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英
【摘 要】新課程改革對生物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這種要求是建立在原有的教學中存在的教學弊端而提出的。為此,教師要想促進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就需要認真分析以往教學中的不足,并做出相應的改進。
【關鍵詞】高中生物 課堂教學 存在問題 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84
在高中各學科的學習中,很多學生都覺得自己除了語文、數學、英語這幾門主要課程以外,對其他諸如生物、歷史、地理等這些學科的自主學習能力不足。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相關聯的,而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在更大的程度上受到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策略的影響。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推廣,使得教師的課堂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在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中,如何改變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方式,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成為教師們應該注重關注的問題。教師們對這一教學目標的達成,以實現從原有教學模式向新的教學模式的過渡。為此,教師要認真分析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正。
一、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在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知識結構體系落后、陳舊,有待更新。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教師習慣于傳統生物教材的知識體系,并且在生物教材發生變化之后,也秉持著生物教學“換湯不換藥”的教材理念,因此,在教學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是依靠著原有的知識結構體系進行教學的。這樣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往往會打破新教材所安排的單元順序,教師的講課也往往不以教材為依托,他們的講解著重于知識點式的講解,而無論是對知識點的介紹還是對相關案例的引用,他們更傾向于頭腦中已有素材的運用。
但實際上,生物教材之所以會在不同的時期變換不同的版本,就是為了體現與時俱進的特點。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物技術研究領域也相繼獲得很多方面的突破,本著“學以致用”的學習目的,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就應當體現與時俱進的特點,也就是說,學生要了解并掌握當前生物科學領域內的新變化和新發展,并能夠在掌握生物基本知識的前提下,對新技術有所掌握。
高中階段對生物的學習已經突破可原有的“盡信書”的基礎知識的學習階段了,高中作為學生進入大學學習的過渡階段,在此階段內,培養學生關注某些專業領域的知識的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對學生今后的專業選擇也將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盡管有些生物知識點沒有發生根本理論上的變化,但是相關案例的采用也會產生新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仍然采用頭腦中已經構建好的舊知識體系進行授課,對學生的接受學習將產生不利的影響。
其次,在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有待轉變。受傳統地教學理念的影響,很多高中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知識點的傳授。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的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和能力,還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同時教師的教學也要顧及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念這些方面的培養。在這種教學理念的對比下,傳統教師忽略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的教學弊端被凸顯出來,并提醒著廣大任課教師解決這一迫在眉睫之事。
同時,受到傳統的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往往把自己置于課堂的中心地位。在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中,受到知識量大、學生的信息接收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教師的教學往往集中于完成每一課時的規定教學任務。在這種教學壓力的迫使下,教師有進而采取了一種極端的教學方式,即“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受這種教學氛圍的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始終保持緊張的狀態,這不利于學生的創造力的發揮。
最后,在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手法相對傳統,需要注入新鮮的元素。在以往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慣于采用語言、肢體動作以及版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而這種教學方式極易造成學生注意力的不集中,長時間下去,學生還有可能對生物學習失去興趣。高中生物新課標中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要具有多元化的特點,這樣教師在面臨不同的教學內容時有更多可供選擇的表達方式,為此,教師要不斷學習和豐富自身的教學技能,為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二、解決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具體策略
第一,為解決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教師的知識結構落后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熟悉教材、豐富知識建構等方式加以改善。具體來講,教師不能過于自信,要降低姿態,以誠懇的心對待高中生物的教學,并本著為學生服務的心態認真準備教學內容,制定教學計劃,對于那些出現了新變動的教材內容,更要進行細致入微的分析和對比,以發掘出教材變化背后所隱藏的編者的意圖。比如教材的變化是基于時代技術更新的原因,還是基于傳統信息不準確的原因,了解了教材變動的趨向,教師就能夠在課堂上游刃有余的授課了。
第二,為解決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教師的教學理念相對落后的教學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學習新課改的教學理念的方式加以改善。具體來講,教師首先要充分認識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學習其對教學中提出的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的新理念,以及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素質的提高的新理念。同時,教師還要正確對待學生的學習主體的地位,大膽地將課堂交給學生,留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的創造性發揮。
第三,為解決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教師的教學手法相對傳統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的方式彌補不足。為此,教師可以采取實驗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師實驗操作、學生觀摩的方式,或者通過讓學生進行自主實驗的方式,來完成生物相關知識的學習,發揮實驗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輔助性功能。比如,在學習細胞滲透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家中觀察咸菜腌制的過程,并通過其縮水的情況對現象進行分析。實驗的方式是一種具有生活化特色的教學方式,通過實驗的方式,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學習內容,更好地掌握學習知識,同時,這一教學方式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建立學習高中生物的學習主動性。
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思維慣性的影響,在現實的教學中存在著種種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當從容不迫的應對生物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分析問題發生的原因,并通過改變自身、完善自身以及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等方式,促進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最終實現高中生物教學在新課改背景下的新發展和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