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德
【摘 ? ?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也在不斷進行創新。作為教師,本文中我將主要結合自己教學過程中得出的經驗談一談新課程改革后,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關鍵詞】高中物理 ?新課改 ?課堂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00
眾所周知,課堂是整個教學環節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因為大部分情況下教師與學生是通過課堂教學的一系列活動為媒介進行相關知識內容的傳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直接決定著一門課程教學效果的好壞。尤其是高中階段,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眾多,并且隨著學生知識的累積和學習能力的提升,每門課程中所包含的知識的難度也在不斷地增加,這些都無形中增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和壓力。因此在每天有限的時間中,學生要快速高效的掌握不同科目的知識內容,這些都需要教師高效率、高質量的課堂教學作為支撐。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素質教育教學體制的逐步實施,課堂教學模式也發生著一定的轉變。以高中物理這門課程為例,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出,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揮、動手能力的培養和學科思維的建立,從而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到更多的知識內容。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在新課程教學大綱和目標的指導下,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從氛圍營造、授課方法方面入手,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一、課堂氛圍活潑化
物理作為自然學科的一種,是一門專門研究物質運動規律的學科,所以其知識的專業性、客觀性非常強,具體表現為,知識內容多以定理和公式的方式出現,解題具有明確且規范的思路和步驟。這也就導致了物理學科內容的單一性,通過教學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通常會感到乏味和枯燥。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首要的任務就是利用氣氛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為接下來的知識教學打好基礎。
首先,教師要通過自己的精神和情緒感染學生。教師與學生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最為基礎的組成部分,而人是一種容易受環境和他人影響的動物,教師本身在學科知識方面具有絕對的權威性,所以對于學生來說,本質上都會對教師產生一種信任和依賴心理,這樣就容易導致教師各方面的思維和行為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所以要想營造活潑的教學氛圍,教師先要保證自身情緒的積極性,從而通過語言動作將這種高亢的情緒傳達給學生,這樣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就會不由自主的受到教師的影響,進而共同營造出一種活潑、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
其次,在課堂教學一開始,教師要做好開場白。對高中生來說,每天需要學習的科目眾多,所以每次上課學生都會本能的帶有一部分消極和排斥心理,尤其是遇到下午上物理的時候,學生基本上處于一種疲累和消沉狀態,此時教師不宜采取單刀直入的形式,直接進行新知識的傳授,而是可以通過物理相關的小故事、幽默笑話、例子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逐步讓學生的精神調整到活躍的狀態,實現教學“熱場”。
二、課堂教學民主化
經過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后,“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逐漸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具體表現為,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放到主要位置,教師通過引導、啟發等形式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學習的意愿,進而一步步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首先,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教與學的位置關系。學校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人才,學生才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存在,所以,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逐漸退居“二線”,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宰。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小組探究的方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高低,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式學習。當然,學生由于自身物理知識累積的淺薄性和學習技能方面缺失,課堂學習過程中依舊需要教師從旁指導,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引導作用。例如根據教學大綱劃定每一節物理課的知識教學范圍,并結合教學內容設定學生需要討論的問題,還要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進行知識點的補充、點撥和講解,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其次,教師要通過實驗教學來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高中階段物理教學的重點已經不再局限于課本理論知識,而是逐步向著實驗方向轉化,所以課堂教學民主化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理論課堂和實驗課堂兩手抓。尤其是對于高中物理的實驗課堂來說,涉及到的實驗較為復雜,基本上都需要學生之間通力合作,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實驗讓每個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形成互幫互助的關系,從而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并且實驗過程中學生不僅要仔細操作實驗步驟,還要觀察和記錄實驗過程和結果,這對學生物理思維的建立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三、隨堂練習分層化
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我明確地知道學生在物理這門學科的學習水平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這是由于天賦、基礎、興趣等各方面的原因導致的。并且新課改后實行的素質教育教學體制明確要求,學校教育要尊重差異,因材施教,所以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要因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而進行分層次的隨堂練習。
首先,對于物理天賦缺乏,理性思維欠缺的學生來說,隨堂練習時,教師要盡量選擇基礎性的題目。一般情況下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都會實現貯備一些不同難度的題目,所以例題講解或者實驗教學告一段落時,教師可以結合當堂所學內容和所剩下的課堂時間,從事先儲備的題目中找出一些基礎性題目進行隨堂練習,幫助這一部分學生夯實基礎。
其次,對于物理學習能力較強,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說,教師在隨堂練習過程中要適當準備一些拔高性訓練的題目。這樣學生在做題過程中會遇到一定的挑戰性,進而刺激學生物理思維的高速運轉,幫助這一部分學生挑戰更高難度物理知識的學習。另外在隨堂練習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形成一幫一的學習模式,一個物理水平高的幫助一個物理基礎較差的學生,這樣不僅可以在全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低教師的“補課”負擔。
總之,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我國各階段的教育教學模式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高中階段更是教學改革的重點。所以作為一名高中物理教師,我們在日常物理教學過程中更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從而結合班級教學實際找出最為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