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麗
【摘 要】色彩構成作為藝術設計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要適應社會發展需要。要求當代高職教師不僅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還應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不斷總結經驗,改革教學方法,以便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使高職生的職業人生規劃更加合理。
【關鍵詞】色彩構成;課程改革;高職色彩構成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4-0230-02
為了適應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近年來職業教育得到了大力發展。高職院校明確了應培養具有“一技之長”的技術工人或從事設計工作的基層人員。高職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作為藝術設計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要適應社會發展需要。要求當代高職教師不僅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還要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不斷總結經驗,改革教學方法,以便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使高職生的職業人生規劃更加合理。
一、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一)對色彩構成教學現狀進行分析,由于近幾年來的擴招,使生源質量不斷的降低。高考競爭激烈,很多考生和家長認為,藝考是進入高校的捷徑,大多數學生高三才開始學習美術。有些學生甚至沒有接觸過設計,學生基本功、審美能力、藝術思維能力普遍偏低。另一方面,生源減少,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困難,紛紛降低了分數線,致使高職學生數量減少,招生更困難,學生質量降低。學生的基礎偏低加大了色彩構成課程教學的難度。在教學中與后續設計專業課聯系較少,教師講授的內容僅僅局限于本門課,很少與其他專業課聯系起來,忽視本課程對其他課程的影響。而學生又急于學習實用性較強的專業課程,使得學生感覺這門課沒有用、枯燥、乏味,學習缺乏積極性。
(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知識信息量不斷的加大加快,人們的藝術欣賞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對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的要求也不斷的提高。這就使藝術設計專業學習的內容加大加重。而在總課時量不變的前提下,只有對自身的課程體系進行優化,才能增強課程時效性。這就造成了教學任務不斷加重,專業基礎課的授課課時量逐漸減少。
(三)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形成固定的教學模式和心理定勢,教師講課時,還是按照以臨摹和寫生為主,對于畫面則要求整體統一,強調表現技法和畫面效果,卻忽視了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獨立分析能力、造型表現能力和動手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在設計道路上的發展空間卻受到了一定限制。這種陳舊的教學方式方法,不符合當前的發展形勢。
(四)職業院校在基礎教學理念上進行了修正和更新,改變教學理念,這樣便于教師利用新的教學方法,可是也導致了教師的盲從,沒有認真思考新的教學理念是否適用于色彩構成這門課,更新了的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理念使設計專業的教師沒有了方向,學生更是茫然。
如何找到適用于職業教育的教學理念,并很好地應用,是教學向一個良性方向發展的重要任務。
二、通過長期教學實踐,對教學進行課程改進
(一)讓學生意識到這門課的重要性,強調色彩構成與后續設計專業課的聯系,讓同學們明白,這門課對本專業的影響及作用。分析社會對本專業人才的需求,樹立學生的從業信心,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改進教學方法,將傳統的靜物擺放形式、觀察方法和構圖模式轉變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增加實訓的課時量,實訓內容與專業課聯系密切。
傳統教學中教師常常將一些物體組合模式、構圖模式直接用到色彩構成訓練中。這種做法,使學生形成了固定的思維模式,訓練起來缺乏目的性。在教學實踐中,應根據教學任務制定教學項目,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學生自己收集教學材料,擺放景物;在色彩構成教學中加強整體觀察能力的同時,還應正確引導啟發學生對事物多視點、多角度、多方位的立體觀察,教師則對其畫面提出合理化建議和引導。在構圖方面,教師首先對物體的結構進行分析和講解,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參與意識,同時也提高了學習效率。增加實訓課時量,同時鼓勵學生運用多材質及軟件來完成作業。使學生由被動的去學習轉變為積極的、主動的要學習,
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增強教學的直觀性,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的教學內容。多媒體課件配合教學,近年來成為各類學校各科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它集文字、聲音、圖像等于一體,有形象性和直觀性的優點。在色彩構成教學中使用這一技術手段輔助教學,會收到特殊的效果。在課件制作中,可以分幾大塊處理:
1.通過眾多的圖例展示色彩構成的實用性、目的性、機能性、科學性、審美性和快捷性。
