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 要:初中階段的學習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習將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物理學科是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的重要學科之一。因此,在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手段的運用,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物理學習的成績。
關鍵詞:初中;物理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方式從形象思維逐漸向抽象思維過度,而物理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因此,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對物理課堂的順利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的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以及設置懸念或者是合理的開展實驗等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真正地走進物理,熱愛物理。
一、聯系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物理學科不是抽象的獨立于生活之外的一門學科,而是與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學科,在生活中到處都可以看到物理現象,這些豐富多彩的現象中蘊涵著居多的物理知識。新課程改革要求要引導學生從生活走進物理。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的聯系起來進行講解,而不是單純的說教,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興趣,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通過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可以讓學生真正地了解和體會到物理的重要性。如,在教學“凸凹透鏡成像原理”這一知識點時,可以結合生活中的近視鏡和老花鏡讓同學們來學習物理知識,這樣學生更容易將抽象的物理知識靈活的掌握,并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再如,在學習“液化和氣化”這一知識點時,可以通過天空中的大霧和夏日地面上的水會很快的消失這些生活現象來了解學習這一知識點。通過將生活與課堂有機結合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在物理學習和生活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學生們自主的進行積極的思考和探索。
二、巧設懸念,維持學生學習興趣
在物理教學中,通過巧設懸念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很快的進入物理教學的情境中,主動的積極的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探究和學習,激發并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來設置懸念,讓學生走進生活學習物理。如,在學習“大氣壓強”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利用醫院里輸液要將點滴瓶掛起來這一生活現象設置懸念,激發學生學習這一知識點的興趣;其次,可以利用學生學習的重難點設置懸念,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摩擦力”這一知識點的學習存在較大的困難,教師就可針對學生學習的難點設置懸念,如可以先回顧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然后提問“人走路向前靠的是什么力?”幫助學生理解摩擦力的存在與方向這一知識點,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了解物體的受力情況,在和諧快樂的氛圍中探討物理知識,維持學生學習的興趣;第三,利用新科技設置懸念進行教學。當今社會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很多先進的技術都運用到了實際的生活中,這些物理現象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磁懸浮列車,教師在教學中要設置懸念,提問學生:“這種列車是如何運行的,其動力來源是什么?”讓學生對這一問題開展相關的探討,在解決這一問題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引入實驗,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實驗學習與理論知識相結合是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實驗也是物理學科的特點之一。此外,學生長期的學習理論知識,會產生厭煩的情緒,學習效率不高,學習積極性不高,而讓學生做實驗相當于將學生從一個固有的學習環境中引入到另外一個有趣的實踐的學習中,學生們在實驗的環境中會有極大的好奇心和新鮮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假如在教學中只是注重學生物理理論基礎知識的學習而不重視引導學生開展恰當的實驗,這是不符合物理學科學習的科學規律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設置一些有趣的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操作中認真的觀察并做好相應的記錄,然后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出相關的結論或規律。如,在學習“凸凹透鏡成像原理”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開展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了解凹透鏡和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和區別,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就不會將這些成像特點混淆,因為學生在動手實驗的同時在用眼睛觀察并動腦經認真的思考,這樣得出的結論要比單純的讓學生記憶一些規律性的知識要有用的多,此外,學生進行實驗能夠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思維習慣。
四、巧設情境,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在課改教學中教師的作用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輔助者,教師的作用更多的是對學生學習的引導而不是直接的給予,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教學內容和學生興趣的特點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在教學“牛頓第一定律”這一知識點時,就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設置情境,可以問學生:“同學們誰玩過水上滑梯或者是滑過冰?”通過這一生活問題,學生很快的就會加入到這一問題的討論中,在討論后教師要提出問題:“請同學們想一想,你見過的最光滑的介質是什么?”接著告訴學生:“冰是我們常見的最為光滑的介質”,再提問:“如果我們在比冰塊更為光滑的介質上滑行,我們能不能夠停下來?”通過這樣的教學情境的設計,調動學生學習和思考的積極性。接著教師在講解相關的牛頓第一定律的知識,這時候學生注意力高度的集中,這個時候給學生講述這一知識會有很好的效果,學生的接受和記憶速度很快。再如,在學習“機械能”這一知識點時,也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情景引導學生快速的走進課堂,在課堂中積極的思考,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
五、結語
總之,物理學習的興趣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內在動力,也是學生持續學習物理的支柱,在學生學習物理的整個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的合理運用激發并維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升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和整體素養。
參考文獻:
[1]馬統領. 淺談初中物理興趣教學[J]. 學周刊,2016,08:181.
[2]謝玉霞.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激發中學生學習物理興趣[J]. 才智,2010,19:106.
[3]趙艷華. 淺談初中物理興趣教學的切入點[J]. 學周刊,2012,09:175.
[4]朱愛民. 初中物理興趣教學的幾點思考[J]. 成功(教育),2011,02:154.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龍華新區龍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