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龍
【摘 要】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實踐證明,課堂教學的效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師的教學成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廣大教師一直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結合自己多年教學實踐,對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實踐證明,課堂教學的效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師的教學成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廣大教師一直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結合自己多年教學實踐,對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進行探究。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切實加強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就一定要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我們老師要根據少年心理特點和教材的著風格以及新標準理念,運用興趣化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動力,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使學生體會到化學知識的重要性,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價值,樂于學習。此外,要通過設疑引發學生興趣,經過討論分析取得認識的成功,使學生在體驗成功喜悅中增強自已的學習興趣。還有,可以以化學實驗的探究性、新奇性、參與性和化學實驗可視性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到所學知識有理有趣,從而樂于學習。
二、鼓勵學生走進實驗室
在新課程標準下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策略,就要從化學實驗教學入手,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實驗和合作實驗。學校可以開放實驗室,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化學實際問題,鞏固和運用課堂中所學的化學知識,養成自主的學習習慣。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有高度的情感投入,有明確的目標追求,能積極地尋找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途徑,通過這些學生內存動力的支持去達成目標的實現,這樣的學習就是非常有效的。在合作式學習中,個體與同伴的合作與交流中,把自己與別人的做法相互比較,從而認識到自己與別人做法的不同,對別人的做法提出疑問或修改意見,在這種交往中,他們學會擺脫權威的束縛,相互尊重,互相協作,發展自己獨立的評判能力,逐步融入到社會中去。
三、營造一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課堂上,作為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參與、組織交流等活動,建設一個生動直觀的學習情境,和諧平等的交往場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營造一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適當減少課堂講授時間,增加學生自主動手的時間,營造課堂教學的創新情景。讓學生在現代化環境中學習。通過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和開發,不斷地提供給學生以新的環境,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合作的學習環境,學生由傳統教學的單純聽講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轉變為自主學習與積極探索知識的主體地位。這樣既有利于成績好的學生進行超前學習和競爭性學習,發揮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鍛煉和提高其自學能力;也有利于基礎差的部分學生,讓他們能按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層次來選取知識內容,進行選擇性學習和合作化的學習,以便養成良好的學習化學的習慣,防止其產生厭學情緒而失去學化學的信心。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會逐漸增強。
四、教師要細致的指導學生學會觀察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對化學實驗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很容易被突如其來的新現象所吸引,從而忽略了真正的觀察。為此,教師一開始就注意當好領航員,告訴學生應該觀察什么。其實,所謂觀察實驗現象,就是要觀察實驗過程中物質的狀態和顏色的變化以及是否伴有發熱、發光,產生氣體,生成沉淀等。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領”,使學生逐步形成獨立觀察習慣。其次,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指導學生怎么觀察。實驗前,我們要求學生觀察藥品的狀態、顏色、儀器的形狀和連接。實驗中,我們要求學生集中精力觀察,力爭做到看準、看細,避免感知信息的片面性,同時還要善于帶著問題去觀察,抓重點,抓本質,對一些異常現象也不放過。例如,做鎂帶的燃燒實驗,學生指導實驗現象簡單描述為“劇烈反應,發出耀眼的強光”,其實伴隨鎂帶的燃燒,還向上升起了一鏤白煙,更重要的現象是燃燒前物質是銀白色,有金屬光澤,有彈性,而燃燒后物質是白色,無光澤,松脆粉米狀固體。這一現象說明反應變化后,生成了新的物質,這正是此實驗的本質。我們抓住此實驗的本質,進一步指導學生學會觀察。
五、教師引導學生學會探究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曾經說過:“記錄在紙上的思想就如同像某人留在沙漠上的腳印。我們也許能看到了走過的路線,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見了什么東西,就必須用自己的眼睛。”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宜把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而應合理創設情景,指導學生自己去參與,自己去探索,即教會學生學會探究。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從問題或任務出發,通過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以獲得知識和技能、發展能力、培養情感體驗為目的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我們的教師對一些知識,盡力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尋找問題,解決一些疑難。如初中化學教材中的“我們周圍的空氣”和“化學與生活”的教學,教師要指導學生改變以聽為主的學習方式,通過上網查資料、社會調查、參觀、咨詢、制訂計劃書、討論與交流、角色扮演等方式的轉變,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意識。
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
現在這個信息時代,多媒體技術已經開始走進了初中化學課堂。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教師將文字、圖片、聲音等直觀地傳遞給學生,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知識,與此同時,還能加快教學速度,提高課堂效率。初中化學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識學生難以理解,而多媒體技術則可輕松解決。在傳統的板書教學中,教師會浪費很大一部分時間在板書上,學生思考的時間較少,課堂的知識容量嚴重不足,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大降低,而利用多媒體技術則可以對這個問題迎刃而解。教師可以將課上的難點知識、重點知識以及有針對性的練習題一一展現在多媒體上,這樣既可以節約時間,又能夠擴大知識容量,可謂是一舉兩得。
初中化學課堂的有效教學的重要性顯而易見,這就要求我們廣大初中化學教育工作者恪盡職守,勇于奉獻,不斷探究更多的能夠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