2.色彩構成在包裝設計、廣告設計、造型設計、建筑設計、室內設計、電腦動畫設計等多方面的體現。
3.色彩構成的分類及表現形式。
4.色彩構成的工具、材料和作畫過程演示。
5.優秀的色彩構成作品鑒賞。
使用項目教學法,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盡量多的使用演示教學法,讓學生了解課題過程和解決方法。
(三)多用不同的繪畫工具和表現手法。
可以使用水粉、水彩、油畫棒、油畫顏料,結合不同的紙進行繪畫。還可以運用不同的材質,制作不同的肌理效果,在了解不同工具性質的同時,又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審美能力。在實訓的過程中,讓學生在作品中多做嘗試性的探索。繪畫基礎差的學生則提倡運用多媒體完成作業,這樣不僅訓練了色彩感覺,鍛煉了學生的色彩創意,還增強了對多媒體工具的運用能力。
(四)結合設計理論知識對學生作品進行多角度詳細的講解。
根據教學任務制定教學項目,使學生在實踐中理解設計理論知識,并能運用理論知識來指導實踐。對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進行單純的講解,學生很難理解。而具體的教學項目,明確的教學任務,使學生在設計作品的過程中自己發現問題,并能積極主動地想辦法解決問題。教師則運用理論知識幫助學生去歸納總結所發現的問題,學生不但能很好地將理論與自己的作品結合起來,理解理論的同時,又提高了動手能力。這樣學生才能輕松愉悅的理解、接受設計理論知識。理論對實踐起指導性作用,掌握并熟練運用設計理論知識,對于設計工作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做設計時也能得心應手,并有所突破和創新。
(五)教師應加強專業知識及與課程相關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設計能力、理論素養和知識面。
由于教師在整個教學環節中起到主導性的作用,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的好壞,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活動中要不斷的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如今社會各種設計理念繁多,學生對各種理念接受能力很強,提出的問題也比較具體深刻。這就要求教師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了解設計業的發展動態、新的設計理念,并要深入行業,向同行資深人士虛心學習。同時加強與其他院校教師的聯系,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成功的教學經驗。教師只有做到能清晰、準確、透徹地講述理論知識,并能及時地與學生溝通、傳達設計業的新思想,才能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和水平。
三、提高學生色彩創意的方法
(一)我們應明確色彩構成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色彩構成研究的是色彩的基本性質及分類,色彩的混合原理。認識色彩理論,學會和掌握色彩混合的原理、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能夠在設計作品中正確應用色彩,并能很好的反映產品的特有屬性,例如包裝設計,服裝或者室內設計。
(二)制定符合教學項目需要的教學案例,把每個案例分為幾個教學任務。在完成每個任務時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同時還應注重啟發學生的創造性及作品的超前性。一個成功的設計師所具備的色彩構成知識不是簡單的色彩訓練就能達到的,而是要經過嚴格系統的色彩訓練,長期的實踐積累而獲得的。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設計作品。
1.對自然形態進行深入的研究。
色彩構成是指人從色彩的感知和心理出發,用科學的分析方法,以客觀現實形態為研究依據對象,追求以設計的體現為目的的色彩構成表現形式。從客觀物象中找尋到形式美感,發掘適用于設計的新的視覺表現方式與造型手法。發明創造離不開自然的啟示,自然是藝術創造的根本,也是人類文明創造的良師。對于色彩構成這門課的學習,應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首先,要對自然界的色彩形成原因及其變化規律以及光與色,色彩的心理、色彩的生理等理論知識進行學習,還要對色彩的分類、基本屬性和色彩功能進行深入的研究。接下來是對物象色彩解析和重組進行專項訓練,以及色彩構成的意向表達的訓練,直至在獨立創作設計作品時能夠自由的駕馭色彩,并且能將色彩靈活運用到不同類型的設計作品中。
2.在色彩構成教學實踐中,要調動學生的個性創作精神,發揮其想象力,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的發揮,初步形成學生的風格。
3.增加對創意好的作品及經典設計作品的欣賞。
色彩構成是培養學生色彩創造能力的一種基礎的訓練方法。在對色彩構成這門課的教學中,在講授專業的技法技巧的同時,還要通過對經典作品的欣賞提高藝術修養,從經典作品中尋找靈感,提高自身的藝術品位。為今后在藝術設計中自由發揮創作打下良好基礎。
四、結語
在飛速發展的今天,就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藝術教學觀念,加強職業院校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將色彩構成的藝術性與后續專業課程很好的結合起來,與現代社會需求結合起來。明確教學目標,對課程發展和現狀不斷進行總結和反思并從中探索色彩構成的性質和發展規律。這些是職業教師需要不斷思考和探索的課題。
參考文獻:
[1]過山.21世紀中國藝術設計教育改革的思考[J].株洲工學院學報,2004(4).
[2]白玉梅.高職藝術設計教育中“色彩構成”課程授課方法[J].成人教育,2006(3).
[3]趙殿澤,趙國志.加強專業基礎課程建設更新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J].遼寧教育研究,1990(03).
作者簡介:
杜 麗(1972-),女,山東省滕州市人,碩士,講師,現執教于棗莊科技職業學院信息工程系,專業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