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一 李秀林
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以電子白板為代表的多媒體技術正快速地融入中學物理教學,豐富的網絡資源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許多物理知識也以動畫、視頻、圖片等各種形式走進課堂。而電子白板和網絡技術能夠強力支持師生的交互式教與學,是提高中學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之一。
關鍵詞:電子白板;物理教學;高效課堂;網絡資源
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一種新興的多媒體設備,目前已被廣泛地應用在課堂教學之中,為物理教學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開放式平臺,促使中學物理教學手段和課堂結構產生深刻變化。但是,先進的教育技術能否體現其價值、發揮其作用、再現其輔助教學的優勢,教師是關鍵。本文以網絡環境下電子白板與物理學科整合教學為案例,來闡明電子白板技術是強力支持師生的交互式教與學和提高中學物理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
1 應用電子白板技術,有助于優化教學環境,激發學習物理興趣
中學物理課程標準指出:“要加快多媒體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整合,既有利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和技能,又有利于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和傳遞信息的能力。[1 ]”當今,以電子白板為代表的多媒體技術正快速地融入中學物理課堂,它所呈現的信息圖文并茂,有聲有色,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在講授“平拋運動”這節課時,可用一個Flash仿真課件導入:一架飛機接受任務,要擊毀前方水平公路上行駛的汽車。提問:飛機在汽車上方什么位置投彈?學生回答在距汽車有一定距離時投放。再請學生使用電子白板設置合適的投放位置,引導學生認識平拋運動特點,逐漸掌握其規律,最后點擊按鈕,一擊而中。如此導入,優化了課堂教學環境,同學們會對平拋運動產生濃厚興趣,認真探究并積極參與。
又如在網絡教室進行《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人造衛星上天》一節教學時,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火箭能夠克服地球吸引力而推動衛星進入地球軌道?為什么飛船能夠像月球那樣圍繞地球旋轉?宇宙飛船如何登上月球? 要求同學們各自上網查找相關資料,整理歸類,很快同學們找到了嫦娥3號成功登月視頻、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的影像,還有同學收藏了“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個腳印”、“阿波羅”宇宙飛船登月照片等。大家紛紛要求展示自己的作品,提出自己的觀點,一系列的電子白板演示,很好地起到了提升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作用。
根據教學內容,每學期初都提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身邊物理現象,安排2節或更多的課時,讓學生在計算機教室查找資料,如交流電是如何產生的?通過窄縫看到的線性燈光為什么是彩色條紋?高速路上如何測出汽車違章超速?這些物理知識,互聯網上的資料詳實豐富,同學們通過上網取證、歸納,寫出一段結論,再利用電子白板與大家交流分享成果,這樣,遠比教師一味地講,學生被動地聽,教師簡單地板書,學生機械地記錄效果更好。
2 應用電子白板技術,有助于化抽象為形象,突破物理教學重難點
高中階段某些物理現象、過程、概念都比較抽象,以傳統教學方式,僅憑教師課堂講解,學生沒有感性認識,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而利用白板技術制作的多媒體課件,可以使抽象問題形象化,動態問題靜態化,宏觀問題與微觀問題相互轉化。特別是對難以理解或難以想象的物理概念和過程,通過白板演示、或小組利用網絡合作探究、模擬實驗,能收到意外效果,做到重難點的突破。
“探究加速度與質量和力關系”的實驗教學,是高中物理的重要一節,它的實驗原理和操作步驟將為以后的物理實驗打好基礎。在實驗室分組實驗中,教師可利用手機選擇性地拍下2-3組學生實驗過程,再放到電子白板上播放,讓學生進行總結,加深對實驗原理的理解,特別是對如何平衡摩擦力,平衡過度和平衡不夠的現象和原因記憶尤為深刻。
課堂教學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物理概念和規律,學生很難在一節課理解、吃透,一些經典習題也需反復講解。因此,可用照相機錄制教學中的重點知識片段和典型例題,編輯成5-6分鐘微視頻存儲在網絡服務器中,重難點知識教師通過電子白板重點講評。在網絡教室上課時,學生可自主選擇學習觀看,點播較多的有物體受力平衡分析、機車啟動問題、連接體問題、電學實驗中分壓、限流接法等案例。這種教法,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梳理,達到突破難點,強化重點的目的。
