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家榮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在開展義務教育以及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又提出了新的教育要求。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數學課程的教學對象應該是全體學生。在教學環節中保證學生的個性得以發展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預定的教學效果。針對我國初中數學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根據學生的發展個性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為數學教學改革找到合適的路徑。
關鍵詞:初中數學;個性化教學;學習興趣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必須以充分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為核心,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通過適宜的教學方法,通過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教師的引導,全面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在我國傳統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狀態,不利于學生個性的形成,社會的進步需要提高對個性的重視度。因此,在教學環節中,教師需要制定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任務,教師應該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目的,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
一、制訂差異目標,展開因材施教
教師在教學環節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差異制定符合學生真實學習情況的教學計劃。但是就目前來看,教師在制訂教學計劃的過程中,并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計劃具有盲目性,不能充分挖掘學生的個性潛能,不能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現狀,消除差異目標教學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需要教師不斷地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通過了解學生的個體興趣、特長發展以及思維意識等,進一步確定不同學生不同的可發展區間,針對學生的差異性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強調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要求教師制訂目標時需要保證多元化。另外差異性目標的確定,能夠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充分認識到自己現有的水平,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學習滬科版初中數學教材中“一元一次方程”這部分知識時,需要教師根據具體知識,幫助學生在理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解決實際問題,制訂發展性目標,并學會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對于方程的教學,需要制訂中層目標,將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知識傳授給大部分學生。制定發展性目標時,主要是針對少數可以掌握復雜與綜合教學內容的學生。通過制訂差異目標,在因材施教中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二、鼓勵差異思維,營造良好學習環境
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發生了巨大的偏差,教師在課堂上單純地注重傳授知識,沒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個性化教學活動的開展。對此,教師在課堂上應該起到引領指導的作用,進一步構建和諧的社會關系,引導學生的個性發展。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課堂的互動性,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初中是學生成長的重要時期,學生在成長階段中各個方面都存在差異,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差異通過問題的巧妙設計,激發學生積極學習,讓學生講解自己的解題思路。例如,在學習滬科版初中數學教材中“一元一次不等式”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根據一元一次方程的相關知識,引入課堂內容,讓學生通過課前預習的方式,自主總結歸納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之間的關系和差異。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學生對比自己的理解,并在對相關問題解答的過程中,自主尋找不同的解答方式??梢酝ㄟ^小組分析的形式,將小組之間不同的解答方式展現出來,最后教師再進行統一的解答。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調動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三、提供機會,促進個性化發展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努力提高學生的主體性,對學生遇到的難題進行點撥引導,讓學生自主找到解題方法。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讓學生解答,并不斷地鼓勵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和生活實際相聯系,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例如,在滬科版初中數學教材“圖形的相似”這部分知識中,教師先提出相似圖形的概念,通過演示相似圖形的形式,幫助學生清楚地了解相似圖形的概念。也可以讓學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學習相似圖形,讓他們畫出相似圖形進行對比,通過動手的形式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高教學效果。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利用多媒體資源,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利用活動與教學資源讓學生充分地自主思考,隨著我國網絡技術的發展,將多媒體技術充分運用到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利用多媒體自己創作相似圖形的相關圖案,并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掌握知識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為了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整體水平,需要最大限度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材施教,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瞿育飛,趙君海.初中數學課堂實施個性化教學實踐與思考[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4(6).
[2]王春萍.以創新思維構建個性化課堂[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4).
[3]葉偉東.“因材施教”: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28).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