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周艷
摘 要:近年來,中國畫領域專家與學者對工筆花鳥畫的教學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與市場需求對接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中,筆者從工筆花鳥畫的市場需求談起,對課程改革的具體思路展開分析,旨在為廣大教師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實用型美術人才提供參考。
關鍵詞:工筆花鳥畫;課程改革;市場需求
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出能夠適應社會需求與發展的人才,美術教學也不例外。經過近些年來的教學改革,美術教學目標設定為培養一批具有均衡知識結構與扎實理論技術的、富有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新型美術人才。工筆花鳥畫課程參照這一目標對授課、實訓等教學環節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學生從課程中獲得的專業能力仍難以同市場對接,這不僅影響了國畫專業的整體教學水平,更不利于學生日后的就業與深造。本文中筆者從市場的角度出發,對工筆花鳥畫的改革思路進行剖析,幫助教師培養出具備綜合素養和創新意識的應用型美術人才。
1 工筆花鳥畫的市場需求
1.1 工筆花鳥畫的總體市場前景
通過對行業企業以及國畫領域的專家的調研與交流,筆者了解到工筆花鳥畫有著不錯的市場前景。具體來講,工筆花鳥畫的市場需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商業環境裝飾。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品位的提高,酒店、商場、會所等公共商業區域都傾向于選擇更有文化價值,更能體現內涵及寓意的國畫作為裝飾,工筆花鳥畫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國畫形式。二是家具裝飾。近年來,中式風格家居設計逐漸興起,人們對于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需求,工筆花鳥畫開始走進千家萬戶。一些家庭會選擇清新、舒適,適合居住者審美需求及總體裝修風格的工筆花鳥畫裝飾餐廳、走廊、玄關等室內空間,以彰顯個人品位。三是禮品贈送。工筆花鳥畫作為傳統國畫中最形象、最易于被大多數人接受的形式,逐漸取代了煙酒等傳統禮品,成為商業機構以及高品位人士禮品贈送的首選。
1.2 學生工筆花鳥畫的市場分析
由于高端字畫和名人真跡數量有限,且價格奇高,一些工筆花鳥畫仿品或印刷品逐漸成為低端市場的寵兒。通過對書畫市場、畫廊的調查,筆者發現一些宋人小品工筆花鳥畫的仿品價格在千元以上,高仿印刷品的價格也有二三百元。這一市場需求與定位為學生工筆花鳥畫打開了發展空間。一些優秀的學生人工手繪、臨摹作品均可以在市場上賣到一般價位。
2 工筆花鳥畫的改革思路
2.1 課程模式與市場對接
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要帶領學生多參觀美術作品展、大型畫展,介紹他們到畫廊、工作室、美術公司、藝術中心參觀、學習,使他們明確學習目標,了解市場需求。這種將課堂搬到市場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親身考察、分析市場因素,指導他們了解工筆花鳥畫的市場價格、主流客戶。與此同時,教師還可連同畫廊或藝術品經銷商建立“工坊”,幫助學生參與實踐創作,嘗試將優秀作品推向市場,實現教學與市場的有效對接。
2.2 授課與臨摹部分的改革
針對理論課時較少的情況,工筆花鳥畫的授課應更加突出重點,注重當代審美在傳統藝術中的表現。首先,教師應當在理論講授與作品欣賞階段滲透部分當代工筆花鳥畫的經典范例,少而精、細而深地將繪畫技巧與理論知識講解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體會其中的審美特色與繪畫風格,激發學生實訓環節的熱情。其次,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的局部示范授課模式,對重點內容進行整體示范。工筆花鳥畫教學是技能的傳授,教師需要將創作規律、畫面的整體把握能力傳授給學生,這就需要整體示范與全面講解。通常,一幅范畫的整體講解分為四步:第一步對大體效果進行講解;第二步上正色,講解結構與色彩關系;第三步講解特殊處理;第四部示范重點難點。
臨摹部分的改革主要分為白描與設色兩部分。教師可先帶領學生練習長短、圓折細鐵線的描法,再結合提按、頓筆技巧,練習柳葉描、釘頭鼠尾描等難度更高的描法。例如,勾花的線較細,勾葉則可稍粗一點,木本植物枝干可采用側鋒運筆來突出其蒼勁的質感;勾鳥的喙以及腳甲等部位用線要硬挺,背腹羽毛則要松軟。在對范本進行獨立臨摹時,臨摹對象主要以宋人小品為主,教師應由易到深、從簡單到復雜地對小品的選題取材、構圖立意、筆墨技巧、審美角度等方面進行講解,按思路引導學生逐步臨摹。
2.3 寫生部分的改革
寫生環節改革是工筆花鳥畫改革的重點,教學進行到此環節,學生已經有了工筆花鳥畫的理論知識,掌握了部分繪畫技巧,此時正是將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外化的關鍵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索傳統繪畫與現代繪畫的關系,幫助他們找到工筆花鳥畫同市場需求之間的契合點。具體來講,寫生部分仍舊以室內寫生與戶外寫生兩種形式進行,室內寫生主要以插折枝花寫生為主,教師在此過程中可集中對學生的寫生問題進行講解與答疑。室內寫生的對象不應過于復雜,三兩枝花即可,一般來講,學生只要能將枝干、花頭、葉子等部分的結構與線描處理好即可。戶外寫生是寫生改革的重點,教師可從兩個方面來提升學生寫生質量:一是引導學生熟悉物性、物態。教師要帶領學生了解花木的生長結構,使他們理解草本、藤木、木本等不同植物在花鳥畫中的不同形態、不同肌理。二是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與創造能力。在對動植物真實形態熟悉之后,就進入了表現與創作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花鳥客觀形象進行合理的藝術加工,激發他們的藝術創造力,幫助他們培養起獨立創作的能力。
2.4 材料的改革
開發、使用新材料是美術教學的重要課題,對于工筆花鳥畫課程來講也不例外。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市場需求對領域內的新型材料與開發成果、使用成果進行講解,鼓勵學生探索新材料與新技法。對于工筆花鳥畫的載體而言,我們可不局限于使用絹本、紙本,努力拓展現代材料,如引入棉帛材料、吸水性較強的化纖材料等等,抑或是讓學生在陶瓷上作畫,制作手繪瓷器作品。對于顏料而言,我們可大膽引入水彩與水粉,發揮其他美術形式材料的優勢,使傳統工筆花鳥畫煥然一新。例如,采用植物性、水性的水彩顏料能夠使工筆花鳥畫色彩更加淡雅、透明,水色效果更強,采用粉末質地與礦物質的水粉顏料則能夠使作品看起來更為樸實、厚重。教師還可指導學生綜合使用材料,如采用水粉與水彩疊加的方式作畫,從而使作品呈現出更強的層次感。
3 結語
工筆花鳥畫課程的教學目的不僅在于培養學生的工筆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培養出具備市場意識與創新意識的應用型人才。教師要努力使學生獲得對美的直觀感受,培養他們的藝術見解、藝術情感,讓他們的創造力得到發揮,以適應時代的要求。與此同時,不斷探索創新教學方法,把國畫工筆花鳥課程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 郭怡腙.花卉寫生教程[M].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2.
[2] 張小鷺.現代重彩畫技法[M].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3.