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偉
摘 要:在新課改的影響下,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增強傳統文化教育已經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且在新形勢的影響下,發揚與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也成為增強我國綜合國力與文化實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也成為目前教育中的首要任務之一。因此在教育發展的影響下高中古詩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就成了重要的工作內容。針對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傳統文化;教育探討
古詩文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幾千年發展的精華,同時也是做好傳統文化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組織學生學習傳統文化,可以讓學生從心理上重新認識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學習傳統文化,還有助于學生繼承與弘揚我國的民族精神。因此對于高中語文教師來說,要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與地位,積極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與質量。
一、目前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古詩文沒有正確的理解
對于古詩文來說,由于年代較遠,因此與現代的生活實際存在一定的距離,這樣也就造成許多教師與學生之間并沒有對古詩文形成正確的理解。古詩文又不等同于外語教學,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有必要學好古詩文知識。但是也正是由于存在理解上的誤差,許多學生并不能很好地學習古詩文知識,反而從心理上認為古詩文是十分難學的,這樣也就產生了抵觸的心理。
(二)在側重點上存在問題
在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對古詩文中的字、詞與句子進行講述,這樣也就使整個古詩文被分割開來。古詩文作為一個整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必須要全面了解其整體內容,還要掌握古詩文中的主旨思想等,而不只是針對其中比較片面的字、詞等進行理解。且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并沒有將古詩文的講解與歷史背景融合在一起,這樣也就忽視了古詩文中所隱含的文化信息,也影響了最終的教學效果。
二、提高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效果的措施
(一)教師要逐漸滲透好傳統文化
語文中包含了豐富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因此在古詩文教學中教師要滲透好傳統文化,起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在進行古詩文教學時,要融入傳統文化教育,首先可以讓學生背誦一些名句等。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古詩文就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讓學生背誦古詩文,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對古詩文進行鑒賞與理解。對于古詩文來說,其中的格調與韻律等都可以作為傳統文化而進行教育,讓學生進行背誦,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傳統文化知識。其次是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名詩名句進行解析,感悟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的心境,并從中獲得啟發。最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抓準古詩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全面分析其中存在的道理,感悟作者的思想,通過長期的影響來增強自身對于傳統文化的認識。
(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創建出有效的教學環境
傳統文化既是一種感染也是一種熏陶。因此在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建出相應的文化氛圍,以此來影響學生。首先教師可以調動整體課堂環境,并保證教學環境的靜謐與嚴肅。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烘托整個課堂的氛圍,通過為學生播放相應的歌曲與畫面來增強課堂中的情境感。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學生也能充滿感情地朗讀古詩文,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如,在學習《念奴嬌·赤壁懷古》的過程中,教師要明確這首詞中氣場十分強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以《滾滾長江東逝水》為背景,通過向學生展示長江巨浪的畫面來讓學生進行朗讀,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感觸,還能烘托出整堂課的氛圍。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為學生營造出傳統語言的氣氛,這樣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有效的語言來講解古詩文,堅持以古詩文背后的傳統文化為主線,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環境中去,從而更好地學習我國的傳統文化。
(三)完善課堂教學活動
在高中語文古詩文課堂教學中,應保持課堂的開放性與靈活性。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完善課堂教學活動。首先,教師可以采取課堂辯論的形式來開展教學活動,由教師確定辯論的題目,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同時還要保證讓學生在進行辯論的過程中堅持以古詩文為例證等,這樣就可以在幫助學生鞏固古詩文的過程中,增強其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其次要讓學生進行講解,如讓學生選取題材,并搜集與之相關的古詩文,然后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
綜上所述,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是滿足時代發展需求的,同時對于弘揚與傳承中華文化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其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增強教學的效果與質量。
參考文獻:
王平.羌族文化與羌族性格的雙重展示:《羌族釋比文化研究》解讀[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4):72-73.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