


(一)戶外田園情景式體育游戲研究的意義
1.基于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需要
幼兒園的課程擔負著啟蒙的基本任務,課程帶有濃厚的生活化特征,課程內容要來自于幼兒的生活,課程實施更要貫穿于幼兒的生活。
為此幼兒園課程要注重學習情景的創設,關注兒童的學習體驗、具有生活化、活動化、經驗化、開放性的特點。課程存在的形式是以生活的邏輯組織起來的多樣化、感性化、趣味化的活動,是兒童主動參與的,與生活環境、操作材料、教師和同伴相互作用的過程,戶外田園情景性游戲正符合這些特點。
2.基于幼兒學習特點的需要
幼兒的學習與自身興趣和需求有直接關系,所以幼兒園教育應該重視培養幼兒對學習的興趣,使幼兒的素質獲得良好發展。《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要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從這個意義上說,幼兒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農村幼兒對田園生活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情感,因此田園游戲活動是最能符合農村幼兒的學習特點和需要的。
3.基于幼兒學習發展的需要
現代社會,衡量人才素質的基本標準是看其是否會學習,只有具備良好學習品質的人,才能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在幼兒早期開始形成與發展的學習品質,對幼兒的現在與將來的學習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對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需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4.基于整合優勢資源發展幼兒園特色的需要
我園周圍很多溝壑、田埂及其他豐富的自然資源,為我們因地制宜地創設各種有趣的運動環境,開展形式多樣、富有田園特色的、野趣的活動提供了保障。鑒于此,我們以戶外田園情景體育游戲的研究為抓手,逐步積淀并形成我園田園教育特色內容之一。
(二)戶外田園情景式體育游戲實踐意義
情景式戶外田園體育能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促進幼兒在認知、情感、態度、能力等方面獲得全面發展,為其后續學習與終身發展奠基。將情景式戶外田園體育置于一日活動中,避免了把幼兒的學習狹隘化和功利化。這不僅在理念上呼應了《指南》中的幼兒學習觀,而且可以在實踐層面上積累一些可供借鑒的經驗。此外開展情景式戶外體育能充分挖掘幼兒園優勢資源,為幼兒的學習發展提供物質支持與條件保障,從而彰顯幼兒園的育人理念及辦園特色。
我們研究實踐的情景式戶外田園體育,是指通過生活化體鍛材料的投放,真實、逼真的環境創設,讓幼兒“身臨其境”地參與戶外體育鍛煉的一種體育活動方式。由此增強戶外體育活動的趣味性、挑戰性,提高幼兒參與戶外田園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依據的理論:
1.盧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順應自然,我們借鑒了這個理論,以大自然為載體,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戶外體育器材,嘗試多樣的體育活動情景,讓他們自主嘗試、自主探索,最終掌握動作技能,達到鍛煉的目的。
2.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主張將健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他曾說過:“要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先強身,要強身先要注意幼年兒童。”并指出“活教育的教學應著重于室外的活動,著重于生活的體驗”,而戶外體育是兒童室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理應做好,做扎實。
3.蒙臺梭利認為,兒童存在著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或“內在潛能”。這種生命力是積極的、活動的,發展著的,存在具有無窮無盡的力量,教育的任務是激發和促進兒童的“內在潛能”的發現,并使之循著自己的規律獲得自然的和自由的發展。好奇好動是兒童的天性,以戶外體育活動為載體,我們認為旨在戶外體育活動中喚起幼兒內在潛能,培養良好學習品質。
4.皮亞杰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認識既不起因于主體,也不起因于客體,而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在教學中主體為幼兒,客體為戶外體鍛情景,我們要促使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由此促進幼兒的認知發展,提升幼兒的學習品質。
5.杜威的兒童中心論提出,凡事最有效地教養兒童分享種族所繼承下來的資源以及使他運用自己能力來為社會服務的一切力量,都被收集起來,也就是所有能促進幼兒發展的資源都應該被充分地利用。我們在開發戶外情景性體育活動時,應該從兒童的經驗出發,使活動材料、活動內容符合兒童的需要,符合鄉村田園的實際情況。使兒童在游戲中得到全面的發展。
研究實踐創新之處:
依托戶外田園體育活動這一主陣地,創新探索對戶外田園體育做全新開發,充分挖掘并利用情景式戶外田園體育的課程價值,創設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幼兒自主學習的課程,建立交互的學習交往環境,開發多元的學習內容,實現由單一的身體素質提高及運動技能的習得轉向學習品質的提升,強調幼兒的自主、積極、健康、持續,充分彰顯了全新的育人理念。
戶外田園情景游戲的設計:
游戲類:在游戲中,幼兒扮演“青蛙”、“小馬”、“郵遞員”、“小猴”、“小兔子”等角色,以為莊稼捉害蟲、運糧、摘果子、送信、打大灰狼為情節,創設“跳荷葉”、“鉆洞”、“過獨木橋”、“送信”、“爬山坡”等場景,讓幼兒學習正面鉆,鞏固走平衡木、手膝爬,發展幼兒的動作協調性。
探究類:如提供石磙、輪胎小船、輪胎、竹圈、草墊、陀螺、鐵環等讓幼兒自主探索研究,主動獲取經驗,讓幼兒自主地探索和體驗,使幼兒在愉悅中學會學習。突出幼兒的主體性,積極嘗試一物多玩,重視幼兒創造性的培養。
競技類:如讓孩子在“勇敢蜘蛛俠”“螞蟻城堡”“小馬過河”“袋鼠寶寶向前沖”等,具有競賽性的、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讓幼兒玩出快樂、玩出健康、玩出智慧、玩出好習慣玩出好品格。
野趣類:如我們利用大自然寬大的草坪和山坡、樹林、小溪,作為孩子們充滿野趣的天然兒童游戲場。讓孩子們嬉戲、打鬧、躲藏、追逐、挖掘、探險。用石頭、樹 枝、木棍、泥土、廢棄物等作為孩子們百玩不厭的玩具。創編一些適合各年齡段的富有野趣性的游戲活動。以鄉土資源為后盾,充分挖掘農具、農作物等“自然玩具”進行運糧食、走田埂、爬草房、運糧食、拉手推車、菜園尋寶、捏泥巴等傳統野趣游戲;讓孩子們在富有挑戰性,蘊藏著許多刺激、冒險元素的游戲中促進體能的發展:親子體育游戲《野戰兵》,充滿了驚險和快樂;小小纖夫、推小車、抬轎子等更讓孩子體驗了快樂,增進了家長與孩子的感情,同時拉近了家園的距離。
通過研究,轉變教師傳統的教學與指導觀念,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幼兒學習觀、發展觀和教育整體觀,提高教師創設學習環境、觀察指導幼兒的能力。
通過研究,更好地發揮園所場地、資源優勢,更科學、合理地對園所戶外體育活動場地進行劃分,創設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戶外體育活動情景。我們相信在長期的堅持、不斷地打磨中定能形成我園的田園教學特色,積淀園所文化。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氾水鎮韋鎮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