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娟
【摘 要】在傳統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把教程中的知識點向學生進行詳細的講授,在缺乏思考的過程中,學生掌握的化學知識都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得到的,不能進行靈活的運用。隨著教學改革的進行,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發展學生的化學綜合素質,引導他們進行化學知識的主動探究。在學生的積極探究過程中,他們對知識進行了深入思考,有助于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在主動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掌握教學中的化學知識點,還能在解決化學問題時快速的選出有用的信息,使他們的化學綜合能力獲得提高。
【關鍵詞】初中化學;生活化;操作能力;探究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初中化學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和學生之間成為了平等的關系。在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構建和諧的學習氛圍,和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他們的薄弱環節來優化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在學生的積極參與和探究中高效進行,實現新課改下的教學最優化。
一、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在新課改的過程中,教師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初中化學新課標的要求進行教學設計,運用創新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主動學習狀態中,學生的思維積極,他們敢和教師針對不同的想法進行討論。通過交流,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入,深刻的理解了教材中的知識。在師生的互動交流中,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他們之間形成了新型的師生關系。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在進行優化教學的同時,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用豐富的知識涵養來引導和感染學生,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引導他們在學習中努力探究和思考,不斷提高化學學習能力。在新型師生關系中,教師和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時,教師要融入到學生中間,和他們共同參與學習,鼓勵學生進行大膽探究,從多個方面對知識進行分析,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在化學教學中,不僅包括化學知識和化學方程式的學習,還包括實驗教學,教師要優化教學結構,把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通過實驗操作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促進他們化學綜合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結合生活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與生活相關的因素,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欲望,讓他們在主動思考過程中掌握教材中的化學知識。在設計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和教材內容進行設計,使課堂教學內容能把生活和教材內容相聯系。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進行化學知識的探究,能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他們在探究知識時能運用已經掌握的化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能深刻的掌握化學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了“氧氣的性質和用途”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在醫院進行急救的人員帶著氧氣罩的視頻,讓學生討論:如果沒有氧氣,人類能不能存活?在生活情境下進行探究,學生充分運用了在生活中積累的經驗進行討論和探究,使他們掌握了氧氣是維持人類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氣體。通過討論,學生對要學習的氧氣的性質和用途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欲望,他們主動進行教材內容的閱讀,并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究,讓學生有效掌握了教材中的內容,提高了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化學學科是一門理論和實驗相結合的學習,實驗教學在化學教學起著較大的促進作用。通過實驗操作能讓學生對化學理論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促進他們化學思維發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實驗教學,激發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積極性,使他們通過分析實驗步驟和觀察實驗現象來進行分析,培養他們大膽探究的精神,讓他們在實驗操作中始終保持科學嚴謹的態度。在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時,教師要激發他們的探究主動性,讓他們根據教師的指導進行實驗的設計、實驗器材的準備,讓他們在積極的探究中完成實驗操作,促進他們創新思維和操作能力的有效提高。例如,在讓學生鑒別同容積的兩瓶盛飽和NaCl溶液和蒸餾水時,可以讓他們通過思考自主設計實驗方式,并通過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驗證實驗的可操作性。在自主實驗過程中,學生充分發揮了學習的主體作用,他們從NaCl溶液和蒸餾水的性質和特點出發采用蒸發溶劑法,用這種化學法將兩者區別開來。在學生完成自主實驗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多學科、多層次的思考,從本質上分析二者的差異:飽和NaCl溶液存在Na+、Cl-和水分子,蒸餾水中只有水分子,這些差異導致了兩者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的不同。通過發散思維的方式,學生找到了更多分別兩者的方法,拓寬了他們的思維面。在探究式的實驗操作中,學生通過多種操作方法得出了實驗結論,讓他們體驗到了自主學習的樂趣。在積極的探究和實驗操作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實驗教學在他們積極參與過程中高效進行。
四、運用多媒體創設直觀情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初中化學教材中包括很多抽象的化學知識,如何讓學生快速的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是新課改過程中教師首要考慮的問題。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給學生創設直觀的教學情境,運用多媒體播放圖片和動態視頻的特點來進行教學,把抽象的化學知識和化學反應轉化成直觀的多媒體教學課件,讓學生在多媒體的引導下進行學習,有效掌握了教材中的知識,提高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例如,在教學“水——元素和化學式”時,教師需要讓學生認識水的組成。在進行教學時,結合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能讓學生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深刻掌握水的組成,然后,教師借助多媒體播放電解水的實驗,讓學生掌握水的化學式。在多媒體創設的直觀教學情境中,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探究主動性,還讓他們通過動態的演示掌握教材中的內容,讓他們在多媒體的引導下不斷獲得新的知識,激發他們的探究積極性,使課堂教學獲得優化,實現高效的教學。
五、開展合作探究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在新課改進行過程中,新課標對初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使他們學會合作,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實現高效的化學教學。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看著合作探究學習,讓他們在小組學習中進行探究和討論,在活躍的思維狀態下,學生能有效的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掌握課堂學習內容的同時,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在小組探究學習中,教師要對小組成員進行引導,使他們明確自己在小組合作探究中的職責,充分發揮對合作學習的促進作用,使他們通過討論、分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要對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關注,根據他們的學習進度及時的參與到討論中,使教師的觀念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他們繼續深入分析,讓他們得到更全面、綜合的見解。在對小組合作探究的成果進行評價時,教師要對順利完成任務的小組進行表揚,使他們對合作學習產生興趣,在教師布置合作任務后能主動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對于沒有完成任務的小組,教師要引導小組成員進行分析,使他們找到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提高他們進行合作學習的信心,在以后的合作學習中能掌握有效的方法,提高合作探究學習效率。
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擺脫傳統教學和形式主義的束縛,從發展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探究能力出發,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讓他們在新穎的學習環節中進行主動思維,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化學學科是一個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操作興趣,讓他們在操作過程中加深對化學理解知識的理解,促進他們化學綜合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