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趙國豐
摘 要:在高職院校等職業教育不斷發展的今天,教學的理論和教學的觀念出現矛盾,高職院校在進行教師建設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使得教學的過程出現偏差,因此對教師素質的培養和教學質量的提升要更加重視,需要對學生教學機制的培養和學生自身教學模式的提升投入較多的精力,今后的高職院校實訓教師綜合素質的培養需要進行關注。本文主要針對高職院校實訓教師綜合素質培養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實訓教師;綜合素質培養
在高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今天,職業教育理論不斷的進行創新,就業結構和教學的矛盾不斷的凸顯出來,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的機制逐漸顯示出弊端,因此應該對高職院校自身的價值和重要性進行關注。我國在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應該結合自身的各項優勢將經濟措施進行及時的發揚,不斷的提升高職院校自身的素質的提升和科學的管理。
一、我國在高職院校實訓教師綜合素質培養的現狀
目前。我國的經濟在不斷的進行發展,經濟社會上需要大量的應用型的人才,而高職院校的學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對自身實訓的要求不斷的提升,以此來不斷的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中職院校在這樣的背景下應該更加注重學生實訓技術的教學,將學習和就業進行聯系,通過對理論和實踐知識的指導,將學生自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進行結合,按照企業的要求進行實際的工作,最終達到適應崗位的目的。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重視自身實訓知識的積累。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教師并沒有重視對實訓教學方式運用,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沒有實訓方面知識的培養,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還是重視基礎的知識教學,重視理論的知識,對實踐關注的較少,因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缺失。
二、實訓教學的主要目的
進行實訓教學基本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可以零距離的接觸到一線的崗位,從這個方面出發,教師是進行職能傳遞的重要部分。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講,自身的實踐性是進行教學的最終目標,讓學生盡量的完善自己的缺陷,發揮自己的特長。在進行實訓教學的過程中,強調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提倡職業化的教學模式。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高職院校作為搭建學習平臺的主體,應該建立一部分的實訓基地,引導學生走出學校進行實踐的活動,盡早的接觸社會,從實踐的渠道獲取較多的知識和技巧,從社會需要的角度對自身的技能進行培養,在進行實訓教學中,讓學生主動的發現自身的問題和不足,積極的根據自身的實際主動的進行學習,從而將自身的實踐能力和工作能力進行培養。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由傳授者向著參與者的角度轉變,通過一定的模擬競賽的形式,將學生的基本能力、科研能力和學科設計進行培養,和專業的知識進行匹配,嫻熟的進行新型行業動態和專業素質的培養,構建高職教師綜合素質的整體框架。
三、構建高職院校實訓教師綜合素質培養的途徑
(一)政府的扶持。社會的進步離不開政策的指導和扶持,要想在高職院校中對教師實訓進行指導,就需要國家政策的扶持,在高職院校中將教師實訓的體系進行建立,政府部門進行一定的溝通,建立一批素質較高的教師實踐培訓基地,有規律的組織高職教師到實訓基地展開相關的業務培訓活動,使得教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進行結合,相互之間進行一定的溝通。在進行實訓的培訓中,將一些具有專業骨干教師的必備條件進行嚴格的審核,政府部門在確定人員資質的過程中需要健全職稱評審制度,明確實踐實習在職稱晉升中的權重系數。例如政府可以組織專業的考試和面試,對教師資格的評定內容不僅需要教師將專業的知識進行講授,還需要對教師的實踐經驗和在學生中的歡迎度進行一定的調查,綜合的反映出教師的日常能力和基本的教學素養,使得教師不僅要關注自身的各項專業素養的同時關注自身的實踐能力。政府的作用是進行策略引導的重要方式,政府的規范才能將整體的規范建立起來,因此政府的作用要進行有效的發揮。
(二) 提升學校的關注度。政府部門的指導僅僅是一個方面的內容,為了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學校也應該不斷的增加自身對實訓的重視程度,鼓勵教師積極的參與政府組織的各項實訓活動,配合組織的各項活動,將自身的實訓能力進行一定的提升。特別是船舶專業的院校,因為需要學生實踐性較強,因此在進行實際的教學中需要許衡,并根據教師的實際需要進行實訓計劃的制定,提升教師的實訓能力。例如可以和大型的船舶公司合作,讓學校和船舶公司合作進行項目的研發,企業可以利用學校的優勢進行產品的研發,學校可以企業的效應提升學校的知名度。還可以將自身的研究成果申請國家的相關專利,這樣可以吸引企業主動的進行投資,對學校來講就可以利用這樣的優勢將學生和教師引入到實踐的工作中去,在合作上取得的優勢可以作為學校提升自身知名度的重要手段。
(三)提升社會的關注度。高職院校的最終教育目標是進行實踐的教學,能夠培養社會需要的實踐性人才,使得其能夠更快的融入到社會中去,為社會服務。只有教師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學生的水平才會充分的進行發揮。因此在進行高職教育的發展中,需要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和社會的推動,只有這樣才能在相關部門的協助下,將高職院校的實訓教學不斷的推動起來,使得理論和實踐進行結合。例如,學校可以利用媒體的作用,將教師實訓前后的教學對比進行報道,使得教學實踐的有效性直觀的表現在大眾眼前,讓社會認識到教師實踐的效果,提升社會的關注度。還可以和較為熱門的電視臺進行合作,將學校的一些實訓事件進行跟蹤報道,將教師和學生水平的改進進行報道,讓其他的學校認識到這種實踐的重要意義,從而積極的進行該項活動的安排。
(四) 教師應該將教學觀念進行改進。高職院校的學生應該將教學的觀念進行一定的改進,不斷的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提升適應能力。在教師進行探索的過程中,應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不斷的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將工作的經驗進行適當的總結,將自身的教育體系進行完善。同時,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必須清楚的認識到學生應該通過怎樣的途徑進行學習,對學生知識體系的獲得和職業能力的提升進行合理的規劃,將自身的學習成果積極的向學生進行傳輸。教師對自身觀念的改變可以借助學生的建議,對自身的教學進行改進。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積極的聽取學生的意見,對學生的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匯總,通過這些意見的梳理,找到自己和學生都能夠認同的方式,對自身的課堂教學進行改進,使得課堂的氛圍更加的和諧,對學生自身興趣的培養和教師能力的提升具有促進的作用。
結束語:在經濟競爭不斷激烈的今天,就業的壓力也在不斷的增加,因此在進行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更加的關注實訓能力的培養,這也給教師自身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進行實訓能力的提升,積極的配合學校和政府的工作,構建學生的實訓體系。
參考文獻:
[1] 呂倩蕾.高職院校實訓課堂教學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
[2] 王鴻艷.“理論-實訓-就業”模式下高職教師綜合素質培養機制的構建途徑[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1:63-65.
[3] 韋富基.高職院校“一體化”教師綜合素質培養探究[J].廣西教育,2013,07: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