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梅慈
摘 要 基礎護理操作技能在是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步,人們逐漸加強了對身心健康的重視,護理工作的范圍和內容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拓展,護理專業也已經成為與人類健康和安全息息相關的專業。本文介紹了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中的相關實驗研究,其中包括心理練習、標準化病人以及操作流程圖片法這三種。
關鍵詞 基礎護理 實驗研究 心理練習 標準化病人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8.042
Abstract Basic nursing operative skill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nursing work in, with the progress of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people gradually strengthen the emphasis o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e scope and content of nursing work have been varying degrees of expansion, nursing specialty has become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health and safety professional.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nursing skills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the relevant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cluding psychological practice, standardized patients and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picture of these three.
Key words basic nursi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psychological practice; standardized patient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是近年來教育界提出的新的教與學的方式,其核心是鼓勵和支持學習者積極探究和合作解決問題,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方法,其將基礎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徹底改變了學習者消極被動的學習方式,突出了學習的主動性及知識和技能的形成過程,培養了學習者的綜合學習素質,非常適用于基礎醫學的教育。本文中所提到的心理練習、標準化病人以及操作流程圖片法都很好地體現了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的理念,不論是心理學練習,還是標準化病人、操作流程圖片法都對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質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價值,這些方法的應用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被激發,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
1 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中關于心理練習的實驗研究
心理練習是指學生在學習和掌握操作技能的過程中,根據所學技術的動作要領、順序、方法和時間,作系統的回憶,即在頭腦內反復思考身體動作的進行過程。
對于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中關于心理練習的實驗主要采用的是“教學對比實驗法”,通過對某校護理專業14級的本科學生134人進行隨機分組,從中任意抽取68人作為實驗組,并將剩下的66人歸為對照組,兩組的年齡基本都保持在18歲左右,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男生分別為五人和四人,女生分別為六十三人和六十二人。實驗主要是劉曉松主編的《基礎護理常用技術》一課中的“鋪無菌盤”。對于該實驗項目的評價主要采用的是客觀題理論評價試卷,該試卷涉及無菌盤的實驗目的、操作流程、操作方法和其他事項等等,一共23道選擇題,答對一題得一分,總共23分,對于鋪無菌盤的操作考核主要參照基礎護理操作技能考試的評分標準,實行百分制。對照組按照常規的老師講授—學生操作—老師糾正指導—學生操作—試卷測試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安排;實驗組要求在基礎護理操作技能的教學環節中加入心理練習,即老師講授—學生心理練習—學生操作—老師糾正指導—心理練習—學生操作—試卷測試。心理練習環節老師講授心理練習的目的、方法以及任務,并安排一定的心理練習作業,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深呼吸、冥想,是身體處在自然放松的狀態下,通過對剛剛學習的操作技能進行暗示性的表達,促進學生基礎護理操作技能的提高,每次心理練習的時間要保持在15分鐘左右。實驗結果:實驗組的理論測試成績為19.37左右,操作考核成績為84.20左右;對照組的理論測試成績為18.03左右,操作考核成績為81.25左右。該項實驗結果表明無論在理論測試中還是在操作考核中對照組的平均成績劣于實驗組的平均成績。
根據實驗的相關資料顯示,在實驗期間,對照組對于基礎護理技能的學習積極性明顯不如實驗組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實驗組技能操作環節之前的心理練習,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理論認知和實踐操作兩者之間的差距。心理練習教學環節在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中的設計,能夠讓護理專業的學生在潛移默化當中掌握基礎護理的操作技能,等到了實際操作的教學環節,學生們會不自覺地將自己在心理練習環節中學到的操作技能應用到具體操作中,這樣學生對于抽象的基礎護理操作技能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而且他們會把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積極主動的分析和解決,從而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對于提高學生操作技能方法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實現。
2 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中關于標準化病人的實驗研究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文社會觀念的改變,多年來延續的從病人身上學習醫療護理知識的醫學教育模式受到了嚴峻的挑戰,臨床見習對象問題成為見習教學中難以解決的問題之一。標準化病人是通過對正常人或者病人訓練(主要來源于本校教師、本專業學生、志愿者等),使他們能夠逼真地復制和再現臨床真實情況。模擬情景教學其實很早在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中已經得到過應用,只不過剛開始的時候在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中采用的是高仿真模擬病人,標準化病人教學方法是對高仿真病人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的創新和發展,標準化病人教學方法的使用突破了高仿真病人在教學過程中的局限性。
