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容蘭
【摘 要】和諧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融洽的。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嚴,感受到心靈成長的愉悅。
【關鍵詞】體育 和諧 尊重 公正 平等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54
和諧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師生心理相容,心靈的互相接納,形成師生至愛的、真摯的情感關系。它應該體現在:一方面,學生在與教師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展自己,獲得成就感與生命價值的體驗,獲得人際關系的積極實踐,逐步完成自由個性和健康人格的確立;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教育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嚴,感受到心靈成長的愉悅。因此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對體育教學有著積極的意義。我認為在體育教學中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教師要有愛心,要以情動人
“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感人心者,莫過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動人是教學中體育教師經常采用的教學方法之一。愛是教育的靈魂,愛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橋梁,只有師生關系處在關愛、平等的和諧氛圍之中,學生才能直言面對教師,大膽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去體驗、去完成教學任務。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學生。
愛學生,就要隨時隨地了解學生的感受,善于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解決問題。此時,你不僅是一位老師,還是學生的朋友。教師要帶著愛心去上課,要處處關心、愛護學生。比如,上課時天氣較熱,教師就要想到減少學生活動量;天氣較冷時,教師就應想到學生衣著的厚薄,出汗后是否會感冒;遇到學生頭疼腦熱,教師就應讓學生休息;學生情緒不好時,主動與他聊聊天等。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處理得當,就能使學生感到溫暖,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給學生以尊重
尊重比熱愛更為重要。因為給學生以尊重,學生才能感受師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們認為失去自尊他們就會失去向上的動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導致消沉。反之,他們就會獲得向上的動力源泉。記得在一次耐力訓練結束后,我在全體學生的面前表揚了一位成績不是很理想,平時不喜歡運動的女生,我說:“同學們應該向她學習永不言棄的精神。”沒想到從那以后這位平常不愛運動、體育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在體育課中逐漸變得活躍起來,能積極主動的參加各種活動,與我的關系也一下子拉近了好多。我一直無法理解這是為什么。直到有一次在與她溝通中我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原來由于她長得有點胖,跑步經常是最后一名,同學們老是取笑她,因此她就不喜歡參加體育活動,沒想到一次不經意的表揚竟然會改變她。為此,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意愿、隱私權等等,賞識學生,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你在關注他,你在尊重他。
三、注重批評的方法
批評是教師管理學生的基本方法,批評,往往引起學生反感。但真正讓學生從心底接受批評并非易事,即便是從教多年的教師,也往往感到批評學生是件難事,效果常常令人不太滿意,有時甚至適得其反。因此我們就應注重批評的方法。批評學生,態度要誠懇必須是真心實意幫助學生改正錯誤。記得高一時遇到一男生,上課老是自由散漫,一次體育課中他沒有參加訓練,我很關切地問他為什么不參加,他說不想參加,問他原因,他很不屑地說沒有什么原因,看到他的那種態度,當時我很生氣,就要他把未完成的內容補上,但結果是他不屑一顧地走了,留下尷尬氣憤的我。我知道不能與他硬碰硬,我改變了對這名學生的態度,多次很誠懇地找他談心,盡管有時他很冷漠,但我仍不放棄,最后他終于有所改變,性格變得開朗了許多,與師生相處也比較融洽了。
四、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
學生的眼睛是雪亮的,老師偏愛誰多一點,他們心中有數。要想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其中一點就是要像天平般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身為人師的我,有時候會一不小心偏心了。在一次體育課上,有一個班干部和另外一個比較調皮的學生在大聲講話,擾亂了課堂教學秩序,當時我就只批評了那個調皮的學生。小風波雖然平息了,但后來有人向我打小報告,班上有人說老師不公正,兩人做錯了,卻要一人來承擔。說實在的,聽了這話心里很不舒服,但這的確是我做得不對的地方,掩蓋了班干部的缺點,從某種程度看是縱容班干部破壞紀律。從此以后,對于“公正”一詞,我就更加謹慎對待了。
五、要樹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學生覺得老師好偉大,對老師有好感,才愿意親近老師,融洽的師生關系才可能建立起來。教師要想樹立好自己的形象,就要嚴格要求自己,形成高度負責的工作作風。以自己對所教學科的熱愛激發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熱愛,以自己嚴謹認真、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去影響學生,學生自然會看出來“老師多么認真地工作,這都是為了我們好”從而才能愛戴老師。
教師還要“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要求學生要做的,自己也應該主動去做;甚至老師自己有了過失時,也要勇于承認錯誤……教師要以自己的言行去引導學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起到真正的表率作用。記得在一次體育課結束解散時,我看到地上有垃圾,讓就近的一名女生撿起來,她很無辜地望著我說:“老師,不是我丟的。”我說“不是你丟的你也可以撿起來。”但那名女生還是說不是她丟的,最終她沒有撿,在她離開時我把垃圾撿了起來并丟進了垃圾箱。過了幾天,這名女生來向我道歉,原來她看到我撿起了垃圾很自責,其實我早已淡忘了這件事。我不禁感嘆,原來老師一個不經意的行為會對學生產生這么大的影響。事后我也在反思:為什么自己沒有先主動去做,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不是更好嗎?這樣或許不用我講,許多事學生都會去做,師生間也更能相互理解。
和諧師生關系的確立,更多的有賴于教師自身觀念的更新和人格的不斷健全與完善;有賴于教師對學生無微不至的愛和時時刻刻的尊重。相信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將會迸發出強勁的教育能量,促進教育效果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李鎮西.《愛心與教育》.(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
[2]《體育教學中師生關系的溝通技巧》.
[3]劉勇,李雄鋒.(衡陽師范學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