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
【摘 要】寫作無論在哪一階段的語文教學中都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對于剛步入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在作文學習上面臨了更大的挑戰,即如何實現作文的質的飛躍。本文基于初中一年級這具有轉折意義的學習階段的學生而言,分析了他們在寫作上面臨的困難,并以人教版教材為例,分析如何通過閱讀教學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 寫作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098
傳統意義上的語文教學都是以閱讀為依托,學生通過對教材文章的學習積累語文知識。但一篇文章并不是僅僅在課堂中進行簡單的分析便可以學得透徹。語文知識的學習一般會從閱讀理解開始,從寫作結束,閱讀和寫作就像是勞作和收獲的關系,閱讀是不斷勞作的過程,學生在其中總結、積累知識點,并將之進行運用,以達到寫作時的收獲。作文的好壞完全依賴于學生在積累階段的努力程度,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從一篇文章中看到的不僅僅是學生的文字功底,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寫作背后的積累和知識點的運用。而這兩種能力的培養最重要的途徑就是進行更專業的、有目的性的閱讀教學。本文將以人教版七年級教材為例,從中選取幾篇文章作為案例進行提升寫作能力的閱讀教學分析。
一、寫作障礙分析
1.無話可寫。寫作文時表現為“無話可寫”的學生不在少數,他們在面對一篇作文時往往呈現出頭腦一片空白的狀態,即便作文題目很簡單,他們在心理上也已經認定了這篇作文是自己無法解決的,進而出現望而退步的狀況。出現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缺乏對生活的觀察、閱讀量少、積累少,語文知識點積累少了,寫作時也就沒有可用的作文素材,也沒有適當的詞語可以運用,也就是大家所說的“胸無點墨”。如果班級出現了這樣的學生,語文老師一般會采取強迫性的方法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定數量的作文訓練,但這樣的做法往往適得其反,很多學生因此就會對作文更加畏懼,對語文也就再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
2.無法可寫。在面對一篇作文時“無法可寫”的學生也不少,但相比于“無話可寫”而言,這樣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語文基礎,只是缺少寫作技巧,遣詞造句能力弱,抓不住寫的關鍵點。小學作文多半是命題作文或是半命題作文,而到了初中逐漸以材料作文、漫畫作文這類開放式作文為主,所以除了要考慮到學生的寫作能力外,還要考慮到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審題能力。“無法可寫”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學生沒有審清題目,不知道作文題目的具體要求是什么,即便心中有一定的積累,有許多的想法,卻無法從筆尖流露出來。
3.表述不清。一般而言,表述不清這一問題是大多數學生都存在的,只是其嚴重程度有所區別。“表述不清”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寫作太過著急,還沒有進行完整的構思布局就急于下筆,這就導致了文章結構混亂,往往心中很清楚自己要寫什么,但因為寫作能力有限,寫作時候思維混亂,寫出來就是“糊涂賬”。第二類是遣詞造句能力的缺乏,主要原因是詞語積累量少,閱讀量少,不懂得如何運用合適的詞語,也無法運用修辭等手法將文章變得優美。
二、基于培養寫作能力的閱讀教學研究
(一)結合教材增加學生積累量,改變“無話可寫”的現狀
通過閱讀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主要的依據就是在閱讀中增加學生的積累量,閱讀是積累的最好途徑。教材中選取的文章都是經過學者千挑萬選而來,所以老師要增加學生的課文閱讀量,就必須要以教材課文為依托。以《詩兩首》為例,教材選用了印度詩人泰戈爾和我國兒童文學大師冰心的兩首詩,兩首詩所表現的都是一種對于母親的思念對于母愛的贊美之情。優美詩詞是寫作時提升文章質量的重要內容,以泰戈爾的詩為例,泰戈爾的作品除了教材里的《金色花》之外,還有許多優美詩詞,而這些詩詞是寫作時可以借鑒的。比如泰戈爾的“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想行善的人去叩門,有愛心的人卻看見門是開著的”等,在寫作中就可以運用,一篇文章如果能夠將這樣的精美句子運用得當,這篇文章也就能給人賞心悅目之感。
(二)全方位剖析寫作技巧,改變學生“無法可寫”的現狀
在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首先就是對課文能夠做到全面的分析,從作者介紹、文風、思想感情、精彩語句等加以分析,讓學生能夠在回想起這篇課文時心中有一個全局觀,達到“庖丁解牛”的效果。學生可以學到的寫作技巧就包括如何引出主題,《散步》這篇文章采取的是直接切入主題的方法:“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其次是對于文字的運用,不需要過于華麗的辭藻,這篇課文全文樸實無華,但字字情真意切,這也是學生值得學習的技巧。對于文章結尾的處理,作者并沒有直接表明對母親、妻子、兒子的情感,卻用了一句:“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給了讀者一種意猶未盡之感,也給了讀者回味的空間,這也是學生寫作可以嘗試著學習的地方。
(三)通過對精美課文的仿寫,改變“表述不清”的現狀
任何寫作都要經歷幾個環節,其一是閱讀積累,其二是模仿練筆,之后才可能寫出優秀的文章。初中學生寫作也是這樣,在積累了一定寫作素材、優美詞句之后,還要不斷的練習,練習過程中要考慮結合比較優美且結構簡單易于模仿的文章,《散步》就是一篇值得學生模仿的文章,很多學生習慣于在文章開頭運用大量的排比句,運用得當自然很好,運用不當則適得其反。《散步》這篇文章的開頭就值得學生借鑒,以一種開門見山的方式開頭,顯得文章簡單、干練。文章第二個值得模仿的部分是對于景物的描寫,學生在描寫景物時往往不會考慮描寫對象,將能夠想到的屬于春天的景物都寫出來,就顯得雜亂無章。
總之,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多的途徑,除了本文提到的通過閱讀教學提升寫作能力外,還要注意平時積累,如日記、摘抄等是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部分。除此之外還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寫作的素材除了來源于閱讀,更多的是學生對于生活的所見、所感。生活就相當于水源,永遠不會枯竭,只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創作的源泉就不會斷絕。要使作文中提高分值,除了筆者本文提的對策外,還應該引導學生練習書法,保證作文卷面規范整潔。作為初中語文老師,在教學中應該敢于創新,勇于求教,在學生學習成績提高的同時,老師的執教能力也能夠不斷攀升。
參考文獻
[1]徐青.初中閱讀教學案例研究[D].寧波大學,2015.
[2]杜玉婷.初一年級語文作文教學反思[J].語文學刊,2013(2).
[3]閆文娟.農村中學初一年級“先學后導”語文閱讀教學初探[J].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