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鳴
摘 要:隨著當前時代的不斷發展,小學的教育以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越來越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并引起了全社會的重視,因此在對于小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對于教師有了進一步的要求。這就要求小學教師要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并對于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應用,在對于作業進行布置的過程中也應融入多元化的設計。本文結合小學生高年級的數學進行分析,并通過對于設計方法的探討,從而對于本人的意見進行提出。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多元化設計;思考
1前言
數學這一門學科與其他科目不同,其具備很強的邏輯性,具有一定的難度,部分學生由于這一原因對于數學科目存在很大的排斥心理,而排斥數學的原因不僅僅只涉及這一個方面,不少學生還受到老師教學方法的影響。因此本文就從數學作業進行入手,教師應在這一過程中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變,應在作業中多融入新方式,從而對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激發,并且通過將作業方式進行多元化發展,從而實現學生對于數學科目的喜愛。
2數學作業設計要根據學生的差異性來進行
本人通過在實際教學中經驗的積累,從而發現,要想使得學生通過課后作業來實現對于課堂中所學知識的鞏固,其所必需具備的前提是,要在制定作業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實際水平來進行結合,從而按照學生的需求來對于差別化的作業進行布置。雖然學生同處于一個班級中接受教育,整個班級是一個整體,但是由于班級是由水平和接受程度不同的學生所組成的,因此學生間還是差異性的,教師應結合當前存在的差異性對于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將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作為評判標準,從而對于課后的作業進行差別性的布置。
例如在對于不同形狀的物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部分學生可以很好的對于這些物體進行認識,并且叫出名字,而有一部分同學并不認識這些物體,并且掌握的不是很熟悉,這就要求教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加強這些掌握不好的同學對于掌握程度進行提升,可以讓這些學生對于生活中見到的幾何物體進行語言上和圖形上的描述,來幫助這些學生的掌握,而掌握較好的同學在課下進行相應的鞏固就可以了,并且教師可以對于掌握好的同學布置任務,來督促和幫助掌握不好的同學進行學習,這一方式還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有助于增強學生間的合作意識,并加強了不同水平的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
3課后作業的設計過程中加強層次感
本人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傳統的課后作業布置已經不能符合當前的教學要求了,因此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必須對于作業的布置方式進行改革,從而使得作業的布置情況更加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符合。教師可以加強對于作業形式的多樣化,例如教師可以對于習題庫進行建立,從而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水平來對于不同層次的題目進行選作,從而實現優等生的拔高,中等生的鞏固,以及差等生的補漏。這一做法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并且這一方式將學生的學習方法變被動為主動,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對于圓柱體進行學習過后,習題可以按以下方式進行設計:
首先第一類較為簡單的可以對于圓柱體地面致敬以及高度進行給出,從而讓學生對于整體的提及進行計算。第二類可以給出側面的長度以及寬度,從而對于底面半徑進行計算,第三類則可以給出底面積以及底面周長以及側面積,從而讓學生計算總體提及。三個問題設計了三種難度以及三種不同的計算方式,教師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選擇性,讓學生對于三個問題進行自由選擇和解答,這不僅是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以增前,也對于不同程度學生的自信心有所樹立。
4數學作業應加強實踐性的融合
當前的教育重點越來越偏向于學生的素質方面,這就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加的注重學生素質方面的培養。因此在課堂中教師應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重視,從而使得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一舉兩得,不僅增強了知識的掌握,也使得自身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并且數學這一科目在生活中設計的較多,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將數學引入到生活之中,開闊學生的思維,而不是僅僅將自己拘泥在書本之中。并加強學生在生活中對于數學進行時間和應用的能力。
例如在講解奇數偶數這一知識中,教師可以拿生活中兩個小朋友扔皮球的游戲進行距離,問學生在第二十次的時候會在哪一個小朋友的手中,并找學生上臺進行演示,來更直觀的表現在大家的面前,并且教師可以繼續提出問題,再扔十九次之后會在哪個學生的手中呢,從而對于奇數和偶數的概念進行引出,并且對于其中蘊含的運算規律進行講解,以便于引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種實踐的方法來對于學生的作業進行布置,從而使得學生的在完成作業的同時,也增強了其自身的實踐能力,方便學生對于知識進行清楚的記憶,并且由于小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對于游戲以及實踐有著極大的興趣,因此也有助于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很大程度的促進作用。
5結語
結合本文以上所述,小學生高年級的數學不僅僅是小學生日常教學的一部分,也是一項十分繁瑣也十分重要的工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并且要對于課后的作業形式進行不斷的探究,從而使得小學生整體的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陳雨.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多元化設計的策略研究[D].小學教育.揚州大學.2013(學位年度)
[2] 鄧凱飛.小學高年級數學多元化作業設計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3年10期
[3]楊海秀.論如何提高小學數學作業質量[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年26期
(作者單位:青海省德令哈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