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
【摘 要】小學生正處于性格的形成期,這個階段的教育如果只注重學科知識的教育的話,很可能會導致學生對學科的學習產生厭惡的情緒。小學生的心理發展需要得到正確的引導,學習興趣也需要得到相應的引導。
【關鍵詞】小學數學 把握心理 游戲教學 合作學習 意義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185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對于學生來講無非是對某一學科的學習興趣,但是對教師來講,教師就要考慮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才能使學生始終保持對一門學科的興趣。這兩大問題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意的,而且對于數學這種從一開始就必須好好的培養學生興趣的學科,教師更加需要培養學生對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求知欲。從生理心理發現角度來考慮,趣味性教學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最高教學模式。
一、善于從學生的年齡心理出發,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
趣味教學,簡單的來理解就是通過有趣的、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性。小學數學是一門理科性質非常明顯的學科,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一般不會產生兩極差異。從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出發,數學學科的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來看,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恐懼心理遠高于語文英語等學科,而且數學成績的差異也明顯大于語文英語這兩門文學性的學科。因此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成了小學階段數學教學的一個需要重點探討的問題。
趣味教學在不同的學科上是有不同的體現的,就數學學科來講,趣味教學就是要從數學學科知識的基礎上出發,結合數學學科知識,由教師提出一些有價值的能夠吸引學生要求的或者是激發學生思考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探討,由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使學生始終保持對一門學科學習熱情的保障,趣味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包括學習特點和心理特點進行教學。小學生在學習上都是處于打基礎的階段,學習方法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師的方法來進行的,而對于學生的心理,教師是無法從根本上去改變的。學生正處于好玩的年紀,教師可以順著學生的好玩之心,結合學科知識對學生進行興趣的開發。舉例來講,小學數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但是如果一節課下來都只是枯燥的讓學生進行不同程度的計算,很有可能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厭煩情緒,但是,如果教師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例,將其轉換成計算形式的解答題讓學生進行解答,這樣就很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課堂氣氛,而不至于導致課堂乏味。趣味課堂最主要的就是要把握住學生的心理特征,本著不強行改變的宗旨,從學生自身的興趣點出發,加以引導,從而調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二、游戲教學是趣味教學的一種最有代表性的方式
游戲教學,顧名思義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游戲,將游戲與學科知識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能夠學習到知識。小學數學中的很多知識都是可以運用游戲的形式來進行講解的,無論是新知識的講解還是舊知識的復習,教師都可以運用游戲的形式來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舉例來說,小學三年級會學習有余數的除法,這種形式的計算對小學生來說都是非常新穎的,因此教師在剛開始講解的時候,就可以先通過一個小游戲來進行課堂導入。
因為是有余數的除法問題,而且游戲設計需要學生能夠參與到其中,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通過大灰狼與小紅帽的故事來開始,由于小學生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童話故事,所以由童話故事中的人物來切入是最能引起學生興趣的一種形式了。教師可以找九個同學扮演小紅帽,一個同學扮演大灰狼,然后教師把游戲規則告訴學生,扮演小紅帽的學生問大灰狼“幾點了”,大灰狼隨機說一個0—9之間不能被9整除的數字,比如說小紅帽問幾點了,大灰狼說兩點了,這時候扮演小紅帽的人就需要兩兩組合在一起,最后就會余出一個人,如果大灰狼說五點了,那最后就會余出四個人。這就可以與除法的余數相結合,沒有找到搭檔的同學就是被余出來的,這些被余出來的同學的性質就與除法的余數的性質是一樣的。通過這種形式進行課堂導入,不僅能夠在一開始就激發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探索欲而且學生可以很直觀生動的理解余數的性質,一舉兩得。所以,通過游戲教學的形式來提高趣味課堂的實效性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
三、分組學習是趣味課堂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
分組學習就是將班級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自主性的學習探究,分組學習是教學過程中一種很靈活的教學方式,在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中,教師根據小組之間的探討過程進行相應的指導,當然不能把答案直接呈現給學生,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不同程度的指導,防止出現探討方向錯誤的情況。
數學學科大都是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的,而邏輯思維的培養是通過慢慢的知識積累的過程去逐步培養的。通過分組教學,學生可以把從課本中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對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趣味課堂講究的不僅僅是課堂的趣味性,還要注重課堂的價值性,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能否真正獲得新的認知而不是流于形式,是教師在營造趣味課堂的時候需要注重的問題。
四、意義學習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舊知識的理解和新知識的認知
意義學習是學生通過自己認知結構中已有的知識來學習新知識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知識的同化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知識框架會越來越豐富,知識分支會越來越多,而知識的框架也會越來越結實。所以,意義學習不僅能夠使學生不定時的運用自己頭腦中已有的舊知識,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意義學習對數學學科的學習是非常適合的,小學階段包括后來的初中或是更高階段的數學學習都是相互聯系,彼此關聯的,不是說不同年級的數學知識是相互封閉的,因此意義學習能夠使學生經常性的去運用自己已有的數學能力,在已有基礎上去獲得更高能力的發展。從最終的學習效果上來看,意義學習是趣味學習最重要最關鍵的一步,不僅能夠使學生保持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而且可以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數學這門新舊知識聯系性非常大的學科來講,營造趣味課堂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師要認識到趣味課堂的重要性,并通過實際的教學行動讓學生理解趣味課堂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