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夢夢
摘 要: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有效推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形式,也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如何做好頂崗實習管理工作是提高頂崗實習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頂崗實習;實踐;學生
一、前言
高職的頂崗實習是在學生完成基礎課和部分專業課后進行的教學環節。通過頂崗實習,使學生全面了解企業生產運作,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下,體會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在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上產生一個飛躍。頂崗實習是強化學生應用能力和實踐技能的重要途徑。頂崗實習階段,學生要走出校門,在實際工作崗位上以“準員工”的身份進行生產實踐,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實現由“學生”向“員工”身份的轉變;頂崗實習有利于學生職業素養的全面提升,有效實現專業培養目標;頂崗實習階段學生要在具體的生產崗位上進行生產實踐,是實現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生產實踐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學生通過一定時間的崗位鍛煉,有利于增強其崗位適應性,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二、頂崗實習有效教學評價的實踐效果
1.引領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教學管理水平
科學、客觀的頂崗實習教學評價,產生正確的導向和激勵作用,促進各部門及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形成日常管理和定期巡視相結合、崗位現場答辯和網上視頻答辯相結合等教育教學柔性管理體系,使分散、復雜的頂崗實習得到有效、規范的管理,使工學有機地結合,收到“以評促管”的效果,推動教育教學改革,使學校教育教學體系更加適應市場需求,更加適應企業需要,提升教學管理水平。
2.規范頂崗實習管理,確保頂崗實習質量
提高教學質量是高職院校永恒的主題,科學規范的頂崗實習教學評價體系明確了參與各方的職責,創造了“管、教、學”共建的廣闊空間,調動了各系部、教師、學生及教學管理人員的積極性,激活了教學過程的各種要素,規范了頂崗實習教學,對于診斷性評價和隨機評價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評價結果,及時調整頂崗實習教學,達到“以評促改”的目的,確保頂崗實習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
3.促進教師實踐能力的提高,優化雙師結構
頂崗實習有效教學評價的實施,充分調動了指導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專業教師不但指導學生頂崗實習、畢業課題,更親自參與實踐,在指導和實踐的過程中,極大地豐富了專業教師的現場經驗,提升了教師專業實踐能力。同時,優秀的企業導師也成為現場專家,優化了雙師結構。
4.深化校企合作,推動校外
實訓基地建設多元化的評價主體使得企業真正參與到學生頂崗實習教學活動中,企業與學校共同制訂頂崗實習計劃、大綱、指導書,共同指導、管理和評價學生,校企滲透,共同開發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及教材,深化了校企合作。
5.提升學生職業崗位能力,提高畢業生就業率
學生頂崗實習的崗位真實性使學生的學習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職業道德、職業規范、職業崗位能力、價值觀和社會適應力全面提升。這些成效恰恰是用人單位所注重的,而評價結果更為用人單位優先錄用提供了客觀的依據,從而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崗位的專業對口率。頂崗實習教學評價的客觀性、科學性、公正性、規范性和權威性得到了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高度認可。
三、提高頂崗實習質量的策略
1.選擇適當的時機
頂崗實習的目的在于學生理論知識的進一步豐富,實踐技能的進一步強化,職業素養的進一步提升。在頂崗實習前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基礎,必須完成相應的理論學習,有針對性地進行過崗位技能的培訓,具備初步的實踐能力,能基本適應崗位工作的需要。否則,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培訓壓力。企業為了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降低生產成本,可能拒絕接受實習學生,或只讓學生“盯崗”,將“頂崗實習”變成了“認識實習”。所以,頂崗實習安排得不宜過早,一般應安排在最后一學年。
2.合理安排實習時間的長短
職業技能的形成是逐步完成的,它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時間太短,學生剛剛適應工作環境,就要離開,不利于學生職業技能的養成和提高。同時,企業生產有自身的規律,講究連續性。短期內大量涌入或撤走工作人員,都會嚴重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所以,頂崗實習的時間不宜太短,一般應在三個月以上。
3.做好學生的心理調適
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期間所要面對的是真實、復雜的生產實踐和經營管理,面對的是完全不同于學校的人際關系,學生會在心理上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不適,甚至出現心理失衡。指導教師要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和調適工作。重點要做好學生的角色適應教育工作。
4.實行契約化管理,確保實習的安全性
頂崗實習要求學生必須走出校門,到企業的具體生產崗位去。學校和企業是不同的社會機構,各自的運行規律和追求目標不同。學校以育人為主要目的,企業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主要目標。不同的目標會使雙方在許多方面的認識出現偏差,甚至產生矛盾。為保證頂崗實習的順利進行,對頂崗實習應實行契約化管理,通過協議較好地協調和保證學校、學生、企業各自的權利與義務。
5.教育學生正確看待實習報酬問題
絕大多數企業在為學生提供實習報酬時并不是按正式員工的標準進行,可能會造成學生巨大的心理失衡。同時,學生實習崗位不同實習報酬也有所不同,學校要選派得力的實習指導教師,教育學生擺好自己的位置,確定好自己的角色,學會用企業員工的意識思考問題和要求自己。
參考文獻:
[1]張紹明.校外實習基地的選擇標準和實習管理[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9)
[2]謝家的.強化畢業生實習管理提高學生專業技能[J].科技資訊,2006,(11)
(作者單位:河南城建學院能源與建筑環境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