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青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中心醫院 呼吸內科, 湖北 恩施, 445000)
?
預見性護理結合優質護理應用于肺栓塞及其高危因素患者中的效果觀察
劉曉青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中心醫院 呼吸內科, 湖北 恩施, 445000)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 優質護理; 肺栓塞; 高危因素
肺栓塞是指各種栓子進入到患者肺動脈及其分支結構后, 對肺部血液循環供應系統產生不良影響的一種病理狀態[1-2], 臨床發病率較高,且病情惡化非常快,因此對患者展開及時有效的診斷和治療,做好預防控制管理工作,對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改善患者的病理狀態都有著重要作用,可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存率。本研究選取80例肺栓塞及其高危因素患者,分別予以普通護理方式和預見性護理結合優質護理方式,并對比2組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80例肺栓塞及其高危因素患者,男50例,女3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護理組各40例。護理組患者年齡20~85歲,平均(56.22±12.35)歲,對照組患者年齡20~85歲,平均(56.23±12.37)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對照組采用普通護理方式。護理組采用預見性護理結合優質護理方式[3]。
1.2護理方法
1.2.1預見性護理方式:在預見性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正確識別影響患者健康狀況和病情發展情況的高危因素[4],并針對其影響因素結合本院當前護理措施展開護理工作。① 分析疾病高危因素。根據臨床病史資料,準確識別患者是否具備下述高危因素,如年齡超過40歲、吸煙、酗酒、肥胖、口服避孕藥、創傷、手術、其他疾病病史、糖尿病、靜脈曲張、惡性腫瘤等[5-6],這樣才能展開有效的護理工作。②健康教育指導護理。針對患者可能存在的各種不同的高危因素,展開相應的健康教育指導工作,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護理指導,例如讓患者能夠主動戒煙、戒酒,加強適當運動,在如廁時選擇使用坐便器等[7],可有效預防便秘。此外,患者需要穿著有彈力的衣服,以防造成下肢靜脈曲張,并促進血液循環流通,降低頭暈、惡心等不良反應發生率[8]。護理人員需主動介紹有關肺栓塞的各類臨床病癥特征及其注意事項,使患者能學會識別疾病體征,更好地配合護理工作。③ 基礎護理。護理人員應做好病房巡視工作,主動關心、問候患者,了解患者的身體異常情況,天氣寒冷時應做好患者的保暖護理工作[9],實施靜脈穿刺時需盡可能地選擇上肢,以降低靜脈曲張發生率,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或者拔管后棉球按壓時間應適宜,避免時間過長出現局部栓塞情況,對于部分需要長期用藥治療的患者來說,盡可能避免在同一位置長期行穿刺操作,尤其是在使用一些對靜脈會產生刺激性的藥物的過程中,需做好穿刺預防護理工作,降低靜脈炎發生率[10-11]。④ 針對性護理。對于部分創傷及手術患者,術后需鼓勵其臥床休息,加強肢體功能鍛煉,學會主動鍛煉,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液滯留發生率[12], 患者臥床期間,可幫助其在床上展開運動,比如關節彎曲伸直運動等,護理人員還應加強對患者的按摩護理,經常為其翻身、擦拭身體,降低壓瘡發生率。
1.2.2優質護理: ① 急救護理。在高危因素患者的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必須對患者出現的呼吸急促、出汗等癥狀有正確認識,能夠預想到可能是肺栓塞疾病的發生,第一時間囑患者臥床,同時讓其他護理人員通知臨床醫師,同步對患者展開救護工作,并給予患者鼻導管吸氧操作,避免患者出現低氧血癥[13]。在給予患者吸氧操作后,需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加強對心率、血壓、脈搏等多項指標的監測和護理,并能夠快速建立靜脈通道,做好急救護理工作。② 常規護理。護理人員需針對患者病情以及季節特點做好相應的護理操作,囑患者做好保暖,并對焦慮、驚恐不安等患者給予鎮靜劑處理,此外對于出現其他不良癥狀比如胸痛等的患者能夠做好相應的止痛治療和對應的護理工作[14]。
2結果
2.1危險因素發生情況
危險因素發生情況包括深靜脈血栓、下肢靜脈曲張、房顫、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腫瘤5項。護理組患者的深靜脈血栓和房顫危險因素的發生率為50.00%和17.50%,對照組患者的深靜脈血栓和房顫危險因素的發生率為37.50%和25.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護理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0%, 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3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2.3生命體征