標準化病人在基礎護理操作技能中的實驗研究選取的是某專科學校13級護理專業的學生,我們將任意選取的95名同學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兩個組,選取48人作為對照組,剩下的學生為實驗組,兩個組的學生年齡基本保持在21歲左右,對照組和實驗組的男生都是六人,女生分別是四十二人和四十一人,考核標準和考核形式參照心理練習在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中的實驗研究,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考核成績分別為75.29和74.87,實驗組的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考核成績。實驗結果表明標準化病人在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根據相關的實驗資料顯示,實驗組85.8%的學生認為標準化病人有利于基礎護理理論知識的鞏固,實驗組75.3%的學生反映標準化病人教學法有利于提高自己學習的積極性,而且相關數據顯示,在標準化病人基礎護理操作的過程當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在禮儀、病人病情評估以及人文溝通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差距。
標準化病人情景模式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學生在這種教學方法下,學生能夠很好地掌握和運用基礎護理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使得護理專業的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很好的提高。標準化病人在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中的應用,促進學生的溝通交流水平的提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同時還順應了教育改革的潮流,為護理專業的學生提供了臨床操作的平臺,對于解決當前難實習的現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 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中關于操作流程圖片法的實驗研究
圖片是一種教學媒體。加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圖片可通過提供編碼表象而用于指導學習,并認為在操作技能的學習中,圖片往往描繪出操作的順序及操作所包含的動作,可以為要記住的操作步驟順序的呈現提供一個有效的媒介。
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中關于操作流程圖片法的實驗研究采用“教學對比實驗法”,通過對某專科學校14級學生進行研究,將錄取學生隨機分成4個班,然后從中隨機抽取五班和六班分別作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五班總人數為69人,平均年齡在17.8左右,其中女生58人,男生8人;實驗組六班總人數為60人,平均年齡在17.9左右,女生50人,男生10人。實驗組六班和對照組五班的老師選用的是相同的專業老師,實驗項目也是劉曉松主編的《基礎護理常用技術》中的鋪無菌盤。對于該實驗項目的評價主要采用的是客觀題理論評價試卷,該試卷涉及無菌盤的實驗目的、操作流程、操作方法和有關事項等,一共23道選擇題,答對一題得一分,總分二十三分,該實驗研究考核的標準與心理練習在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中的實驗研究以及標準化病人在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中的實驗研究考核標準相同,分制采用的同樣是百分制。首先制作操作流程圖片(用相機將操作流程標準拍成照片按順序打印),然后把打印出來的照片貼在實驗組六班實驗室的教室黑板或者墻上。對照組五班按照常規的老師授課—學生練習—老師糾正指導—學生練習—理論測試的教學模式進行實驗活動;實驗組六班按照操作流程圖授課模式進行實驗活動,即老師授課—操作流程圖展示—學生練習—理論測試。實驗結果:對照組五班的理論測試平均成績為18.2,操作考核成績為81.24;實驗組六班的理論測試平均成績為18.9,操作考核平均成績為88.34。實驗結果表明實驗組在鋪無菌盤操作技能訓練中的理論測試成績和操作考核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
操作流程圖片作為基礎護理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對于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操作流程圖片在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中的應用,操作流程圖片形象直觀,能夠用具象化的手段將基礎護理操作流程以圖片的方式展示,為學生理解和掌握書本上或者老師課堂上傳授的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提供便捷的方式。通過對操作流程圖在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中的實驗研究,有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到操作流程圖片法在護理教學中的價值和意義,另外,操作流程圖片憑借著價格低廉、可反復使用以及簡單易操作等優勢,逐漸成為現今培養專業化實用性高素質基礎護理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同時也為基礎護理教學模式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4 小結
基礎護理是以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基礎,結合病人生理、心理特點和治療康復的需求,盡可能滿足病人各方面需求和疾病治療與康復需要的護理,其內容涵蓋了生活護理、病情觀察、基本護理技術操作、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臨終關懷、書寫護理文書等。
心理練習、標準化病人以及操作流程圖片法等方法在基礎護理操作技能中的應用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教學的效果,使得基礎護理教學更加生動有趣,同時,這些方法在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中的應用,對于學生基礎護理操作技能以及基礎護理理論知識的掌握都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護理工作在現今的社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社會各界應該加強對護理的支持和鼓勵,相關學者也應該繼續探索和研究提高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效果的方法,創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手段,真正實現寓教于樂。
參考文獻
[1] 蘇晗.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的實驗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0(12).
[2] 田莉,張國棟,魏莉.心理練習在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05(3).
[3] 張莉芳,蔡益民.標準化病人在護理學基礎操作技能教學中的應用設想[J].中華護理教育,2009(6).
[4] 田莉,魏莉,王維娜.操作流程圖片法在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中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3).
[5] 卉艷麗,曹曉林,喜燕,胡志謙.護理理論及理念在基礎護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