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丹
【摘 要】高中政治在教學改革中作為重點內容獲得全面的更新和發展,其教學技巧更加突出時代性、現代化,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和生活經驗,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政治素養和了解國家政治問題與世界政治的意識。
【關鍵詞】高中政治 興趣 問題 時事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019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高中政治教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教學受到極大的關注。如何才能走出當前政治教學的困境,使學生的綜合政治素養得到整體提升,促進學生政治意識的萌發和政治觀念的形成,具備自主獨立分析政治問題或者社會現象的能力。這不僅是一種教學內容的要求,更是為培養學生綜合發展能力提出的最新教學目標,真正做到為學生的今后發展負責。但是,在新課改中雖然涌現出很多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但是由于各個高效的教學資源受到或多或少的限制,并沒有使很多教學技巧得到開發和施展,而這也就導致高中政治教學的改革換湯不換藥,很多變革并不徹底,致使學生的學習還存在一系列問題。以下,我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實踐總結以及對學生學習接受的觀察,簡要論述幾點行之有效的教學技巧,與各位分享。
首先,教師采取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教學技巧,那么圍繞興趣教師可以從多個方面出發來促進政治教學的順利開展。當前高中政治還是一直停留在背背就能考高分的錯誤認識里面,很多學生都是在平時課堂學習中不認真聽講,在考試前就背重點,雖然也不會考得很差,但是這種學習方法很顯然不適合于高中政治,因為政治不僅需要記住知識點,更重要的是學生要理解知識,并且能夠熟練運用,具備某方面知識的敏感度,快速實現材料和知識的聯系。但是現在很多學生感覺政治課枯燥,提不起興趣來,導致政治課整體比較沉悶,因此教師應該首先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
第一,教師要豐富政治課的內容。很多教師在政治課上都是以課本為主,一上課就是檢查背誦,然后邊劃重點,教師邊講解課本知識,這樣的政治課本身就單一貧乏,難怪學生會產生厭倦的情緒而逐步喪失興趣。教師要著手于政治課內容的豐富,例如在檢查復習掌握情況的時候,教師可以采取變化的形式,讓學生小組之間互相檢查,小組之間出題,教師對出題方小組的出題方向和難度做出幾顆星的評價,根據回答方小組的回答再進行幾顆星的打分,這樣及時給學生進行評價,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更加認真主動地進行準備,同時小組之間競爭力明顯增強,學生的參與興趣也就更加明顯。
第二,通過互動的教學技巧激發學生的興趣。高中階段學生極容易受到身邊環境或者人物情緒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利用學生的這一個特點來開展互動教學,通過積極活躍氛圍的營造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對學生的學習情緒產生積極的引導和促進作用。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在政治課堂上開展互動教學呢?一方面,教師必須轉變以往的以自己為教學中心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才是整個教與學的中心,因此教師要把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來思考。例如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時候,教師可以舉出一件事例,讓學生通過自主預習課本找出這個事例屬于辯證唯物主義重的哪一個知識點。在學生討論的時候,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合作學習中來,及時與小組學生進行互動,了解學生的思考方向,及時給出正確的引導,促進學生快速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這樣就能實現積極的互動,而平時上課比較消極的學生也能受到感染而有所行動。
另一方面,教師還需要和學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想要開展互動教學,教師和學生之間必須能夠順利地進行溝通交流,而不少政治教師對于學生并不了解,導致上課的時候不能夠根據學生的特長進行提問或者具體問題的設置,教師對于學生的關注,學生會非常在意,當他們發現教師對待自己用心之后就會更加積極地和老師進行交流,促進互動學習的生成。
其次,問題情境的設置也是政治教學的一個重要技巧。問題情境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整個課堂進展渾然一體,促進學生思維的銜接,使知識點的過渡更加緊密,對實現一節優秀的政治課是非常必要的。很多教師在政治課上雖然也設置問題但是不夠形象生動,例如沒有任何鋪墊和預期直接給學生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在課本中找答案,這種枯燥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生產生嚴重的學習壓力和反感,也導致問題的設置非但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反而使學生產生負面的學習情緒,阻礙教學的順利推進。那么該如何設置問題情境呢?
第一,教師要在問題的出場之前做好充足的鋪墊,也就是背景設置。不能是直接的問題,而是要把同一個問題轉換成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相似的問題語境,具有一定的生活氣息,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例如,矛盾的特殊性該如何理解,教師可以把這個問題轉變為某農業科學家在不同的地方采取不同的農業害蟲治理辦法,因為不同的地方有不一樣的地質、土質、氣候,因此農業問題也是不一致的,不能一概而論。然后讓學生思考這屬于矛盾中的什么原理,這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相契合,加形象真實,繼而減小學習的難度。
第二,問題情境設置還需要教師借助于多媒體來開展,因為多媒體具有直觀的視覺和聽覺優勢,可以把問題以視覺的形式呈現出來,同時提高聲音和圖像等的刺激實現情境的良好營造。由此可見,問題情境的設置可以很好的促進問題的展開。
再者,政治教學還需要教師結合當下的時事來開展教學,這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教學技巧。很多教師在上課之前由于自身教學經驗充足,教齡也比較大所以就懶于寫教學設計和教案,這就導致教師的教學資料和一些具體事例都已經和現在的社會生活脫節,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所以教師應該關注當今社會的一些現象,及時補充自己的教學內容,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時事意識,關注政治民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和生活態度,這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也是很重要的。
第一,如何才能引起學生對于時事的關注?學校要充分利用一些校內隱性資源,例如一些展板和黑板報進行區域劃分,讓高一和高二的班級定期進行更新,同時在每個教學樓的一樓展示最新的資訊,這樣能夠使學生及時了解社會中發生的一些最新事件;或者在設置報紙展覽,學校訂閱一些優秀的報紙,鼓勵學生積極閱讀學習。第二,開展一些時事辯論賽等,讓學生就一些社會熱點話題進行討論,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政治素質。
通過以上幾點的簡要論述,我們發現高中政治教學必須始終以學生的學習發展為中心,關注其主體性的培養,促進綜合素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