護理組呼吸、心率、舒張壓、收縮壓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1 2組患者危險因素發生情況對比[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3 2組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指標結果比較±s)
與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肺栓塞疾病發病非常危急,病情特殊且嚴重,再加上預后較差,因此早期預防和早期發現非常重要,可有效提升肺栓塞疾病的治療效果[15]。本研究針對肺栓塞疾病的高危因素提出有效的預見性護理措施,有效降低了院內獲得性疾病的發病率,同時做好預后處理工作,在充分了解肺栓塞疾病發病特點的基礎上,針對其臨床癥狀做好相應的護理管理,主動了解和記錄患者的臨床癥狀,做出科學診斷,并制定有效完善的治療方案。同時,護理人員還加強對肺栓塞疾病的相關急救護理知識的學習,以提高護理療效,進一步提升肺栓塞疾病的臨床護理質量。護理人員通過預見性地認識與分析疾病特征,及時做好科學防范工作,能夠變被動為主動,針對肺栓塞疾病及其不良反應情況做出及早的科學診斷,從而有助于護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王建國, 王辰, 郭佑民, 等. CT肺血管成像分析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的價值[J].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2009, 17(2): 81-85.
[2]王建國, 朱力, 劉敏, 等. 三種急性肺栓塞評分預測價值比較分析[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09, 29(4): 322-324.
[3]吳本權, 張文先, 劉慧, 等. Wells量表和修正的Geneva評分對肺栓塞的預測價值[J]. 中山大學學報: 醫學科學版, 2009, 30(4): 477-封3.
[4]Mirko D Kerkez, Dorde Mulafi, Dragana D Mija, et al. A study of pulmonary embolism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rophylaxis[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9, 15(3): 344-348.
[5]李丹丹. Wells評分和修正的Geneva評分及D-二聚體對重癥監護室中急性肺栓塞的預測價值[D]. 鄭州大學, 2014.
[6]Yetgin G O, Aydin S A, Koksal O, et al. Clinical probability and risk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pulmonary embolism[J]. World J Emerg Med, 2014, 5(4): 264-269.
[7]何云芳. 循證護理應用于急性肺栓塞急診救治中的效果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4): 187-188.
[8]蔣超群, 邊琴, 陳萍, 等. 優質護理理念應用于提升血透室護理質量與護理滿意度中的臨床效果評價[J]. 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4, 22(綜合2): 243-243.
[9]美朗曲措, 盧英. 開展優質護理在高海拔地區急性肺栓塞診治中的意義[J]. 西藏科技, 2014(10): 51-53.
[10]王峻, 周衛華, 許林, 等. 肺癌合并肺栓塞危險因素及預后的臨床分析[J]. 中國肺癌雜志, 2011, 14(10): 780-784.
[11]俞芳英. 優質護理應用于感染性休克在ICU行連續靜-靜脈血液濾過治療為減少堵管的臨床研究[J]. 求醫問藥: 學術版, 2011, 9(11): 675-676.
[12]關振鵬, 呂厚山, 吳淳, 等. 人工關節置換術后肺栓塞的早期診斷和處理[J]. 中華外科雜志, 2003, 41(1): 40-43.
[13]金其花. 血漿腦鈉肽、肌鈣蛋白I聯合D-二聚體檢測在急性肺栓塞中的臨床意義[D]. 昆明醫科大學, 2013.
[14]沈維敏, 李向陽, 龔瑾, 等. 老年肺栓塞的臨床特征及其漏、誤診原因分析[J]. 臨床肺科雜志, 2008, 13(3): 272-273.
[15]王建國, 朱力, 劉敏, 等. 急性肺栓塞所致右心功能不全的CTPA診斷價值[J]. 實用放射學雜志, 2008, 24(9): 1205-1209.
中圖分類號:R 47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08-131-02
DOI:10.7619/jcmp.201608041
收稿日期:201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