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芬+萬應苗
【摘要】 目的 探討優質護理在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圍手術期的臨床應用。方法 100例進行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的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對兩組肺栓塞、局部感染等并發癥、術后住院時間、滿意率等進行統計。結果 觀察組發生局部感染、濾器移位肺栓塞等并發癥1例, 對照組發生10例, 其中1例并發癥較重,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優質護理在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圍手術期的效果要明顯優于普通護理, 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護理方法。
【關鍵詞】 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優質護理;圍手術期;臨床觀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4.170
下肢靜脈血栓是指下肢靜脈血管內形成血栓后, 急性期隨時可能會由于血栓脫落形成栓子發生肺栓塞, 嚴重時導致猝死。另一些患者不能幸免慢性血栓形成后遺癥的發生, 造成長期病痛, 影響生活和工作能力[1]。下腔靜脈濾器的置入, 對于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預防肺動脈栓塞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且具有并發癥少、損傷小、出血量少、恢復快等優點[2]。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優質護理在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圍手術期的臨床作用,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進行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的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50例。對照組男30例, 女20例, 年齡33~76歲, 平均年齡45.65歲;觀察組男34例, 女16例, 年齡34~76歲, 平均年齡44.54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對患者進行圍手術期常規護理, 包括手術前對患者說明手術所需要注意的相關事宜、手術中會出現的情況、手術后定期消毒以及換藥等常規的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 具體如下。
1. 2. 1 入院護理 護理人員要為患者備好床位, 還要了解患者的癥狀、自理能力、心理狀況等。還要為患者每周剪指、趾甲1次, 生活不能自理者協助更換衣物, 囑患者注意保暖等。
1. 2. 2 手術前護理 醫護人員給予患者心理指導, 適當講解手術配合及術后注意事項[3]。幫助患者在術前消除緊張、恐懼的心理。告知其禁食禁水時間、戒煙戒酒的必要性, 并且需要完善術前檢查, 包括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及電解質、出、凝血時間等的檢查[4]。
1. 2. 3 手術中護理 手術時護理人員要仔細核對患者的科室、床號等基本信息, 確認無誤后, 由護理人員將患者舒適地安置在手術臺上。在手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 必要時給予其心電監護及血壓監測, 還要隨時隨地的做好搶救準備。手術結束后將患者安置于平車護送返回病房。
1. 2. 4 手術后護理 需要將穿刺部位加壓包扎12~24 h, 并用沙袋壓迫 6 h, 壓迫時間不宜過長。一段時間后取下沙袋, 進行局部消毒, 更換敷料, 在此過程中需要保持清潔干燥, 防止創口感染。并且醫護人員需要做好出血及皮下血腫等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
1. 2. 5 飲食護理 術后對于腎功能良好的患者, 醫護人員應該囑咐患者多飲水。但是對于有前列腺肥大、膀胱括約肌松弛等排尿不暢的患者可行留置導尿, 及時排除體內造影劑。完成手術的患者飲食宜低鹽、低脂、多食新鮮蔬菜瓜果等, 這樣就可以降低抗凝藥物的藥效[5]。
1. 2. 6 出院指導 針對患者病情及恢復情況進行出院指導(辦理出院結賬手續、術后注意事項、飲食及功能鍛煉等)。另外, 還要給患者填寫滿意率調查表并聽取患者住院期間的意見和建議。協助辦理出院手續, 護送患者至院門口, 做好出院登記。
1. 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對兩組患者肺栓塞、局部感染等并發癥、術后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率等進行統計。采用本院自制問卷調查護理滿意率, 總分為100分, >80分為及格, 即為滿意。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局部感染、濾器移位、肺栓塞等并發癥1例, 對照組發生10例, 其中1例并發癥較重,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49例滿意, 滿意率達98%, 對照組40例滿意, 滿意率為80%, 兩組滿意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優質護理是指以患者為中心, 強化基礎護理, 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 深化護理專業內涵, 整體提升護理服務水平。優質護理服務的內涵主要包括:要滿足患者基本生活的需要, 要保持患者軀體的舒適, 協助平衡患者的心理, 取得患者家庭和社會的協調和支持, 用質量來提升患者與社會的滿意度。
下肢深靜脈血栓治療中可引起栓子脫落造成肺動脈栓塞并發癥, 因此植入下腔靜脈濾器, 對于無論藥物或手術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都可預防肺動脈栓塞, 同時又維持腔靜脈血流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通過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后100例患者的優質護理分析, 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是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發生肺栓塞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并發癥少, 但是護理人員仍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能早期發現并發癥, 一旦發生, 應密切注意患者全身及局部情況, 加強心理護理, 以取得患者及其家屬的理解與配合, 加強穿刺點及患肢皮膚觀察與護理, 從而使患者能盡早、順利地康復[6]。
綜上所述, 優質護理在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圍手術期的效果要明顯優于普通護理, 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護理方法。
參考文獻
[1]李志紅, 趙彥芳, 倪新海, 等. 68例下腔靜脈濾器臨床應用體會.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2, 4(1):49-51.
[2]張曉妍.鳥巢式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的護理.中華護理雜志, 2002, 37(1):60-61.
[3]安越, 劉玉敏.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中的護理配合.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 2012, 34(6):849-850.
[4]程志遠, 彭曉新, 張雁偉.下腔靜脈濾器預防肺栓塞及其并發癥. 中國介入影響與治療學, 2007, 4(1):19-22.
[5]陳學東, 王中華, 田磊, 等.下腔靜脈濾器的臨床應用分析附 198例報道.海軍總醫院學報, 2010, 23(3):148-149.
[6]胡慧群.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圍手術期護理9例.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5, 10(18):19-20.
[收稿日期:2016-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