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琴
摘要: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不斷推動下,國內城鎮化進程的步伐越來越快,人民群眾對于生活質量及住房品質的要求也相應提高。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國住房公積金的內部控制建設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本文就住房公積金管理內部控制工作的內容,對現階段我國住房公積金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對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住房公積金 內部控制 問題 措施
一、住房公積金管理內部控制的內容
內部控制的基本特征主要指控制任務的雙重性。因為內部控制目標是全方面的,這不但要求住房公積金中心準確、真實和完整地收集相關信息,而且要求增強公積金管理人員和經辦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并要求其嚴格執行住房公積金的內部控制程序,進而全方位實施內控措施并實現住房公積金管理的各項目標和任務。任務雙重性的內部控制特征,還要求內部控制人員具有開拓的視野和卓遠的見識。
住房公積金內部控制的必要條件是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要想公積金中心內部控制工作順利開展,首先是在要全系統范圍內形成合法、規范、科學和程序化工作的意識;其次,通過建立嚴格的內部牽制制度、授權審批制度和各項業務流程規范操作等內部控制制度,以此來加強內部監督管理工作,使各工作崗位之間相互制約,協同合作。實現內部控制的有效保障主要是建立健全風險評估制度。防范資金風險作為公積金管理中心內部控制的基礎,能夠有效防范資金管理可能帶來的損失。風險評估則是住房公積金中心通過使用現代化的信息系統和管理手段,來準確分辨、分析與判斷公積金各項業務在運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及帶來的風險,并根據問題與風險來提出有效的控制和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我國住房公積金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內控管理人員觀念片面
從我國現階段住房公積金內部控制的現狀來看,大多數住房公積金管理人員的管理觀念帶有片面性,其關注重點往往是放在年度繳存任務是否能順利完成上,并把歸集與貸款的目標任務視為重心,他們片面地把內部控制理解為各種規章制度的整合與匯總,而沒有真正地、準確地將內部控制作為一種動態管理機制。這種觀念上的片面性在業務操作的管理過程中,不但會影響內部控制流程的執行效果,而且會對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內部控制的文化建設造成一定的阻礙,從而容易引發住房公積金內部及外部的違法違規事件。
(二)風險評估制度不健全,控制方法落后
風險評估是實現公積金內部控制的關鍵環節,也是控制人員開展控制活動的基礎。但就目前的現狀來看,公積金管理中心風險評估制度不完善,控制方法落后,缺乏對風險進行動態與流動的偵查和評估,不利于控制目標的實現。要想準確地識別與判斷風險,就必須要有相應的風險評估制度和方法,實際情況是不少住房公積金中心在資金運營管理、行政執法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各種風險,對風險評估不夠重視,內部控制手段陳舊,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控制方法,而且各個中心在風險評估技術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差距。
(三)對信息的利用效率較低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多數的機關企事業單位開辦了公積金的繳存賬戶,雖然在日常業務辦理及賬戶管理過程中,客戶的各種業務信息都能在系統中保存下來,長期以來積累了大量的業務信息數據,但是這也加大了信息管理人員的工作量,且這些數據在內部控制中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首先表現為對信息數據的關注度和利用效率不高上。盡管實際工作中涉及大量的業務信息數據,但相關管理部門及人員卻很少對這些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其次是信息利用的效果較差。由于綜合業務系統是經過多次系統升級或改造后才建成的,所以在不少方面都產生了較大的差異,導致系統兼容性不高,部分信息數據質量也愈發下降。
(四)內審審計部門缺乏獨立性
