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
【摘 要】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的學科,是世界第一大國際通用語言,在當今社會公關、交流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筆者將結合新課改的相關要求,并結合自身教育教學實踐經驗,向大家簡要介紹幾種新的英語教學方法,希望對教師的英語教學工作有所幫助和啟發。
【關鍵詞】初中英語 合作式教學 鼓勵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053
英語這門學科曾被認為只有語感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才能學好,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只要學生的學習態度誠懇、學習方法得當,加之教師的恰當引導,學好英語也并非難事。
從本質上講,人的智商沒有高低優劣之分,智力上更沒有太大的區別。學生對新事物新知識的認知和接受能力最初是近似的甚至是等同的,但是為什么呈現在學習成績上的差距會如此大呢?在筆者發現在自己所教過的學生中,很多以前英語成績差的學生慢慢地名列前茅,成為班級中的優等生;而有些學習成績本身優異的學生卻出現了截然相反的現象:成績一落千丈,成為班級內的差等生。這個問題曾困擾了很多學生家長、學校教師,甚至引起了心理學家的注意。有的學生家長認為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好壞取決于先天性遺傳,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差或許是因為家長自身記憶力或者理解力差而遺傳給孩子,使得孩子在學習中與他人拉開差距,為此也就原諒了自己孩子在學習上不出色的表現;而有的老師認為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取決于學校教學設施的好壞和學生對環境適應能力的高低。
筆者認為,影響學生成績優劣的因素有很多,但教師的個人魅力以及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因此,作為教師,如何讓更多的學生學好英語、對英語學習產生自覺性、增強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成為擺在每一位初中英語教師面前必須面對,且必須解決的問題。那么,作為教師,我們應當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呢?筆者認為,我們要盡可能地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讓我們的教學方法更加新穎,強化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自覺而主動地加入到學習中去,將教師的引導性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適時地結合起來,以達到在“活動中學”的目的。為此,我們應當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開展并使用新穎的教學方法,有啟發性、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的促進學生學習并學好英語。
一、面向全體,開啟合作式教學模式
叛逆是初中生主要特征之一,作為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適當的引導,不能采取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的方式來督促學生學習,在課堂教學的環境中,更不能采取“滿堂灌”的授課方式。新課改規定,教師應當發揮其引導作用,使得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占據主體性、發揮主動性,因此,開展合作式教學模式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都是最佳的選擇之一。合作式教學主要特點是注重對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的鍛煉、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群策群力回應教師的提問,促使學生在合作中學習、進步。這種教學方式既有利于幫助學生鍛煉自我、開發智力,又有利于學生增進同學感情,互幫互助,達到小組成員共同進步的目的。同時也利于學生在小組之間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氛圍,形成適當的競爭力,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增強和學習成績的提升。
例如,在英語對話練習活動中,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與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搭配為一組,通過練習對話,既有利于幫助學習不積極的學生增強學習主動性,同時也有益于優等生對已掌握知識的鞏固,發現自身存在的價值,從而達到雙贏的目的。
二、聯系現實生活,助力英語教學
英語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事物在英文中都能找到對應的詞匯。作為教師,在教授新知識的過程中,要善于把授課內容與日常生活相聯系,以方便學生掌握新知識,加速記憶新詞匯、語法等知識。這種授課方式有利于學生直觀的理解所學知識,集中注意力增強記憶的深刻性和及時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中學生尚且處于一個對新事物充滿好奇的階段,其記憶規律由具象記憶向理解記憶、抽象記憶轉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若能及時跟進、恰當引導,不僅有助于學生較快的掌握所學知識,而且這種方式對于學生思維邏輯能力和想象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例如,在課堂授課中講授Chair這個單詞時,為了方便學生記憶,教師可以通過講述一個關于椅子的故事或引導學生想象椅子的形狀等方式來督促學生扎實記憶,以增強學生記憶的深刻性和及時性。
三、鼓勵為要,注重增強學生自信心
適當的鼓勵和表揚可以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教師要樹立學生平等觀念,不能一味偏愛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對其大加贊譽;而對學生成績較差或者學習態度不積極的學生冷言冷語相向。作為教師,不應當吝嗇對于每一位學生的表揚和肯定,特別是對于那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更需要引起注意、適時鼓勵,以促進其學習的主動性。通過教師對學生的表揚和鼓勵,學生容易走出學習瓶頸,克服自身懼怕學習和被否定的心理陰影,從而為自身創造一個相對自如而輕松的學習環境和學習心境。如果教師對學生一味的否定和責備,那么學生容易形成自我否定和自卑心理,漸漸地開始出現厭惡學習、害怕回答問題的現象,時間久了就會形成惡性循環,不僅影響自身的學習,而且對自身的身心健康也有害處。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當注重把握這一點,在教育教學中注重加強對學生的激勵和肯定,盡量避免一味地責備和批評學生。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多花一些時間與學生交流,與學生形成友善的師生關系,將嚴格要求學生與表揚學生二者結合起來,恩威并施以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在授課中,對于學生回答的問題,要有針對性的點評,多說一些“Good”、“Well”“OK”“You are best!”等肯定性的話語,以增強學生回答問題的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但也要避免虛假表揚、鼓勵過度等問題的發生,過度的表揚和認可往往會適得其反,釀成惡果。
作為教師,我們不能讓自己的學生輸在起跑線上。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以及國家教育教學法規的不斷完善,教育部對教師和教學都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和規范。教師只有適時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案,確立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發揮自身引導性作用,注重因材施教,才能為國家為社會培育出更符合時代要求的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