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開祥
【摘 要】小學寫作教學,是學生思想啟蒙階段,對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基礎培養,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寫作教學卻一直是我們基層教育工作者的“老大難”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談談小學寫作教學的心得。
【關鍵詞】小學 寫作教學 教學方法 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80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寫作教學自古以來就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重要基石。小學寫作教學,是學生思想啟蒙階段,對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基礎培養,提高學生觀察、思考、理解和表達能力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長達幾十年的教學生涯中,如果說小學語文教學是“老大難”,那么寫作教學是可算是“難中之難”了。但經過我幾十年的工作總結,其中許多問題還是得到了改善和解決,下面主要與大家交流我對關于小學寫作教學的一些心理體會。
首先,寫作教學必須要有堅實的基礎。“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必須注重基礎的積累,包括識字寫字、語匯語法、修辭、文言、閱讀等方面知識的積累,并采取多種靈活的積累方式。對于此,相信每一位基層語文教師都有自己獨到的方式,只要能發揮實效,提高學生基礎知識積累效率,就是好方法。就拿識字教學來說,現在為學術界所公認的教學方法就有:注音識字、隨文識字、集中識字、韻語識字、聯想識字、情境識字、生活識字、游戲識字、看圖識字、字理識字等。
這些教學方法之所以為大家認可,是因為其與學生生活相關聯,并且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性,因此我們在指導學生基礎的過程中,應當因材施教,讓學生掌握一個適合自己的積累方法。就拿我的教學活動來說,山區的孩子智力發育慢,見識少,基礎差,我就把注音識字、隨文識字和集中識字等方法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再把生活識字、情境識字方法悉心講解給學生,并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運用,循序漸。將學習和學生生活相結合,讓學生感覺時時刻刻都在學習,學習效率自然提高了不少。
其次,在要貼近學生生活,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和感悟能力。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遇到學生編不出素材,比如以前我的一個學生就對我說過:“找不到寫的,我的生活太平常了,早上一大早來上課,每天放學回家幫父母割完豬草,做完作業,也就晚上了。”我當時心里也是無奈的,可我知道必須教會他們從生活之源感悟出素材,于是當即叫他就把他一天的經歷寫下來。結果可想而知,但是我仍然把他的幾十字作文當著全班讀了一遍,然后告訴大家,我明天將去觀察他的生活,并幫他完成一篇作文。結果我寫了一篇關于他父母生活艱辛的作文,學生們聽完很感動,從而引發了學生思考,為什么同樣的生活,會寫出如此不同的作文呢?我順勢給他們講了要學會觀察,學會感悟的重要性,并告訴他們,作文來自于生活。從此以后,每每要寫作文之前,我都會給他們時間去觀察他們所寫的事物,他們也漸漸明白了,要寫與他們生活相關的素材,無論是寫人、寫景、狀物。特別是對于景物的描寫,學生見過實景,并且細心觀察和思考過再寫的作文,質量比想象或模仿的作文優秀很多,在過程中收益也更多,這對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至關重要。
正如前蘇聯教育學家贊可夫所理解的那樣,“學生只有在情緒高漲,想把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時,才能使學生作文中產生豐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詞語。”由此可見,興趣是學生寫作的內在動力,只有讓學生愛上作文,樂于表達,才能真正上好作文課。但這是我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由于山區的孩子基礎差,見識少,智力發育慢,要真正讓他們達到能夠輕易動筆的作文素養太難了。
可是經過我多年的探索,還是發現了一劑“良藥”,那就是自信,要給孩子們充分的自信,讓他們知道經過努力,他們可以寫出曾令他們羨慕不已的作文。不管他們最初的起點有多低,我一直在不斷鼓勵著他們,讓他們在寫作中嘗到甜頭,并在每次前進的路口重新為他們指明方向,不斷重復這樣的過程,直到他們真正到達終點。另外,作為教師必須學會使用因人而異的教學方法,對于表達困難的學生,要格外關心,激發其寫作欲望,使其產生“我要寫”的寫作想法。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寫生的“引路人”,對于出現厭學的學生,要因人而異的用不同方式去開導,最根本的是要讓他們知道,他們所學對其未來及其重要,要擺脫這種貧窮的生存環境,就必須學好知識。當然,我的學生他們內心充斥著走出大山的愿望和決心,這才是他們真正的動力之源,他們的學習精神有時也會感染我,這讓我莫大的欣慰,或許這是作為教師的最大幸福,很多時候,我都為此自豪。
文學藝術具有真實性,寫作教學當然也是如此。“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的告誡深入入心,并指導著我的教學工作,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也就是學習做人的過程,因此我必須先鼓勵學生寫真話、抒真情,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遇到作文干癟,讀起來淡然無味,這就是缺乏真情實感的體現。對于此,我前面說到的指導學生觀察、感悟生活至關重要。由于我教育的特殊性,我多會指導學生寫一些關于他們生活相關的作文,平實地寫生活中的瑣事,實話實說。一旦他們領會了寫作真實的好處,便自然而然的學會了寫作的構思、主題等因素,我再講解作文的結構、段落等也就容易了許多。
豐富的想象是學生寫作的翅膀,每次我在寫作課上要求學生發揮想象思維時,總有學生問我“老師,你不是要我們寫作要具有真實性嗎?怎么又要幻想了。”其實,眾所周知這并不矛盾,但一定要讓學生理解其中的奧妙,想象不是空想,更不是胡亂的遐想,而是在我們所感知事物基礎上,加以我們的幻想,想象當來源于生活,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想象是具有某種真實性的,胡亂的空想是不具備藝術特點的。我曾給學生們舉過一個例子,童話里的丑小鴨,作家通過想象將它擬人化,可以說話,擁有孩子們一樣的思想,可是它的樣子以及生活習性還是取材于現實生活中的鴨子,故事情節也讓我們讀了過后認為它具有真實性,我們寫作也當如此,在現實的基礎上加以幻想,讓自己真正身臨其境,大膽聯想,充分發揮自身創造性。
現代教學新論提出了“語文課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寫作教學也是如此,既要從基礎知識和語言文字能力方面提高學生寫作基礎,更應當讓學生學會把握自己思想情感和感悟現實生活,從生活之源提煉素材,表達內心所思所悟,進而樂于寫作,這才是學生心目中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