根據公積金管理制度的要求,其內部審計機構必須具備充分的獨立性。而從實際情況看,在公積金管理中心內部,不少都沒有設置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更不用說設立專職的審計崗位,以及配置專業的審計人才。有的即使設立了內部審計部門,也是將其直接設立在財務會計部門之下,缺乏獨立性。除此之外,目前大多數的內部審計人員只具備了粗淺的會計專業知識,卻不具備從事內部審計所需要的網絡、法律、業務等專業知識,從而無法順利完成財務類的審計工作,使得會計報表等數據缺乏了一定的真實性、全面性和準確性,也最終造成了內部審計監督職能的缺失。
三、加強住房公積金內部控制的具體對策
(一)加強內部控制意識,提高重視程度
為了更好地對住房公積金管理進行內部控制,首先要從源頭上增強內部控制相關人員的內控意識,并提高其對內控工作的重視程度,要把內部控制措施作為單位內部管理的有效手段,將其盡早納入日常管理的環節當中。其次,針對負責內部控制的工作人員,要采用合理的聘任方式,使其競爭上崗,并對其實際工作成效進行客觀的評價。此外,要科學、合理地對新制定的內部控制方案進行分析與評價,在認可或肯定的基礎上,再提出具體的措施,并認真貫徹執行。政府相關部門在對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進行評價與考核時,也要綜合考慮其內部控制的特點及實際執行情況。最后,要加大對內控執行人員的培訓力度,尤其是要加強其對內部控制制度、相關業務知識的學習,以及個人綜合素養的提升。要努力提高內控人員思維的發散性,提高其內控工作的專業性,進而大幅度提升其業務技能,實現內部控制在公積金運營管理中的科學化與合理化。
(二)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健全風險識別機制
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實際情況,要控制公積金管理風險就必須建立健全風險識別機制,并在提高其可操作性的基礎上制定風險控制目標。具體而言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首先,可以從綜合管理部門、管理辦事處和監督部門中,選出一批實踐管理水平較高及綜合素養較強的工作人員,對其進行風險識別的培訓,之后組成一支風險評估隊伍,確保住房公積金內部控制的獨立性、規范性和權威性。其次,明確風險評估細則的實現方法,主要內容包括風險評估的常規事件、突發事件應急評估及重大業務改革的風險評估等。最后,聘請風險管理方面的專家和權威機構對內部控制過程中的所有程序進行分析和研究,確立關注的風險點,再按照風險程度進行等級劃分,以便內部控制人員根據風險的性質與評估等級情況采取不同的解決方法。
(三)構建內部溝通體系,優化信息傳遞渠道
要想使內部控制工作更加協調、合理化和科學化,就必須構建完善的內部溝通體系,并針對信息傳播途徑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實現信息傳遞渠道的不斷優化。具體方式有:一是當上級決策層和業務管理部門進行信息傳遞時,由綜合信息系統發出通知,并確保通知內容的準確性和清晰性,增加收件后的提示和信息反饋的程序,以此確定信息接收方能夠及時并準確地獲取到需要的信息。二是鼓勵基層工作人員與管理層領導進行直接溝通。主要溝通內容包括業務信息實際情況的報告、合理化策略與建議,以及相關疑難問題的上報等,通過這樣的溝通方式來優化信息傳遞的渠道,而且切實有效地應對業務執行中產生的風險。三是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利用業務信息共享平臺,來實現業務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業務管理人員與其他管理人員之間的及時溝通,以便于盡早發現并及時解決問題。
(四)健全內部審計監督機制,確保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公積金中心應健全內部審計監督機制,確保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有效性。具體而言,首先,要完善內部審計監督機制,設立專門的內部審計機構,并配備專業的內部審計人員,為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要保證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從正規渠道獲得住房公積金管理的各項信息數據,并客觀、全面地評估與審計住房公積金中心所有的對外業務和工作流程。再次,要明確審計人員的工作職責與義務。內部審計部門要根據工作職責,擬定具體的審計方案和程序,有重點、有計劃地對公積金管理進行風險控制,并對整個公積金的管理運行過程進行監督與評價,看其是否合法和規范。最后,要不斷更新審計理念,創新審計方法。要改變傳統的以財務審計為主的審計方式,轉變為以審計公積金中心運行風險為主的控制審計模式,并適時對內部控制系統的有效性和科學性進行評價,從而有效規避資金管理帶來的風險,確保住房公積金內部控制工作的正常開展。
參考文獻:
[1]張興文.論中國住房公積金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3
[2]殷愛華.關于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內部控制工作的思考[N].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