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虎
摘 要:筆者通過分析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的現狀及情境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的必要性,并對于如何讓情境教學法在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發揮更好的作用進行梳理分析,進而提出了自己的幾點建議與看法。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思想品德;導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1-0260-4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24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及高效課堂的不斷推進,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都受到了挑戰,尤其是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受到了非常大的挑戰。
一、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的現狀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人先樹德。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是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前沿陣地,是確立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主陣地。然而,就是這樣一門重要的課程,在農村初中所有科目中的地位卻是十分尷尬的。其地位與語文、英語、數理化生等科目相比,顯得無足輕重。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照本宣科,學生死記硬背。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更不要說塑造靈魂了。
二、情景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運用勢在必行
所謂的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導入和創設一個具有一定情緒化的、故事性的生動鮮明的場景,從而引發學生一探究竟的興趣,進而幫助學生很快進入課堂教學,并在教師的指導和駕馭下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從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內容體系來看,很好地貫徹了情景教學法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一貫導向。
在初中,特別是在農村初中實施情景教學法是思品教學的現實要求,也是新課程改革和推進高校校課堂的迫切要求。教師通過不同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進而通過學生積極性和參與性的提高來實現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如用“聽一聽、問一問、說一說、評一評”的形式,也可以采用“看一看、議一議、演一演”等形式。這樣一來,學生覺得每堂課都有新鮮感,興趣自然也來了。豐富多彩、生動逼真的情景創設,能夠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喚起學生主動、強烈的學習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如何讓情景教學法在思品教學中發揮更好的效果
(一)緊扣教材,精心設計
在思品課教學中,精心設計一定的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在各種情境環境中感知、認知、理解,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記得住,記得牢固。
(二)故事導入,調節氣氛
為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對不良誘惑說“不”》(人教版七年級思品上冊第八課)來增強自己的“免疫力”,有關這方面的案例或曾經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同類悲劇,如學生能親自講講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就最好不過了。具體實現過程如下:教師(或學生)講故事,然后讓學生討論:為什么會這樣?原因是什么?并得出結論:只要我們有戰勝不良誘惑的決心,主動遠離不良誘惑,就能免受其消極影響。
(三)聯系實際,創設情景
聯系學生生活事例創設情境,這是最生動、最有效,也是最容易的教學情境,并能使教學變得真實、自然。
(四)問題導學,自主探究
所謂的問題情境,是指教師根據特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需要,創設以問題為核心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引導入研究問題的氣氛當中,使學生在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新知。巧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自主探究。
(五)觀察演示,體驗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要以觀察、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用情境營造氛圍,以實物展示、演示氛圍,如用一些生動的實物、圖片等,進行一些手動實驗、小操作。可以促進學生的感性認識,進而上升到理性認識,目的也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也不失為一種創設情景的好方法。
總之,學無定法,教亦無定規,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材的不同內容以及教師自身的具體情況與條件,靈活運用,進而創設出適合學生的富有情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生動的教學情境中獲得知識,獲得感情的升華及體驗。從而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提高農村初中思品課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