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萍
摘 要: 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寫作是一個薄弱的環節,學生的寫作能力較弱,教師感到無從下手,寫作訓練往往收效甚微,而寫作能力是認識能力、思考能力和文字運用能力的綜合反映。作者在此就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略作論述。
關鍵詞: 初中英語寫作 畏懼心理 新課程標準
一、初中英語寫作現狀及原因
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寫作是一個較薄弱的環節,學生的寫作能力較弱,教師感到無從下手,寫作訓練往往收效甚微,而寫作能力是認識能力、思考能力和文字運用能力的綜合反映。要使語言輸入最有效率地轉換成輸出,就要在輸入的同時盡可能多地進行輸出,這樣語言的交際功能才能真正實現。但在實際教學中,寫作教學一直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教師很難系統地指導學生的寫作訓練,學生也因寫作實踐少而常常無話可說,從而對英語寫作產生畏懼心理。究其原因,教師和學生均有責任。
學生對寫作的畏難情緒和厭煩心理:(1)內容單薄,無話可寫;(2)語言單調,枯燥無味;(3)漢語思維,錯誤百出;(4)更有甚者,下筆重如千斤,寫不出幾個字。
教師在寫作指導上的困難和失誤表現為:(1)缺乏條理性、分散;(2)各層次寫作雜亂相間,影響寫作能力的提高。(3)寫作訓練缺乏層次,沒有重點,對英語不同文體結構掌握欠佳。(4)教學方法機械簡單。(5)重結果輕過程。只單純地進行寫作教學,沒有把寫作教學與聽說教學、閱讀教學有機結合,這樣不利于學生寫作思維和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為了強化寫作教學效果,針對這些問題,我嘗試了一些方法。
二、寫作教學的對策和建議
(一)加強機械結構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1.書寫的訓練。
教師要在學生剛剛接觸英語時就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書寫,向學生示范字母、單詞、句子、標點的書寫方法,并進行訓練。例如,聽寫就是一種綜合訓練,既練聽又練寫,教師要把聽寫的內容朗讀給學生,第一遍只聽不寫,第二遍邊聽邊寫,第三遍學生邊聽邊自己或相互檢查核對。聽寫的內容可根據學生能力的不斷提高而增加難度,可從三五句無關系的句子過渡到一小段對話,進而聽寫一篇小短文,聽寫過后要讓學生大聲朗讀所聽內容,體會詞組、語法等在句子中的應用,使他們有最初的感性認識。
2.造句。
句子是交際的最小單位,也是寫作的基礎,教師可使學生通過運用單詞和短語掌握句子,讓學生用所給的單詞或短語造句,用同義詞、詞組改寫句子,用所給的詞連句子。例如,用like“喜歡”造句:He likes swimming.它的同義詞或詞組還有love,care for,be fond of,都表示喜歡:Do you care for a drink? Im not very fond of staying up late.
3.改寫、縮寫。
要求學生把對話改寫成短文,把原文用過去時態改寫,把原文中的第一人稱改成第三人稱,或對學過的課文用5-10句話進行縮寫。例如,江蘇牛津英語7A Unit 1 task中一段用Daniel的話改為用學生自己的話來敘述:Daniel is 12. He comes from Nanjing but now he lives with his family in Beijing. He is not tall. His hair is very short, and he wears glasses. He likes all the lessons at Sunshine Middle School, and he is good at Maths. He has some new friends at school. They are all very nice.
4.仿寫。
仿寫是學生進行獨立性寫作的一種過渡練習,主要做法是教師給學生一篇范文,要求學生閱讀并理解,然后模仿該范文,自己寫出一篇作文,學生的作文與范文相比在結構上、層次上與原文要一致,在細節上可加入自己新的東西。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可以這樣開展:首先,課堂上展開討論,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集思廣益,相互借鑒,明白應該寫些什么,進而參照范文,知道怎么來寫。其次,在寫作過程中加強教師的指導,通過巡視,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意指導寫作中句與句中銜接。再次,在學生寫完后選擇幾位學生的寫作,師生共同修改和賞鑒。最后,學生課后對自己的文章進行修改與補充,第二天上交。
5.續寫.
給學生提供開頭2-3句話,要求學生發揮想象力,寫一段短文。例如:In 50 yearstime,I will be over 60. What do you think I will look like? Maybe you wont be able to recognize me...
(二)堅持寫作技巧指導,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
1.仔細審題,明確要求。
不同的文體所要求的寫作格式及要點是不同的,學生在習作前應該清楚寫作的要求及文體,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平時的訓練中,加強學生對審題能力的培養,加強審題技巧的訓練,讓學生明確最基本的文章體裁、中心內容、格式及采用的基本時態等。
2.抓住重點,尋求思路。
正式下筆前養成抓住重點,擬定提綱,構思結構,明確思路的好習慣。習作時按照時間、空間等邏輯順序,圍繞中心內容造詞、造句,做好句與句、段與段間的銜接與過渡,最后擬好結尾。
3.語言規范,準確地道。
鼓勵學生多用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句型,盡量避免繁、雜、難的句式。可以通過復合句增加文章的精彩,但是復合句中要注意連詞的正確使用及從句時態的正確性。例如:I ate the food fast.可以用短語表達:I ate the food as fast as possible.He studies English well.可以用短語表達:He is good at English./He does well in English.
4.過渡自然,通順流暢。
寫作時前后句、上下文要正確使用連詞,使文章過渡自然,不重復使用可置換的詞,但要注意前后的一致性。在此,我把初中階段主要并常見的連詞做以下總結:并列關系:and,or,either...or,both...and,not only...but also,as well as;轉折關系:but,however,yet,although;條件關系:if,whether,unless;時間關系:when,as,before,after,while,until,since,as soon as;原因關系:because,as,since,for。
文章中加入恰當的連接詞,會使之更流暢,銜接更自然,更具條理性,平時可以讓學生多做一些連詞的訓練,以便讓學生對連詞的應用得心應手。
(三)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消除寫作心理障礙。
1.養成修改作文的好習慣。
作文的修改對于提高初中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許多學生寫好后就覺得大功告成,殊不知,長此以往,就會失去修改作文的能力。針對這種情況,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抽取學生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呈現在屏幕上,指導學生如何進行修改,進而讓他們漸漸養成自己修改文章的好習慣。
2.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寫作時學生之所以不知如何下手,除了缺乏寫作技巧外,主要還是手里的資料及生活感悟少,針對此種情況,我們可以通過寫日記的方式積累寫作資料,這樣漸漸地學生就會產生寫作興趣。
總之,初中英語寫作教學要本著“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新課程理念,力求多種多樣的寫作訓練貫穿英語教學的始終。教師在寫作課上應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精心設計寫作教學課程,使學生拓寬視野,增強自學能力,提高綜合運用語言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障礙各不相同,教師的教學策略也應有所不同,任何一種固定的教學策略都不是萬能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調整,因此更多的問題還有待于我們共同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段純蓉.如何提高中學生英語書面表達能力[J].新課程·中學,2008,12(5).
[2]范德文.活用教材提高初中學生書面表達能力[J].中學外語教與學,2003(7):23-25.
[3]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