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
【摘 要】地理學科是中學階段一門基礎課程。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學科。因此,如何進行初中地理有效教學的課題就擺到了每個地理教師的面前。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優化值得我們深思。
【關鍵詞】初中地理 課堂教學 激發興趣 優化提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04
就目前初中生學習狀況而言,地理是一門不受學生重視的學科,常常受到初中學生的忽視。但是,這種現狀并不能改變地理是中考科目之一的實際情況。地理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其知識對于初中學生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幫助,因此,如何使初中地理教學質量得到保障是初中教學的重要目標。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來談一下提高優化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的幾點意見。
一、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當前的初中地理的教學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由于這些問題的長期存在,導致了我們的初中地理教學質量一直不高,這些主要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一是初中地理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初中地理教學,在整個教育教學中處于弱勢地位,在所有的初中學科中備受冷落,是一門學校、社會、教師、家長以及學生都不重視的學科,甚至在初中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地理學科就被當做是門副科,因為都認為學與不學,并不影響學生的成績,所以地理教學往往被忽視。這種現象的后果,就會給初中的地理學科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和結果,最后就會導致初中的地理教育教學質量不理想,效果不佳,這樣的問題在整個初中教育教學系統中變得非常得明顯和突出。這是初中地理教育教學質量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初中地理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存在弊端。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由以往的“應試教育”逐漸向“素質教育”所轉變,也就是說,現代化的教育理念,不再是以往傳統的教師為了成績而教育,學生為了考試而學習的教育模式。現代化的教育理念,提倡的是素質教育,真正地是為了提高學生自身的素質能力和技術能力而進行教育的。但是,很多的初中地理教師,受以往傳統的教育觀念影響太深刻,以至于現在仍依據以往的教育觀念來進行教育教學,忽視了現代化的教育觀念,也忽視了現代社會對于學生的要求。
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僅僅是學習成績,還關注學生自身的小學素養和技術能力。教學觀念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就導致地理教師的教學方式沒有優化和提高,以致循規蹈矩地按照教材和課本上的內容教學,不是死記硬背就是理解記憶,缺乏靈活性的教學,缺乏一定的教學實踐,使學生不能夠很形象地體會到初中的地理知識,硬性的教學會使教學內容變得單調乏味,就會導致教學課堂變得死氣沉沉,缺乏生機與活力。這樣的現象也是導致初中地理教育教學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初中地理的教材有一定的缺陷性和局限性。初中地理的課本內容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的教學內容都比較死板,只是純粹的知識理論,缺乏需要去實踐的教學內容,課本教材比較注重科學性和理論性,如果只是依靠地理教師在講臺上一味的講課,學生在下邊聽課,缺乏趣味性和互動性,不足以激發起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那么,初中地理的課堂氛圍和教學效果就能夠可想而知了。
二、培養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興趣不僅是形成愛好、特長的起點,也是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重要力量。
一是設置懸念教學,激發興趣。濃厚持久的學習興趣不能僅憑表象的刺激,而應在不斷提出問題設置懸念中發展深化。因此,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注意設疑,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斷變換教學方法,設置懸念,使學生產生新鮮感,培養其思維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多發現身邊的地理和學生感興趣的地理。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將枯燥的地理知識轉化為我們身邊有趣的地理、有用的地理,這就要求教師要多關注生活,發現生活中的地理,并發展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和思維力,以身邊的地理現象來有效地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增強學習地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理論聯系實際,改革教學方法
首先,地理知識與生活聯系緊密,教師引導學生將地理知識落實到生活中,地理知識更易理解掌握,也就更持久。如在學習地圖時,引導學生將貴州省地圖、銅仁市區地圖進行比較,得出比例尺不同,內容詳略不同的結論。其次圖文結合,善用地圖。地圖是學習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課堂上,教師運用地圖教學,并且指導學生識圖,將課文落實到圖上,培養學生用圖技能,使地圖成為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得力助手。再次是科學記憶。重要的地理知識,如名詞、概念、規律和原理等,需要記憶。教師引導學生科學記憶的方法,而非死記硬背。如諧音記憶、口訣記憶、歌訣記憶、首字記憶等等。
四、建立評價體系
地理課程標準指出:“地理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結果,也要關注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行為的變化。我們應努力實現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手段多樣化、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舉、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以學生為行為主體,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
一是評教更評學。我們的課堂是突出學生主體,讓學生在參與中促進其發展的。因此我們要從學生的“自主探究”“體驗感悟”討論交流”“實踐操作”“創新應用”等方面,看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把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方式、參與狀態、參與效果列為評價的重要內容。二是重視地理學習方法的評價。地理新課程標準特別重視對學生地理學習方法的培養和指導。因此我們也應加大這方面的評價力度。
地理作為初中一門重要學科,必須通過有效的途徑提高地理課堂效果。地理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提高自身能力,保障教學任務的及時完成,落實新課程理念下對初中地理教學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