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長仙
【摘 要】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一直以來是我們老師在探討的一個問題。如何才能做到讓學生從學習中學會學習,從嘗試中學會探索,從探索中學會發現,從參與中得到發展,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激起學生潛在的創造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是我們數學老師要追求的有效舉措,本文結合自己教學經驗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進行淺談。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有效策略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一直以來是我們老師在探討的問題。如何才能做到讓學生從學習中學會學習,從嘗試中學會探索,從探索中學會發現,從參與中得到發展,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激起學生潛在的創造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才是我們數學老師要追求的有效舉措,本文結合自己教學經驗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進行淺談。
一、教師理念要轉變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領者,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教師要明了,文化成績是教學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我們不能以犧牲學生的身心健康為代價來攫取;我們所強調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學生通過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真正提高學生的能力、掌握基本技能、體驗學習的快樂、獲得成就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只有讓他們積極主動的融入課堂教學中去才可能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尊重學生、提高自己的專業水準、轉變自己的業務理念來獲得課堂教學的有效。因此我們的教學理念和專業水準對課堂教學的優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要積極參加各種專業理論培訓與實踐經驗交流的活動,努力成為先進教學理論的研究者、實踐者。
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數學學習上憑興趣,看心情,個性反映較為突出。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不斷的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內驅力,讓學生始終都有高昂的學習熱情,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來。如在八年級數學函數的概念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采取了講故事的方法,以一次旅行的所見所聞為主線,用加油站加油時的油量與金額的變化情況,公園中水庫的水位與時間的變化情況,從路程、車速與時間的變化情況等多個實例,逐步引導學生理解常量、變量、函數的概念,在學生舉例生活中的函數關系時,有學生就提出手機的剩余電量與手機的使用時間存在函數關系。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情景中,完成了學習,智慧的閃光體現了課堂的高效。數學教學是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數學教學改革是逐步累積的,切實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個數學教師積極投身于課堂教學改革,用自己的眼光發現問題,用自己的思考分析問題,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多管齊下,共同努力,相信數學課堂必將充滿朝氣與活力,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
三、教師要嚴謹的組織教學
我們知道,所謂組織教學,就是要把學生的目光、注意力、情緒、思維集中到課堂上來。組織教學的嚴謹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教師對所授課程要有嚴謹的態度,即每次課前認真備課,保證授課內容的思想性、科學性、正確性,不上沒有備課的課,從教材到課件,學生目前的知識狀況與認知水平都要心里有數。第二,對教學過程要嚴密組織,做到周密思考、張弛有致、緊湊有序。講、練結合緊密,想好了做和做好了想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常態,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習慣。如在勾股定理的新授課時,先讓學生通過在格點圖中以直角三角形的各邊為邊長向外畫正方形,然后讓學生觀察兩個以直角邊為邊長的正方形面積之和恰好等于以斜邊為邊的正方形的面積,從而讓學生發現勾股定理,進而對定理進行應用。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經歷了審題思考(想),動手操作(做),再觀察思考得出結論(想),最后應用定理解決問題(做)。這樣,學生的思維由淺入深,既能讓學生獲得數學知識,又能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四、教師要優化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參與的動態變化的過程,學生是生動的獨立的主體,教師是這一動態變化過程中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學設計要求應以學生發展為本,教師在創造性地思考、深入鉆研教材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實現教學過程的互動,引導學生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合理有效的教學設計是提高數學課堂效率的關鍵。
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就是按照有效學習的目標,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從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上考慮,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安排。新課導入、情境創設、遷移過渡、操作實驗安排、練習設計、活動組織等都應精心準備,周密布置,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背景,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和信心,使創設的情境達到內容鮮活化、過程活動化、解題探索化、交流互動化、思維多樣化、體驗有效化,從多個層面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五、課堂教學方法要靈活
教學方法必須合乎學生的實際,要靈活運用。學生的實際包括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水平、學習習慣等。現在的學生思維非常活躍,我們的教學方法就必須更加靈活。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通過更靈活的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建立新的學習方式(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把學生放在第一位,讓學生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如在講解用字母表示數的一節內容時候,采用自主學習,讓學生先自己學習本節內容,然后采用復述的方法來講解本節自己理解的內容,再結合同學間的互助把原本抽象的內容(數學中的“符號感”)通過學生自己來解決,我再通過簡單的測試來肯定學生自己學習取得的成功,有自學、有互動、有體驗,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學生的學習才是有效的。當然在互動中要使有效性得到最大化,就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學習、體驗成功,在合作學習中必須要有明確的責任分工,這樣才可以促進學生之間能有效地溝通。還有在探究性學習中,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通過調查、信息搜集及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活動,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知識與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情感體驗。當然方法不止一種,任何方法要做到合適的才是最好的,多種結合,才可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就在教師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科學性中得到了具體的體現。
總之,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有效教學策略需要我們熟練掌握,靈活運用,最終服務于新課程的數學課程目標。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它的實現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我們老師去實踐、思辨、提升,使它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