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智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行,新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涌現,有效教學不僅是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價值追求,而且也是英語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和核心理念。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費時低效或無效的現象已引起了英語教學界的極大關注。
【關鍵詞】高中英語 新課程改革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143
社會在快速發展,同樣教育形勢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新課程改革正體現了這一時代要求,順應了這一時代潮流。新課改的目標是要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同時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對于高中英語,新課程則更強調要根據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發展需要,幫助學生改變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基本語言運用能力,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與終身學習的能力。
一、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堂現狀
現階段,新課改的發展已經步入到了較為完善的階段,教師對于新課改的接受度和靈活性都較高,這樣便推動了新課改的發展和深入,也帶動了學生的接受和適應。但目前來看,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語課堂仍存在著很大的弊端。
(一)教學形式靈活多樣,但進度較慢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更新換代,大眾網絡媒體和多媒體設備也廣泛應用,教師們對于課堂輔助教學工具的選擇余地也變大了許多,教師可以自由根據課堂需要、學生接受程度和設備使用情況決定使用哪種教學輔助工具。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教學形式不再死板單調,而是靈活多樣,教師便可以設置多種教學環節、運用多種教學形式來達到教學目的。新課改要求教師要不斷創新,與時俱進。然而,一些教師把采用新的方法,當作是踐行“新課標、新方法”的一種標志,根本不知道方法的適用性,也不管合不合適。這就導致了教師往往為了追求課堂多樣性,在某一教學環節上浪費過多時間,使得教學進度變慢。
(二)教學節奏松散,目的性、實用性不強
高中是學生時代中時間最為緊湊和重要的時段,然而,在高中的英語課堂上我們卻時常可以看見教師教學節奏松散,讓學生自由研究和討論就浪費了過多時間,或者在某一教學輔助工具把握不好節奏。就高中英語中的詞匯教學來說,詞匯教學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英語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也是學生其他英語能力的基礎和重點。教師往往用完整的時間集中講解詞匯,在此過程中,教師運用多媒體工具輔助教學,但往往控制不好節奏,到孩子一個詞匯浪費過多時間,實際上是根本不必要的。這就說明了教師使用輔助工具的目的性不明確,甚至只是追求形式。
(三)學生積極性高,自主性強
新課改在高中英語課堂的應用總的來說是利大于弊的,可能有些教師和同學不太能適應新課改的教學模式,但是從多數地區教學情況的反饋來說是效果顯著的。教學形式的靈活多變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加強了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從教學模式上來說,新課改一改以往的教學模式,凸顯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都為教學活動帶來了很大便利。
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改革策略
(一)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運用語言的綜合能力的培養
高中的英語教師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技能,應該把培養學生的英語技能放在英語教學的首要位置。高中的英語教師一定要充分發揮其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積極地引導學生,依照學生現有的英語語言能力,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內容,來訓練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這樣才能夠使學生養成自主捕捉有效信息的良好習慣。
(二)提高高中英語教師的自身素質
立終生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一方面,教師不僅要有深厚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廣泛閱讀各種書籍,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做到在專業知識領域里有深度,在百科領域里又有廣度。另一方面,新課程英語教材加大了聽說能力的訓練強度,對教師的語言水平及相關技能要求也相應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學習,提高的自己的口語能力,同時要有合作意識,同事之間經常的交流工作經驗,互相切磋,取長補短,實現資源共享,使自己擁有過硬的教學功底,從而能更好地指導學生。第三個方面,改革和創新是二十一世紀人類發展的顯著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上要有創新精神,有沖破傳統的自信和勇氣。“教無定法”,只要實踐證明有意義的方法,都是好方法。根據不同對象、不同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設計出最好的教學方案,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自我管理
在知識和技能不斷更新的今天,學生自主學習興趣的養成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是保證其能夠不斷學習,銳意進取并最終獲得成功的基礎。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興趣的培養及幫助其自我管理十分重要。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是一種交流溝通的工具,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交際工具能力,教師可以改變傳統教學方式,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增加課堂趣味性,增加學生課堂的互動,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們學生學習英語,大多在課堂上完成,很少有應用英語的實際環境,如在教學中增加一些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學英語的用處,學生學起來會有更大的動力,其自主學習興趣自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也會相應增強。
雖然課堂教學是動態和富于變化的,具有不可預測性,但是其教學規律是有章可循的。隨著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教師的教學觀、學生觀和評價觀等都發生了根本的轉變,但是,目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費時低效或無效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如何理解課堂有效教學,如何判斷教學的有效性,如何將有效教學理念應用于課堂教學已成為高中英語教師普遍關注的問題。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進行有效性研究,可以改變過分“以教師為中心”和“以學生為中心”課堂教學低效或無效的現象。構建有效設計、有效講解、有效提問、有效互動和有效反思是高中英語教師應遵循的基本策略。這些策略是多元化、多維度的綜合體,每一種教學策略都必須靈活使用,合理利用好各種策略,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