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俊娜 張凌云
【摘 要】在各項教育中,德育教育是最為主要的,因為它不僅僅決定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而且也決定了社會的和諧程度。但是,目前中職計算機專業德育教育卻存在著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從網絡道德教育、師生溝通交流、計算機課堂教學這三個方面來探究中職計算機專業德育教育的創新改革路徑。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專業 德育教育 問題 創新改革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在注重學生成績的同時,開始逐步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就成了現代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對于大多數中職院校來說,只要保證學生擁有扎實牢固的專業基礎知識即可,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教育則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德育教育就更不會被作為教育教學的重點。因此,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德育教育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就業能力的增強。
一、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德育目標脫離實際
目前,一些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將《教育大綱》的德育要求作為教育教學的德育目標,完全沒有考慮中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再加上這些德育目標太過于政治化和理想化,缺乏具體的操作措施和評價標準,這就導致有些中職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流于表面,并沒有深入到學生的心靈之中,不僅僅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會引起學生的抗拒心理。另一方面,某些中職院校的德育目標太過于絕對化,沒有根據時代的變化和學生的變化來做出相應的調整,不能做到與時俱進、以人為本,所以,德育教育沒有起到應有的引導作用,實效性不足。
(二)德育內容存在偏失
很少有中職院校具有自主開發德育校本教材的意識,大多數中職院校的德育教育內容是根據國家的要求和思路來制定的,與時代的發展存在著一定的脫節,這就使得德育教育的針對性和指向性不足。再加上中職學生思維活躍,信息來源渠道廣泛,所以,陳舊的、與時代脫節的德育內容是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的,德育效果自然也就無從保證。
(三)德育管理不到位
中職院校的教師教學壓力和教研壓力相對較輕,應該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開展德育教育,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德育教師只是將德育道理生搬硬套地“灌輸”給學生,不能夠結合時代新現象和學生的實際問題來進行分析,所以,德育教學過程十分枯燥,學生找不到興趣點。再加上有的教師在傳授專業課知識的時候,沒有注意專業知識和德育內容的結合,浪費了有效的課堂時間,德育教育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中職計算機專業德育教育改革創新的路徑
(一)將專業知識教學和德育教育結合起來
在中職院校的計算機專業教學中,教師除教授計算機基礎知識之外,還應該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實現專業知識和德育教育的有機結合。例如,在計算機課堂上,針對某些學生自由散漫、不敬師長的行為,教師要及時指出這種行為的錯誤之處,并要求學生立即改正。再如,在計算機上機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遵守機房管理制度的意識,使其形成愛護機房設備的習慣。同時,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團體活動,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地培養學生的程序意識,并結合現實中的計算機病毒案例,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性,引導學生按照步驟來正確操作計算機,積極使用正版軟件,拒絕盜版軟件。
(二)加強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交流
在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與學生關系最為密切的人,教師的言談舉止和道德品質都會在有意無意中影響到學生。如果教師具有良好的素養和高尚的思想道德節操,那么學生自然就會有樣學樣,受到潤物細無聲的熏陶。所以,教師要學會利用各種時機加強和學生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和情緒變化。例如,經常組織有關計算機方面的專題講座,或利用電子郵件、視頻聊天的形式來與學生進行交流,在此過程中,巧妙地將德育教育和生活實際及未來的工作內容相結合,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針對某些計算機專業學生不獨立完成作業,竊取、抄襲他人作業的現象,老師可以根據這些行為本身來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幫助學生梳理正確的價值觀和誠信觀念。
(三)在網絡計算機授課中滲透德育教育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成熟和網絡的廣泛覆蓋,一部分中職院校的學生沉溺于網絡游戲之中,為此浪費了錢財、荒廢了學業、拖垮了身體。無論是從精神方面還是從物質方面來說,網絡游戲都對學生的身心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再加上網絡中某些錯誤價值觀的誤導,都給德育教育帶來了難度。有專家曾經說過:“利用強硬的手段來阻止學生與網絡的接觸是不明智的行為,這只會激起學生的叛逆心,無論如何也要嘗試一下。”在當代社會,互聯網是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手段和工具,在現代社會中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以,計算機老師要在傳授計算機知識的同時,要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對對待和使用網絡,在網絡計算機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使得學生形成正確的網絡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潘高軍.職業中專學生道德素質現狀調查與道德教育對策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7.
[2]魯潔.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礎——道德教育當代轉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07).
[3]胡柱萍.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創新與構建和諧社會[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07,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