3 應用電子白板技術,有助于師生互動,優化物理實驗效果
物理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對物理實驗的理解。因此教師課堂演示和學生分組實驗是物理教學不可缺失的一環。實驗操作中,通過數據采集,分析、歸納和總結規律,能夠較好地鍛煉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但由于實驗室條件和儀器設備的限制,某些實驗效果可能不盡如人意,有時甚至有較大偏差,而通過電子白板的交互性,或網絡環境與物理探究實驗整合,可以對那些難于觀察或無法實現的物理過程進行模擬實驗,使之成為常規實驗的輔助。如模擬楊氏雙縫干涉、盧瑟福α粒子散射等,這樣能使學生獲得直觀、形象的感性認識,使物理實驗的效果達到最優化。
《光的折射與全反射》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內容,某些知識點比較抽象,物理規律不易掌握,在本章的教學中,可首先進行實物演示:水中的筷子會彎折、白光通過三棱鏡會出現7種顏色的光、表面燒黑的鋼球在盛有水的杯中看起來格外明亮。請同學思考以上看到的現象,再用電子白板演示光纖通信應用、海市蜃景等視頻,進一步提出光現象的一些問題,如:河底的魚看上去為什么變淺了、沙漠上海市蜃樓是如何產生的?讓他們帶著問題去學習,為今后的課堂教學做好鋪墊。通過上網查找資料、小組合作探究,再利用網絡和電子白板,把自己的學習成果和大家分享、交流,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在電學實驗課教學中,教師都會告訴學生, 電池不能短接,電壓表、電流表不能超過量程。但總有一些學生會出現誤操作,以致損壞儀器,利用電子白板課件,就能減少這樣問題的發生。網絡環境下,每個學生都可以上網查找,設計實驗方案,分組模擬,最終感受成功快樂,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又能優化實驗效果。 如高中物理《測定金屬絲電阻率》的實驗教學,能夠綜合考查學生的電路設計、實物連接、儀器讀數等能力,尤其是傳統的實驗器材連接和螺旋測微器讀數,是高考的重要考點,也非常適宜于應用電子白板教學。備課時,教師可由電子白板系統提供的素材或實物圖,選定實驗器材(電源、電流表、電壓表、待測電阻、滑動變阻器和開關等),復制、粘貼到PPT課件中,再拖動、縮放,調整到合適位置,或設置成難易不同的題型,發給不同層次的群組。要求學生使用PPT下的“自選圖形-線條-自由曲線”,連接實物圖。學生也可將自己的作品傳遞至網絡服務器指定目錄,由教師在電子白板上演示,對典型案例進行點評和總結。這樣,遠比教師在黑板上反復作圖,或簡單使用一些課件演示效果要好。
4 應用電子白板與網絡資源,有助于分層教學,構建高效物理課堂
教學活動中實施分層次教學,目的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理解、掌握不同層面的知識。傳統的分層教學,常常是把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實行走班制或分層課業訓練,但這也會產生一些負面作用,容易給學困生帶來心理壓力,降低學習興趣。而交互式電子白板和網絡技術的有效整合,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計算機局域網主機進行控制,將班級學生根據學情分成若干層次,建立群組,或由學生自主在網絡上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和練習。教師通過主機對不同群組提出不同的問題,下發不同的練習,通過圖、文、聲、像,提供多角度、多層面的學習資料,創設不同的問題情景,教師也可通過網絡參與任一組群的討論,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這樣的分層教學是動態的,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實行每節課或每周進行組群調整。如游標卡尺的讀數教學,在講解完原理和讀數步驟后,按10、20、50分度由易到難分成三個動態的群組,每組下發若干題,反復訓練,分層遞進,達到全體掌握的目的,創設真正意義的高效物理課堂。
今天,豐富的網絡資源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學校全力打造并實施的“班班通”教學資源為廣大教師積極探索不同模式的“教與學”提供了保障。同一節課,每個學生都可以學到不同的知識,對同一個教學主題,可以產生不同的理解,表達不同的觀點,通過師生、生生互動,協作學習,共同提高。但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電子白板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應不僅局限于PPT或其他課件的簡單使用,也不是僅僅為了增加課堂容量,而應是以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方式實施的開放式教學,借助這種新型的教與學的活動,更好地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廖伯琴,張大昌.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武漢: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